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舌之勇】
要存活,就必须要工作中。有一份工作,是自力更生的前提条件。通常情况下,成年人在离休之前都会有一份或多份工作中。但“工作中”前边要再加上“宣布”这一装饰的修饰语,就颇回味无穷。
潘杰
近两年来,一首叫《大梦》的歌曲火爆网络,广泛流传。这首歌曲由瓦依那乐团与电影明星任素汐合唱的歌,触动了人所共知的难题与泪腺。
音乐里有一段词那样吟道:“我早已二十八,处了一个目标,与哥哥姐姐们相逢在街道上,于是便吃顿饭。她姐姐跟我说,没正经工作,需不需要房屋,要不要孩子,应该怎么办?我猝不及防,仓惶离开,应该怎么办?”
这一段歌曲歌词,生动形象的彰显了普通百姓生活当中一个传统场景:筹备婚礼,婚恋交友目标(特别是男性)有一个“正经工作”是必备条件。拥有“正经工作”,筹备婚礼也就有了自信,不然,就心里不安胸闷气短。
人这一辈子,要存活,就必须要工作中。有一份工作,是自力更生的前提条件。通常情况下,成年人在离休之前都会有一份或多份工作中。但“工作中”前边要再加上“宣布”这一装饰的修饰语,就颇回味无穷,非常值得探讨一番。
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现在社会都还没时兴“正经工作”这词。那时候,有“正儿八经的职业类型”这一说法,但它与之后发生的“正经工作”这词没法一概而论。1949年之后,伴随着计划经济的建设,“正经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的语汇,广泛用于我们的生活中。所说“正经工作”,是由实习期调查之后被国营企业或事业单位正式录用的职工,这些员工一般与单位签订长期劳动合同书,享有国家规定工资福利待遇。“正经工作”往往与国营企业、事业单位职工相匹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金饭碗”。
1978年,我国正式实施中国改革开放,从资本主义迈向市场经济体制。此后,社会经济发展日益多种多样,在公有制以外,民营企业也迅猛发展下去。上个世纪70年代80年代开始,个体工商户和民营企业大量涌现,个体经营者和私人企业管理层变成先富带动后富的一群人。但尽管如此,现在社会绝大多数人受固有思想危害,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对个体工商户和民营企业有一定的忽视,并不认为他们归属于“正经工作”。
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改革开放之时,外资公司是vip引进中国大陆的,且他们来源于新兴经济体,因而,可在外资公司上班我国内地人,被大家高看一眼,当然归属于“正经工作”的持有者。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人们思想意识的持续释放,个体工商户和民企的地位稳步增长。一方面,“金饭碗”尽管相对稳定,但是收入不如这些出色的个体工商户和民企,使人们迫不得已对后面一种另眼相看;另一方面,1992年邓公南方地区发言后,国营企业或事业单位掀起了一股离职经商潮,对于我们的钦佩“金饭碗”的思想造成巨大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个体工商户和民营企业总算位居“正经工作”的势力。
1992年后,中国经济发展进到高速增长期,中小型企业和外资公司发展趋势特别是在迅速。外资公司和民企的高薪职位,吸引着无数在校大学生前去面试。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头顶部的外资企业和民企变成中国高校大学生就业的最佳选择;在全世界500强阵营中的外资企业和民企的职位,一度被我国的大学生们视作“铁饭碗”。在“正经工作”的阵营中,“铁饭碗”具有向“金饭碗”叫嚣的自信了。这是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时代发展。
之上,是以所有制性质的维度了解“正经工作”前生今世。除此之外,也可以从法制和风俗人情的维度来理解“正经工作”的含义。
从法治的维度看,全部合法合规工作都是“正经工作”,遭受法律的保护;全部不合法的工作中,例如贩卖毒品、走私货、图财害命、游走于黑势力等,虽然比较赚钱,但是都不能算是“正经工作”,并且法律法规要给予严厉打击。这一点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达成一致。
从风俗人情的维度看,大部分我们中国人一般认为“临聘人员”的岗位并不是“正经工作”,仅有“在编职工”或签订了长期性劳动合同的“合同工”的岗位才算是“正经工作”。针对近几年来经济师们新定义的“灵活用工”职位,有的人觉得这不归属于“正经工作”,有的人觉得那归属于“正经工作”——这类矛盾往往造成,主要是因为一部分人秉持稳重求胜传统风俗人情,而另一部分人能以优胜劣汰的态度相拥时代的发展。将来,二者能不能消除矛盾,达成一致?仅有一切交给时间去解释。
(作者系证券日报编写)
报志愿专栏文章仅供参考作者个人观点。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