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为进一步完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增加企业和金融企业跨境资金来源,引导企业和金融企业改善资产负债结构,决定将企业和金融企业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整参数从1上升至1.25。
《中国商业日报》记者注意到,2020年12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将金融机构跨境融资宏观调整参数从1.25降至1,进一步完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引导金融企业社会调整外汇资产负债结构。随后,2021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将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整参数从1.25降至1。
光大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在接受《中国商业日报》采访时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和外部管理局增加了参数,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相应增加,合理扩大了国内金融企业合理吸引外资的空间,改善了资产负债结构。方便国内机构和企业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和资源,提高融资能力,帮助国内经济稳步复苏。同时,由于跨境资本流入和美元等资本供应的增加,也有利于稳定外汇市场供需,稳定市场预期,引导企业回归中立汇率,规避风险。”
周茂华说:“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整参数一般是调整国内金融企业和企业跨境融资行为,防止市场非理性变化的政策工具。中国人民银行和外部管理局的兴起,意味着国内金融企业和企业之间的跨境融资空间将得到适当改善,中国的整体外债规模也将相应增加。因此,中国人民银行和外部管理局在调整这一参数时,需要充分考虑中国的宏观经济、企业融资需求和债务风险。”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斌认为,“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整参数的增加,可以提高企业和金融企业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的上限,鼓励市场实体跨境融资。”
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按有关政策=资本或净资产。×跨境融资杠杆率×宏观上仔细调整参数。
温斌还指出,我国外债规模和结构合理,外债风险普遍可控,不仅方便国内机构跨境融资,而且有利于海外资本流入,增加国内美元流通,稳定市场预期,保持一定平衡水平的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提高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整参数。
周茂华也有类似的观点。“虽然上升参数可能导致国内机构和企业整体外资略有上升,但根据国家负债率、债务率、债务货币、期限结构、中长期负债比例等数据,我国外债风险普遍可控,外资结构逐步改善。”
东方金城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跨境融资上升的宏观审慎调整参数旨在扩大资本流入,包括进一步扩大国内机构利用债务空间,这是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措施之一。这有助于增加国内美元的流动性,缓解当前外汇市场的货币贬值压力。更重要的是,进一步释放稳定的汇率信号有利于稳定市场信心,防止短期内货币贬值预期的过度收集。”
王青还强调,该措施的政策目标与9月份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的下降和外汇风险准备金率的上升是一致的,这是分阶段增加RMB汇率波动的摩擦,以避免汇率波动。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22年9月15日起将金融企业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下调2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从8%下调至6%,以提高金融企业外汇资金的应用能力。随后,央行9月26日宣布,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22年9月28日起,将远期外汇销售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提高到20%,以稳定外汇市场预期,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业内人士认为,这些措施将有助于保持外汇市场的稳定运行,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货币平衡。
周茂华告诉记者,“这不同于上次跨境宏观审慎调整参数,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最近发生了变化;主要目的是防止国内机构和企业的财务周期行为和过度债务风险,引导国内机构和企业回归理性,管理资产负债,防止非理性杠杆和外债风险;防止非理性市场波动。”
展望未来,周茂华告诉记者:“从内外环境来看,中国外汇储备保持在3亿美元以上,外汇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高。市场坚韧,运行稳定,跨境资本流动稳定有序。据估计,随后的外汇市场将呈现稳定的双向起伏。”
在这方面,央行在最近的帖子《进一步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中指出,中国经济近期持续复苏。在全球高通货膨胀的背景下,价格基本稳定,贸易顺差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今年前8个月,贸易差额为5605亿美元,同比增长57%。随着宏观政策效应的出现,基础经济市场将更加扎实,这是汇率稳定运行的最大前提市场。坚持正常货币政策的实施,政策空间充足,工具箱丰富。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