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聚能源(000096.SZ)2025年2月13日,公告称,航天欧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欧华”)拟以5518.25万元的公开退市方式收购100%股权。如果交易完成,航天欧华将纳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的范围。然而,在董事会的审议中,两名董事反对该提案。核心争议在于目标公司连续三年累计亏损7546.43万元,交易未设定业绩承诺条款。广聚能源这一轮跨境并购能否突破传统能源产业增长瓶颈,仍面临多重挑战。
跨境并购背后的战略转型需求
广聚能源成立于1999年,核心业务为成品油批发零售、化工贸易和房地产租赁。根据2024年上半年的数据,该公司74.68%的收入来自石油制品行业,21.57%来自化工贸易,房地产租赁仅占2.01%。近年来,成品油业务面临销售下滑的压力,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同比下降19.34%。尽管该公司通过优化供应链来维持利润增长,但传统的商业模式很难支持长期发展需求。
欧华的收购被认为是广聚能源扩大新利润增长点的关键措施。作为ZTE政府和企业产品的全国总经销商,欧华曾承担仓储、物流、技术支持等增值服务。广聚能源董事长林伟斌在公告中表示,该公司对ICT(信息与通信技术)行业的趋势持乐观态度,特别是5G、物联网等技术普及带来的企业信息化需求。通过收购,广聚能源计划剥离了欧华航天亏损的智慧 、系统集成业务,重点关注ZTE通信分销业务,促进传统贸易转型升级。
然而,两位董事任伟和夏志文明确反对收购。他们认为,从2022年到2024年,空间欧华的净利润分别为-2277.95万元、-74.35万元和-5194.13万元。亏损规模继续扩大,短期内很难扭转亏损。如果纳入合并报表,可能会拖累广聚能源的整体业绩。他们建议公司应该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或新质量生产力领域的目标,而不是接管沉重的历史负担资产。
业务协调性不足考验整合能力
欧华航天的核心价值在于与ZTE的长期合作关系。自2019年以来,欧华航天已连续五年与ZTE签署渠道合作协议,2023年分销业务收入占80%以上。广聚能源在公告中强调,它将保留ZTE的分销业务,并根据自己的贸易经验优化供应链管理。然而,市场分析指出,广聚能源缺乏ICT行业的运营经验,与欧华航天的业务协调有限。
从财务数据来看,欧华航天的困境直接关系到其控股股东航天工业研究院的战略调整。2024年,航天工业研究院决定全面退出欧华航天运营,导致营业收入急剧下降至1519.24万元,同比下降73%。虽然分销业务毛利率稳定在15%-20%,但高管理成本和大额资产减值(2024年超过3000万元)的损失加剧。虽然广聚能源承诺投资资源恢复业务,但如何重建团队,稳定渠道关系还需要时间验证。
此外,现有的广聚能源管理团队主要是能源行业的背景,只有总经理胡明在董事和高管中具有跨行业管理经验。收购后,公司需要面临跨行业管理、技术人才引进、客户关系维护等诸多挑战。第三方机构认为,如果业务整合不能迅速实现,广聚能源可能会陷入“持续投资、滞后收入”的被动局面。
扩大风险敞口和分化市场预期
本次交易没有业绩承诺条款,广聚能源需要独立承担目标公司的历史损失和未来业务风险。根据公告,航天欧华净资产账面价值为-2183.92万元,交易价格比净资产高出352%。该公司解释说,溢价主要是基于分销业务的渠道价值,但投资者对此表示怀疑。数据显示,近三年中兴通讯政企分销业务增速不足5%,市场竞争加剧可能进一步压缩利润率。
市场对收购的反应是两极分化的。一些投资者认为,广聚能源有望以5518万元获得中兴通讯核心分销资格,打开ICT行业的入口;反对者质疑收购逻辑,指出2024年欧华航天亏损主要是因为减值,本质上是资产质量恶化。在二级市场,广聚能源股价波动小于2%,成交量没有明显放大,反映出资金观望情绪强烈。
从长远来看,并购是广聚能源从传统能源向科技服务延伸的试探性一步。成功不仅取决于管理层对亏损业务的切割效率,还取决于其在ICT领域的资源整合和战略决心。对于投资者来说,标的资产的历史负担和行业前景的博弈将是评估5518万元交易价值的关键维度。
(来源金融界)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