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明辉
厦门理工学院科研处日前发出通知称,根据省教育厅要求,为进一步优化学校科研资源配置,提高科研机构的运行效率和创新能力,完善自设科研机构规范化管理工作,经二级学院(部)自查申报、学校科研部门复核后,决定对28个自设科研机构予以撤销,被撤销的科研机构应停止以该机构名义开展任何活动。
事实上,像这样对自设科研机构挂空牌开刀的,并非厦门理工学院一家。此前,拿自设科研机构“开刀”的高校,还有陕西科技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
毫无疑问,这种刀刃向内,不惜丢丑、顶住压力撤销内部挂空牌科研机构的行为,不仅彰显了高校自我净化、优化科研资源配置的决心,更在深层次上为我国整体科研环境的提升投下了一枚重要的砝码。
必须明确,这些被撤销的挂空牌科研机构,长期以来如同科研领域的“僵尸”,不仅占用了宝贵的科研资源,更因其产出的虚假或低质量成果,严重损害了科研的公信力和社会价值。它们的存在,就像是一颗颗毒瘤,侵蚀着健康的科研肌体,阻碍着科技创新的步伐。
厦门理工学院等高校的果断撤销行动,无疑是对这些毒瘤的有力切除。但这不仅是一种内部自净,更是对整个科研生态的积极贡献。通过撤销这些名存实亡的科研机构,高校能够集中优势资源,支持真正有创新能力和实际贡献的科研团队,从而提升科研的整体效率和质量。
而这一行动的积极影响远不止于此。它向社会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科研不是儿戏,不容虚假和敷衍。任何企图通过挂空牌、搭便车等方式混迹于科研领域的行为,都将受到严肃的打击和清理。这无疑是对那些仍在坚守科研诚信和质量的机构和个人的有力支持和鼓励。
同时,这对社会也是一种警示。在科研合作日益频繁的今天,高校作为科研的重要阵地,其行动和决策具有风向标的作用。通过撤销挂空牌科研机构,高校向社会和企业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只有真实、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赢得尊重和认可。
此外,还应该看到,这一行动背后所蕴含的深远意义。它不仅是高校对内部科研环境的一次自我革新,更是对我国科研管理体制的一次积极探索。通过建立健全科研机构的准入和退出机制,有关方面能够更加有效地管理和调配科研资源,推动科技创新的持续发展。
当然,撤销挂空牌科研机构只是第一步。要真正实现科研环境的全面优化和提升,有关部门还需要在多个方面持续努力。例如,加强对科研活动的监督和管理,确保科研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推动科研评价体系的改革和完善,更加注重科研成果的实际价值和社会贡献;加强科研诚信建设,严厉打击学术不端行为等。
总之,厦门理工学院等高校撤销挂空牌科研机构的行动,不仅是一次内部自净的壮举,更是对我国整体科研环境优化的重要推动。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深入反思并改进科研管理中的种种问题,共同为打造一个健康、高效、创新的科研生态而努力。
本版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