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编写 韩忠楠
欧洲委员会(以下简称“欧盟委员会”)对于从中国进口的新能源电动车征缴临时性反补贴税的解决方案,引起中国车企的强烈谴责。
7月22日,上海汽车集团官微发布消息,7月19日,应上海汽车集团规定,欧盟委员会在阿姆斯特丹欧盟总部举办反补贴调查专题讲座听证制度,上汽汽车向欧盟委员会递交反侵销初裁抗辩权建议,积极主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据了解,预估欧盟委员会将在11月2日做出最终裁定。对于欧盟委员会不合理、不科学、非法的初裁评定,上海汽车集团将保留采取进一步法律法规对策的权力。
回朔先前消息,在今年的6月,欧盟委员会公布初裁信息内容预披露,为上海汽车集团算出38.1%补贴率。
对于此事,上海汽车集团在公共声明中说,贸易和公平交易是促进全球经济兴旺和可持续性发展重要。上海汽车集团对欧盟委员会的决策倍感心寒,相关措施不但违反了市场经济体制标准和国际法原则,甚至可能对全世界汽车产业的稳定性和中欧国际经贸关系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
而对于初裁预披露中出现的计算误差,上汽汽车也随之递交抗辩权。7月4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发布初裁结论,公布税率为37.6%,并计划由此征缴临时性反补贴税。
7月18日,在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的组织下,上海汽车集团参与欧盟国家对华贸易新能源电动车反补贴调查初裁后听证制度。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意味着明确提出,欧盟委员会在本案初裁中违背WTO规则及欧盟国家反侵销规章的众多作法;现阶段初裁中测算补贴力度没法体现我国取样公司的真实情况;欧盟委员会决定采取暂时性缴税对策,遭受一部分欧盟国家、法国汽车工业协会与欧洲关键汽车制造商的极力反对,严重影响中欧国际各方利益。
7月19日,在欧盟应上汽汽车规定举办的反补贴调查专题讲座听证会上,上汽汽车明确指出:欧盟委员会反补贴调查涉及到商业服务隐私信息,比如调研规定相互配合给予与电池有关的化学配方等,超过正常的调研范围。
除此之外,欧盟委员会针对补助的确认存有不正确,例如将其他国家合资方个人独资的汽车贷款公司搞混为上汽汽车的关联公司,列入补助率测算范围。
上海汽车集团据透露,在调查过程中上汽汽车已提交了数以百计的书面资料,但欧盟委员会忽视了上汽汽车递交的一部分重要信息和抗辩权建议,虚报了多个项目补贴率。
上海汽车集团合作与法律事务部高级总监郁骏表明,对外开放市场竞争才能获得发展,贸易保护主义只会让落伍,期待中欧国际根据互利共赢,加速凝结创新力量,同创全世界绿色发展理念。
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度,上海汽车集团终端设备交付量做到212.2万台。在其中,新能源汽车终端设备交付量达52.2万台,稳居中国车企第二;国外市场终端设备交付量达55.4万台,持续领跑领域。
据了解,2024年是上汽汽车MG品牌的产品大年夜,仅欧美市场就会有8款新款车型发售。
伴随着MG知名品牌在国外销售量日益突出,上汽汽车方案将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绿色工厂引进欧洲地区。
有前景报道称,现阶段,上汽汽车正在和意大利轻工部就是否在该国创建加工厂谈判。但是,截止到编写发稿前,以上信息并没有得到上海汽车集团层面官方确认。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