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会议阐述了目前的情况,并安排了2023年的工作。
在货币政策方面,会议表示,要准确有效地实施稳定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合理充足的流通。广义货币供应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率与名义经济增长率基本匹配。采取多种措施降低主要市场资金成本。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2年第四季度会议还提出,坚持稳定,稳步前进,加强跨周期和反周期调整,加强稳定货币政策的实施,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和结构的双重功能,增强信心,克服困难,稳步增长稳定就业价格,有效支持扩大国内需求,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邈在接受《中国商业日报》采访时表示:“准确有效地实施稳定的货币政策意味着未来的货币政策仍需要进一步稳定增长。一方面,经济复苏基础薄弱,需要货币政策保持合理充足的总流通,为实体经济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另一方面,继续加强结构性工具的使用,降低包容性小微企业等薄弱领域的资本成本。”
中国银行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关涛也认为,在加强政策协调联动的前提下,2023年货币政策将以结构性政策工具为主,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的总量和结构功能。
“2023年,随着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的实施,不排除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包括一些当前的结构性工具,实施期可能会增加或规模可能会增加。”关涛说。
中央银行副行长刘国强最近在“2022-2023年中国经济年会”上表示,2023年货币政策总量应充足,结构应准确。总量应充足,包括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合理、充分地维护金融体系的流通,保持资本价格的合理灵活性,不起伏。准确结构是继续加强对包容性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基础设施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继续实施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
会议指出,要加强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的金融支持。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重点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坚持平等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处理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实施16项金融措施,支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稳定增长仍然是宏观政策的首要任务,”范告诉记者。在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增加的背景下,外部需求疲软的压力显著增加。未来,经济稳定需要充分发挥消费复苏和基础设施投资的驱动作用。从金融角度看,增加财政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重点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帮助宏观经济更好地恢复。”
值得注意的是,会议还建议继续推进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处理。进一步发挥国务院金融委员会办公室的主导作用。完善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管理体系。
光大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完善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制度是我国金融法律和制度的不足。其目的是提高金融企业的风险控制和风险处理能力,有效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避免市场失败,促进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
周茂华还指出:“完善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制度是通过法律制度明确和加强金融机构的自救风险。如果自救无力,基金将依法介入支持,帮助金融企业加强风险自救能力建设,提高风险处置效率,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