编辑《证券时报》 陈霞昌
“该公司今年成立了。现在我们正在申请电力销售许可证,明年我们将进入虚拟电厂市场。”去年年底,王宇(笔名)辞去了在深圳一家国有电厂工作了15年的工作,选择了自己创业。他的创业方向是目前流行的虚拟电厂业务。
电力市场化催生机遇
“我原来的电厂一直经营稳定,待遇也不错。但是市场化转型太慢了。市场化是整个电力市场改革的大方向。”王宇在谈到辞去令人羡慕的电力系统工作时解释道。
“电力系统的改革使市场充满了机遇。据我所知,去年一家小型电力销售公司的利润超过了5000万元。”
所谓虚拟电厂,是指通过能源互联网技术,将散落在用户端的充电桩、空调、储能等电力负荷整合成具有一定规模、可调负荷资源的电力协调管理系统。与真正的电厂相比,虚拟电厂就像电力服务的“管家”,其功能和意义甚至远远超过实体。在电力供应紧张时期,虚拟电厂通过调度资源,降低电力功率,实现特定时间内的负荷调整,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切割峰谷,提高电网的经济运行水平。
深圳的虚拟电厂走在全国前列。2021年,深圳虚拟电厂调控管理云平台正式启动;2022年,深圳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在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正式开业,标志着深圳虚拟电厂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这也是中国第一个虚拟电厂管理中心。
2024年,深圳发布虚拟电厂调控管理云平台3.0,升级空调负荷智能调控功能,启动低碳调度功能。目前,该平台已接入充电桩、建筑空调、光伏等9种可调负荷资源,总容量超过310万千瓦。截至2024年11月,深圳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已接入虚拟电厂运营商59家,接入容量380万千瓦,最大可调能力84万千瓦。
数据显示,在深圳所有可调负荷资源中,空调负荷约占40%,绝对是大家庭,具有巨大的可调潜力。打开3.0平台,深圳地图清楚地显示了连接到虚拟电厂的空调资源的位置。进一步点击,每个建筑的空调能耗和运行负荷一目了然。由于数字电网的支持,深圳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可以在电网紧急情况下远程准确、灵活地调整相应建筑的空调负荷。
据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圳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将加快分布式光伏、用户侧储能、V2G(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能源互动)等分布式能源接入虚拟电厂集中管理;探索分布式能源市场化交易平台的建设、运营和管理;研究分布式能源交易和消费的会计、监控和认证;配合绿色电力交易业务,提供相关服务。
预计到2025年,深圳将建成具有100万千瓦级可调节能力的虚拟电厂,逐步形成年度最大负荷约5%的稳定调节能力。
“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无论是卖方还是买方。”王宇说:“现在许多新能源电厂和电网都以固定的价格出售电力。未来,新能源电厂需要进入市场,寻找自己的客户。”
市场发展迅速
王宇说:“据我所知,市场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总部位于浙江省安吉市的能源链智能电力公司于2023年宣布进入深圳虚拟电厂业务。该公司表示,其虚拟电厂系统最近通过了深圳虚拟电厂管理中心的性能测试,并获得了深圳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的资格。据能源链智能电厂虚拟电厂产品负责人张静介绍,公司推出虚拟电厂产品,以充电站为核心场景,分散电动汽车、充电桩、储能设施、分布式光伏负荷资源,通过云高效聚合,形成可控管理单元,借助光存储充电灵活管理、智能调度、能源控制,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响应电网调度需求,帮助充电站降低能源成本。深圳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将大大促进当地虚拟电厂的发展。
根据能源链智能电力研究所,从2022年到203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所有权将从1310万增加到1.45亿,预计公共充电将从137亿增加到3378亿,电动汽车、充电桩、分布式光伏、储能设施等负荷资源,对电网构成挑战。虚拟电厂将加强电力需求侧与供给侧的协调互动,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在降低电网运行成本、抑制电网峰谷差、实现精细能源管理、促进新能源消费、帮助碳中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来自澳大利亚的虚拟电厂运营商GTL集团也对大湾区市场的发展前景寄予厚望。该公司目前是南澳大利亚领先的虚拟电厂运营商,市场份额达到28%。中国业务总监孙宇告诉编辑,GTL集团在澳大利亚运营了10多年,对国内市场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经济发达的大湾区市场非常乐观。他希望该公司独立开发的GTL电池组调度算法能够尽快进入中国市场。
应用场景还有待拓展
充电桩可以说是虚拟电厂可以看到的最大应用场景,这也是当前资本市场相对乐观的行业。但市场参与者并不统一该场景的应用程序。
储能领袖联盟代表阮志军曾表示,虚拟电厂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充电桩的成功经验能否推广到更广泛的公园、工厂和电力销售公司。电网行业非常了解充电桩的业务,这是虚拟电厂成功应用充电桩的前提。但能否推广到更多的行业是一个艰巨的挑战。
阮志军表示,电网行业非常了解104协议和其他行业协议,但这些技术系统对许多行业来说是不可能的。此外,电网的信息收集、监控和信息集成都有成熟的产品,但许多行业甚至有很多问题。我亲眼看到一些行业的SCADA系统在WinXP系统上运行,甚至找不到源代码。
“技术只是一个方面,因为电网(包括充电桩)的核心业务是电力,但在许多行业,电力只是一个非常边缘的业务,他们对电力的理解和需求与电网企业不一致。因此,未来的发展不能低估困难,但前景仍然光明。虚拟电厂(包括其他综合能源业务)确实可以改善许多问题。”阮志军说。
王宇还表示,许多大型电力用户都在工业园区,这是虚拟电厂未来发展的关键客户。但目前,仍有许多大型电力用户仍在从传统电厂购买。未来如何发展这些客户将决定新公司能做多少。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