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新闻记者 韩忠楠
今年两会,政协委员、工商联副书记、赛力斯集团总裁张兴海的提案和推进制造业升级发展趋势相关。
“现阶段国际科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技术封锁不断完善,工业软件开发已经成为牵制我国制造业升级持续发展的‘受制于人’技术性之一。”张兴海觉得,发展趋势加工制造业,要注重和强化独立工业软件开发。
据了解,如今在工业软件销售市场,国外软件长期性占据主导地位。以研发生产类工业软件为例子,国产化仅是5%,95%的研发生产类工业软件依赖进口。
张兴海称,工业软件行业存在的不足集中化主要表现在三层面:一是国产化低、独创性差;二是国际性技术封锁造成安全隐患;三是国内工业软件缺乏开发设计优秀人才。
基于以上环境,张兴海提议,在社会层面关注和帮扶独立工业软件开发,鼓励支持以公司为主导,打造出创新发展产品研发同盟及其创建工业软件人才培养目标。
“在打造自主研发同盟层面,提议激励生产制造企业、软件行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协同研发。开设科学研究专项资金给予支持,并支持选用国内工业软件。”张兴海觉得,把握安全自主可控的智能制造系统工业软件,可以解决在我国战略行业止步不前、完成加工制造业向高档逾越的必由之路。
关注着工业软件发展状况时,张兴海需注意到开发设计优秀人才缺乏的难题。事实上,这并不是工业软件行业面对的人性化难题,在数字化浪潮下,具有跨行业水平、素养的专业人才一样稀有。
公开数据表明,目前我国数字化人才空缺己经1100万,在其中,汽车产业约为10%,空缺已达到上百万。机器学习算法、优化算法和程序开发职位的人才紧缺最为严重。张兴海分辨,汽车制造业智能化人才短缺难题,说到底就是总体“人才池”严重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总量优秀人才不能适应产业升级必须;另一方面,高校人才培养落后,增加量优秀人才供应不足。
“比人才缺乏更令人堪忧的,是优秀人才的结构性紧缺,特别是数字化专业优秀人才、应用人才的缺失,是智能汽车整个行业都面临着的系统化难题。”张兴海向证券日报记者说,数字化人才的结构性紧缺,已促使市场供求关系发生移位。
鉴于此,张兴海表明,要加强产教结合,加速推进教学体系改革创新,提议由中国教育部核心,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和教育体系的变革,调节目前专业与课程设置,扩张数字化专业人才培养。
从统筹规划的视角,张兴海提议加强优秀人才职业生涯发展统筹规划,健全我国智能化职业鉴定技术工种,并且立即创建新工种的评价指标体系,让大家见到,在智能汽车行业当“新蓝领工人”,照样能经过努力得到行业发展的取得成功。与此同时,当地政府也应该健全汽车制造业人才引育现行政策,加强对数字化人才吸引住激励幅度。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