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新闻记者 唐强
继9月8日公布选购的5000万余元中融信托商品贷款逾期兑现后,微光股份(002801)于9月15日夜间再度公示一部分资管产品贷款逾期兑现。
微光股份“让你失望”中融信托一事还需要上溯到2022年,上年7月15日、8月2日,该企业各自召开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决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继续使用部分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的议案》,最高不超过10亿人民币,在其中每笔选购委托理财商品额度不得超过1亿人民币,为此信用额度内,资产可翻转应用。与此同时,微光股份股东会受权董事长履行此项投资决策权,具体事宜由财务部门承担组织落实。
微光股份公示中指出,分别在2023年3月15日、6月13日、6月14日买了中融信托公开发行的资管产品庚泽1号10000万余元、茂业1号5000万余元、聚集金1号5000万余元,微光股份控股子公司微光技术于2023年6月13日买了中融信托公开发行的资管产品茂业1号3000万余元。
截止到此公示公布日,以上资管产品已期满,微光股份及控股子公司微光技术并未受到以上资管产品本钱及长期投资。对于此事,微光股份已就资管产品贷款逾期兑现的相关事宜与中融信托数次展开了沟通交流,微光股份没有收到中融信托等方面的红头文件回应,后面微光股份还将继续催促中融信托尽早兑现本钱及长期投资,并立即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下面,微光股份积极联系各利益相关方,催促中融信托尽早向领导及分公司兑现已期满资管产品项目投资本钱及盈利,与此同时提前准备有关材料,根据各种法律法规对策以最大限度降低潜在性损害,竭尽全力维持好公司与公司股东的利益。后面,微光股份将进一步加强对自筹资金投资产品的安全风险评估,严格控制经营风险,高度关注理财产品资金回笼工作进展。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截止到9月15日公告日,微光股份及全资子公司应用闲置不用自筹资金选购的并未收回中融信托资管产品额度总计40751.66万余元。微光股份直言,由于以上资管产品项目投资账款的取回尚有待观察,同时结合非保本理财商品的特性,存有利息不可以所有兑现风险,如利息无法完全兑现将会对公司盈利造成不利影响,影响分析具备可变性。微光股份表明,现阶段公司运营正常的,经营情况稳定,该事项不受影响公司持续运营及日常运营融资需求。
据2023年中报公布,现在1~6月期内,微光股份实现营收6.51亿人民币,同比减少0.39%;实现净利润1.61亿人民币,同比减少0.50%;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为1.06亿人民币,同比增加3.07%。实际业务来说,微光股份完成海外销售额3.58亿人民币,同比减少4.15%;完成地区销售额2.93亿人民币,同比增加4.62%。在其中,外转子电机完成销售额2.94亿人民币,同比增加14.11%,交流伺服电机完成销售额0.4亿人民币,同比增加41.05%。
现在中报中,微光股份还特别提到长期投资为1116.13万余元,占资产总额比例是6.15%,这主要系购买理财获得投资收益。除此之外,微光股份上半年度公布资产减值准备461.84万余元,主要系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截止到2023年上半年度末,微光股份还有流动资产2.2亿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4.07%;微光股份选购的银行理财为1.95亿人民币,选购信托理财产品为8.32亿人民币。除中融信托商品外,微光股份还曾经选购有中建投信托、五矿国际信托、杭银投资理财、上海陆家嘴国际信托、光大兴陇信托等有关资管产品。
在今年的8月至今,包含先锋电子(002767)、金房电力能源(001210)、金博股份(688598)、南都物业(603506)、咸亨国际(605056)等众多A股上市企业陆续公布选购的中融信托投资理财产品产生贷款逾期兑现。这种逾期资管产品预估年化收益在5.6%至7.2%,期为3月、12月、24月不一。
据统计,中融信托停兑的投资理财产品多数为保证金账户类项目,即商品最底层相匹配好几个财产,但资产端则是滚动发行,因而同一保证金账户新项目却不同时期商品存在一定链式反应。有关中融信托商品停兑的主要原因,其中之一系早期规划的房地产业杠杆比率比较大。
德邦证券数据显示,选购中融信托商品上市公司,以生物技术、工业设备和汽车制造业为主导,大多为小市值企业。已公布选购中融信托商品上市公司中,一级行业类别下,生物医药公司总计8家,机械设备公司总计5家,汽车集团总计5家。国金证券剖析,此次中融信托商品发生贷款逾期兑现的现象,无法证明与房地产开放式比较高相关。从企业情况看,房地产项目发生关键是资管产品毁约的重要原因。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