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过剩,但需求偏弱,碳酸锂价格难言止跌。
碳酸锂还在“跌跌不休”,12月4日,碳酸锂期货全部合约跌停,截至收盘主力合约2401报收每吨9.635万元,创下上市以来新低。
现货价格方面也在随之走低,根据上海钢联数据,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均价每吨下跌2000元,跌至每吨12.95万元。
在过去一年,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已下跌了近八成。从原因来看,供应过剩与成本是跌跌不休的两大因素。短期来看,锂价或将延续震荡下行趋势。
01
碳酸锂价格断崖式下跌
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也引起了市场的悲观情绪。先来看碳酸锂是什么,碳酸锂是主要锂盐产品之一,是锂电池的重要原材料。
从产业链角度看,碳酸锂的上游原材料为锂矿,包括锂云母矿、锂辉石矿等,一般来自锂辉石、锂云母和盐湖卤水,下游主要应用于动力电池、储能及3C领域。
电池级碳酸锂是锂电池的重要原材料,主要用于磷酸铁锂、钴酸锂以及部分三元锂类的正极材料。恰恰由于碳酸锂在产业中的重要作用,碳酸锂又被称为“白色石油”。
在期货价格方面,自从上市以来,碳酸锂主力合约2401最高价格一度达到每吨24.05万元,随后便开启了下跌模式,截至12月4日,价格已经腰斩至每吨10万元以下,创下上市以来新低。
期货价格持续下跌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现货价格上,根据上海钢联数据,12月4日,电池级碳酸锂每吨下跌2000元,价格为每吨12.95万元,也连续创下年内新低。
碳酸锂价格为何会“跌跌不休”,近期期货价格的波动,外界多认为由供需关系、成本因素、市场情绪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其中,供应过剩是业内认为的重要因素。
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增长,对碳酸锂的需求也在增加,但是,在供给方面的增长更为迅速,这也导致市场供需关系失衡。
此外,成本持续下降也是造成碳酸锂价格下跌的重要因素,碳酸锂的生产成本不断降低,这使得价格具有更大的下跌空间。
与此同时,在全球经济形势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情况下,一些厂家开始降低生产成本,也对碳酸锂价格构成了一定的压力。
02
影响企业业绩,上市公司公告应对
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已经腰斩跌破了10万元关口,这对于碳酸锂生产企业来说影响较大,其中也涉及多家上市公司,包括派能科技、天齐锂业、天铁股份、中矿资源等多家企业。
在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情况下,投资者对锂电板块这些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出现了担忧,基于此多家上市公司在互动平台都进行了密集回应。
其中,包括雅化集团、天齐锂业、藏格矿业、盐湖股份、亿纬锂能在内,多家上市公司称,碳酸锂价格下跌,会造成公司利润空间减少,并表示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采取多种措施以应对价格波动风险。
此外,也有部分企业称将期权期货等金融工具进行套期保值,以应对原料价格波动风险。比如,派能科技表示将持续关注原材料的价格走势,在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且供应商供应能力充足的情况下,根据市场需求,严格控制原料库存。
天齐锂业是锂矿巨头,也表示要在合法合规遵守已签订商业条款的前提下,以整体利益为基本考量,综合考虑原料及产品库存、市场、客户订单及提货等因素,合理规划未来锂精矿采购节奏,以及自有工厂和代工厂的生产节奏。
企业的应对是一方面,此外交易所也在进行应对,近日广期所接连采取限制交易额度、调高手续费的措施,以防止期货合约出现过度投机的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碳酸锂价格下跌,锂盐产品的盈利空间也被压缩,这对相关公司的业绩也会造成影响。
整体来看,在锂矿板块的近20家上市公司中,除了极少数上市公司盈利有小幅增长以外,大部分上市公司利润均出现了下降。
03
碳酸锂的“底”在哪?
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一个重要问题是碳酸锂价格到“底”了吗?何时才能止跌?从目前市场行情来看,需求偏弱、供应宽松,碳酸锂价格难言止跌,甚至仍未见底。
在供给端,明年是矿山和盐湖放量之年,还有多个锂项目会集中投产,这也将为市场带来更多增量,并且要知道,矿山和盐湖的利润比较丰厚,尤其是对于成本较低的盐湖,扩产动力较足。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锂资源供应持续增加,明后年碳酸锂产能过剩,在价格上将会形成更大压力。
与此同时,在需求端,电池厂商的库存普遍较高,储能方面也是淡季,电池厂价格竞争比较激烈。
以新能源汽车来看,新能源汽车行业渗透率已经超过30%,在目前销售量的高基数之下,明后年想维持同等增速,有一定的难度。
值得注意的是,碳酸锂价格的持续下跌,并没有刺激下游市场需求,反而引起了市场疲弱的消极情绪,这种循环的结果就是价格的持续下跌。从情绪面来看,下跌仍有空间。
国内多家机构给出预测,有预测明年碳酸锂价格预计在8万元以上,但在12万元以下,在此区间横盘运行。也有机构预测碳酸锂价格会跌破8万元关口。
当然,任何事物发展都有两面性,碳酸锂跌跌不休为大量生产供应企业造成了亏损,但却有望为下游应用市场形成部分优势。
比如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碳酸价格不断下降,储能装机成本也会随之下降,也能活跃工商业储能市场,同时,电池厂、材料厂也能降低生产成本,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创造优势。
(来源金融界)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