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新闻记者 程丹
做为自律组织,中国证券业协会(下称“中证协”)多年以来秉持“催促领域进行投资讲座,维护股民合法权利”的主要职责,提高投资者保护及服务成效。
中证协有关负责人表示,中证协不断引领行业发展进行投资讲座工作中,重视加强调查研究,创新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务求“讲的清晰、人民群众想听、听得进去”;在具体指导领域搞好举报纠纷解决工作上,催促领域持续提高思想认识,充分利用协商、诉讼、起诉等多种形式,积极为投资者提供公平公正、立即、高效率、有温度的服务。
联合举办
证券公司投教教学质量评估
为正确引导证劵公司不断提升投资讲座工作效能,能够更好地维护保养投资人合法权利,中证协协同沪深交易所、全国股转公司于2022年3月开启了初次证劵公司投资人教育评估工作中,102家具有证券经纪业务资质的证劵公司参加了评定。通过自我评价、复审、核查等评估流程,最后共评选A等级企业30家,B等级企业41家,占评为企业数量近70%。
依据2022年评定表明,证劵公司基本在不断完善投教工作运行机制、丰富多彩投教社会实践活动、推动投资讲座列入国民教育体系、健全投教基地基本建设及其发展普惠金融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投教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投教工作基础更为压实。理清了投教工作方案。证劵公司广泛组建了企业前中后台多部门联合所组成的投资讲座服务项目专项小组,在确立内部结构职责权限的前提下,设立了内部结构联系与联动机制,保证投教工作中可以有序开展,拓宽了投教团队。
二是与时俱进投教工作中形式和内容,投教服务模式更丰富。为了满足投资讲座要求,证劵公司积极主动创新投教工作方式,运用新媒体平台营销推广散播投教著作,对焦注册制改革、北京交易所开设、公募基金REITs发售等重要改革举措,大力开展投教宣传策划。与此同时,积极推进将投资者教育与党史教育紧密结合,普及化红色金融历史时间,传承红色金融文化。
三是多层次贯彻投资讲座列入国民教育系列,助推金融业人才的培养。证劵公司充足发挥资源优势,与院校在教材内容、教学与主题活动开发设计、领域人才的培养、技术专业共建协议等诸多领域进行合作,践行投资讲座列入国民教育系列。证劵公司进校园,根据操作实务专题讲座、学分制训练等名义向在校生普及化证券金融专业知识,散播客观投资方法。
四是更加注重投教基地基本建设,产业基地覆盖范围进一步拓展。证劵公司更加注重投教基地基本建设,以2021年为例子,在管理广大群众层面,证劵公司实体线投教基地访问人次达1743万,举行投教主题活动遮盖受众群体超1.65亿人。
五是积极主动发展普惠金融,更强承担社会责任。证券机构促进投资人全民教育与科技金融紧密结合,普遍踏入小区、农村等广泛开展投教工作中,普及化证券知识,散播危机意识。
投资讲座始终在路上
中证协有关负责人表示,紧紧围绕全面注册制知识科普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资本市场发展成效两个主题主线,中证协将深入开展投资者教育工作任务,帮助领域提高投资人服务质量,提高投资人金融素养。
具体而言,中证协与中证报价、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协作,紧紧围绕全面注册制下金融知识宣传,协同开启了2023年“与投资人同行业”慈善活动,筹划并设计了系列产品金融业科普短视频。具体内容紧紧围绕注册制改革的六方面成果,阐述了股票注册制对服务国家科技创新、改进金融市场生态系统、提高投资者保护等多个方面所带来的积极主动转变。
与此同时,中国证券业协会依据1980年至今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趋势重大事件近900件并配套设施300余条理财知识关键词,设计了“金融市场历史上的今天”小程序。客户可以通过小程序掌握金融市场在历史上所发生的关键改革创新事情,并学习到金融业投资知识。并筹划设计了投教纪实片《服务人民贴近群众——让投资者教育惠及千家万户》。纪实片从“宣传策划防非打非 助推全民反诈”“发展普惠金融 服务人民群众”“宣传策划法律维权专业知识 顺畅投诉渠道”三个方面讲的是7个在中证协以及企业进行投教工作上的优秀应用案例。
在推进投资讲座列入国民教育体系层面,中证协正确引导金融行业踏入民族院校,推动提高金融业教学水平和招生数职业核心能力,助推少数名族高质量人才塑造,取得了一定的社会里成果。截止到2023年5月,已经有53所院校与证劵公司签定合作框架协议,添加“四合一”体制。在其中,包含中央民大、西藏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等多家民族院校。根据系列产品协作,金融行业在推进投资讲座列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前提下,也合理推动了民族院校的课堂教学发展趋势、助推了少数名族高质量人才塑造。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