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禾
在一年中的每一天,实际上都是在历史上一些大事儿的纪念日,只不过是其中很多大家不是很清楚而已。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周,就会有一天比较特别,11月8日是A股第一只指数型基金创立留念日。
2002年11月8日,A股在历史上第一只指数型基金华安上证指数180加强型指数型基金创立。如今这只基金早已改名叫“华安MSCI我国A股指数值加强型证券基金”,通称“华安A股增强指数基金”。但是,它编码没有改变,依旧是040002。
从这一只A股第一只指数型基金,也是迄今为止存续期最久的指数型基金的身上,大家学到了什么有价值的理财经验呢?
长期性收益率8.1%
高过债券和现钱
依据Wind新闻资讯数据信息,华安A股增强指数基金在2002年11月8日的初始基金净值为1.00,在2023年11月8日的最后复权净值则是5.09,21年总计收益率为409%,期内CAGR(复合增长率)做到8.1%。
8.1%的CAGR是一个中规中矩数据,它大部分比存款、债券收益都需要高了不少。
存款的收益率在这个期间的年化利率毫无疑问未到8%,大约在3%上下。但从债卷来说,上证国债指数创立于2002年12月31日,才比华安A股增强指数基金发布迟了一个多月。这个指数的基准点是100点,在2023年11月8日则是204.98点,期内收益率105%,CAGR为3.5%。
即便从收益率偏高(与此同时风险与不确定性也稍大)的公司债券来说,收益率也与A股第一只指数型基金没得比。一样创立于2002年12月31日、基准点同时也为100点上证指数企债指数值,到2023年11月8日的收市定位点为278.02点,期内收益率178%,CAGR为5.0%,依然比华安A股增强指数基金的8.1%太低了许多。要记住,在漫长的利滚利的影响下,CAGR每多1%,都会产生很大改变。
但是,对那些想股市中“快速赚钱”的投资者来说,A股第一只指数型基金可能会使她们彻底失望:长期性8.1%的CAGR乃至跟不上每一年一个股票涨停板。
可是,又有多少人投资人的收益率超过这一只指数型基金在21年来的收益呢?也从另一个角度表明,市场中流传这些“抓涨停板之后就可以发大财”的办法,压根就不实际。
股票基本面变化才是决定
长期性回报基本
华安A股增强指数基金8.1%的CAGR,是从何而来呢?是以公司估值提高,还是对于股票基本面提高来?将近20年的数据告诫我们,其长期收益率绝大多数在于股票基本面变化。
依据华安A股增强指数基金2003年中报和2023年半年报,我们可以得到在两个时地方,股票基金的所有股票持仓及其现钱持仓。
假定现钱部分收益率均为2%,以分红率为100%、市盈率为1倍测算,并把现金全部持仓,按持仓比例开展财务报告合拼,大家就可以获得基金在2个时段里的持股合并财务报表,包括了盈利、资产总额、股利分配这3个指标。
资料显示,在这两张表格所逾越的20年里,华安A股增强指数基金的复权净值累计增长了410.3%,CAGR为8.5%。
在其中,净利润的CAGR为11.0%,相匹配PE(股票市盈率)的CAGR为-2.3%,其实就是每一年跌了2.3%。公司净资产的CAGR为8.6%,和净值基本上相同,相匹配PB(市盈率)的CAGR为-0.1%,几乎没有变化。股利分配的CAGR为9.7%,相匹配股票收益率的CAGR为1.1%。
在华安A股增强指数基金的20年历史长河中,净值变化的绝大多数来源于基本面的更改,很少一部分来源于估值的转变,在可靠性最高资产总额工程中更是如此。
这个观点带给我们许多启迪:需要在漫长的追求更高的收益,只需要将双眼盯在投资组合的股票基本面变化上就可以了,估值的变化在漫长的根本不重要。
项目投资必须认清起伏
之上的解读,让指数基金投资看起来好像十分简单。事实上,往往指数型基金在长期提供了比债卷、存款更高收益率,缘故正在于它更多的波动。
古代历史,尽管华安A股增强指数基金在2002年到2023年中间,给投资者提供了8.1%的CAGR,可是期内也曾经真实发生过两次大熊市。这种股市熊市最重要的由来是以前公司估值很贵,与此同时指数型基金在牛市中列入公司估值更高热门股票,造成股票基本面明显下降,最终在熊市中体现到基金净值上去,都是偶尔出现的原因之一。
第一次大熊市,出现于2008年。从2008年1月11日到2008年11月4日,基金净值从5.9794下挫到1.8230,下滑做到69.5%,历经不上1年。
此次大熊市开始的时间是2008年1月11日,假如我们按2007年的年度报告持股、本年度分红派息来计算,然后把表格中少许现钱按上述情况方式进行报表合并,我们不难发现,股票基金那时候市场估值,PE达到47.8倍、PB达到5.1、股票收益率则只有0.7%。非常明显,太高的公司估值造成了后来股市熊市。
之后,华安A股增强指数基金又经历了三次很明显的股市熊市,分别为2009年后半年到2013年、2015年年里到2016年今年初、2021年到2023年。在这里三次熊市的开始,无一例外,股票基金市场估值都谈不上划算。但在最后一次熊市中,最初热门股票以高估值列入,同样在之后对基金的财务股票基本面增添了损失。(根据规则,绝大多数股票大盘指数必须列入市场中总市值、交易量最好的股票,绝大多数指数型基金也要追随列入。可是有趣的是,对于一些以估价为考量基本的指数型基金,例如红利指数股票基金、高股息指数型基金,事儿也会变得恰好相反。)
可是,熊市的背面便是大牛市,如果仅仅是股市熊市并没有大牛市,那这只A股在历史上第一只指数型基金,也不会给投资者带来21年里8.1%的CAGR。当牛市来临时,它带来的净值起伏,和股市熊市一样壮阔。
华安A股增强指数基金曾经经历过几回大牛市,其中最为跌宕起伏的一次,便是2005年到2007年的牛市。
从2005年12月2日到2007年10月16日,在不到2年时间里,净值疯涨了546.8%,这个数已经超过了它上线以来整整的21年的涨幅(409%)。
指数型基金比债卷、现钱在漫长的收益率更高成本,便是更高波动性,指数基金投资者需要对这样的波动性有非常好的提前准备和认知。
依据上述3条工作经验,如果用户能选择适合的投资类别,挑选最出色投资方向,获得快速增长的股票基本面,而没把总体目标放到虚无缥缈的公司估值转变上,并且对可能出现的极大起伏做好充分的准备,那样获得出色的投资回报并不能是一件难题。
(作者系九圜青泉高新科技首席投资官)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