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管理费收入。目前,基金行业的运营成本越来越高,包括劳动力成本、信息系统建设成本等。粗略估计,现在一家基金公司想要实现收支平衡,债券基金规模达到400亿元,或股权基金规模达到200亿元左右
◎记者 陆海晴
“老卢(笔名)卖掉了自己的别墅,试图拯救他的基金公司。”张扬(笔名)也是一家小型基金公司的总经理,他叹了口气。”老卢的公司这么多年都无法发展,几乎成了一个空壳。一两次‘输血’根本无法解决发展困难,这是一个根本问题。”
老卢遇到的问题实际上反映了许多小型基金公司的现状。近年来,公开发行业已进入千帆竞渡的发展加速期。然而,活泼是别人的,一些小型基金公司仍在生死线上挣扎。
为什么他们迟迟不长大?俗话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投资研究特点不突出,渠道优势不明显,激励机制不完善...这些都是小基金公司难以突破的原因。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领先的基金公司占据了稳定的地位,对于小型基金公司来说,要“生存”,我们需要坚持正确的道路。与此同时,适者生存的产业生态正在形成,发展乏力的小公司将告别公开发行舞台。
悲伤的生存
“我们部门只有四个人,但我们做了三个部门的工作,写营销材料,负责电子商务运营,维护渠道资源。电话那头,李昂(化名)的声音断断续续,他正在开车,匆匆赶往下一个渠道网点。去年,李昂本着创业的心态,跳槽到一家小基金公司担任部门负责人。一年多来,李昂深感疲惫。谈到小基金公司的生存状况,他痛苦地说:“公司没有明星基金经理,渠道能力相对较弱。”
为了控制成本,李昂的公司尽可能精简人员。”老板的办公室很小。”李昂说,“该公司去年几乎没有盈利超过1000万元。据粗略估计,现在一家基金公司希望实现收支平衡,债券基金规模达到400亿元,或股权基金规模达到200亿元左右。事实上,近年来门槛一直在上升。”
无论100亿元的门槛如何,数十家基金公司只管理数亿元的公开发行基金。Choice数据显示,截至第一季度末,管理公开发行基金的25家基金经理不到10亿元,其中管理公开发行基金的17家基金经理不到5亿元。
一些基金公司几乎成为了“空壳”公司。例如,凯石峰混合基金最近宣布清算,该基金目前只剩下两只公开发行基金,总规模不到2亿元。一些基金公司甚至成立了10年,仍然“没有增长”。例如,华晨未来基金成立于2012年,目前拥有3只公开发行基金,总规模不到1亿元。
“基金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管理费收入。目前,基金行业的运营成本越来越高,包括劳动力成本、信息系统建设成本等。1亿元的资本还不够“燃烧”。股东背景强的基金公司可以通过增加注册资本来获得更大的支持,以满足支出需求,而一些小型基金公司缺乏强有力的股东支持,生存相当困难。”上海一家基金研究员说。
据记者统计,去年以来,近10家小基金公司相继宣布增加注册资本,部分公司多次增加注册资本。以国融基金为例,2022年营业收入642.66万元,亏损3809.45万元。自2019年以来,国融基金至少发布了三项公告,宣布增加公司注册资本。
纠结的发展观
“一开始,公司承诺实施员工股权激励政策,但没有兑现。与此同时,在发展过程中,投资研究团队还没有建立起来就急于盈利,这是不现实的。顾军(化名)前东家的管公募基金成立多年仍只有几亿元,多年来一直没有发展起来。这段经历也让顾军意识到了公司治理的重要性。“作为公司的舵手,我们应该具有前瞻性,公开发行行业是周期性的。基金公司需要做的是奠定良好的基础,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
“虽然有些基金公司很小,但有很多‘帮派’,环境非常复杂,这也导致了公司严重的内耗,很难实施一件事。张扬(化名)强调,董事长和总经理要分工明确,不能搞“一言堂”。同时,公司高管的稳定性非常重要。不同的高管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规划和业务方向。如果变化频繁,很可能会推翻前任的工作计划。小公司人少,大家都在一个地方,这样公司才有可能变大。
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小型基金公司遇到了高管的密集离职。以先锋基金为例,今年1月,张松孝因个人原因离任董事长;自5月以来,高明达因个人原因离任执行副总经理,刘东因个人原因离任首席信息官。
济安金鑫基金评估中心主任王铁牛认为,由于公募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投资研究资源和渠道资源都集中在龙头公司。如果基金公司缺乏投资研究的特点和定位,推出同质化产品,将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
“自公开发行业发展以来,龙头基金公司的企业文化、规则和标准已基本形成。一些小型基金公司仍处于野蛮增长状态,资源实力有限,但他们想走捷径,希望依靠许可证红利来赚钱。”在业内人士看来,选择走捷径,很可能会陷入迷你基金公司的泥潭。
求变的突破路
一些小型基金公司已经处于“平躺”状态,正在寻找合适的买家。“据我所知,几家基金公司目前的打法是勉强保留几只‘壳牌基金’,通过一些渠道业务和专户业务维持基本现金流,注册资本不会在后续增加。一位业内人士坦言,公开发行许可证的红利正在逐渐消失。目前,很难以良好的价格出售许可证,特别是大多数小型基金公司都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
“如果牌照卖不出去,苦苦支持只会加剧公司的经营风险。“在上述人士看来,适者生存是每个行业都必须经历的过程,公共基金行业也不例外。《关于加快公开发行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还规划了一条路径:引导经营失败的基金管理公司主动申请取消公开发行基金管理资格或通过并购重组实现市场退出,促进适者生存和有序产业生态的建设。
与一些小型基金公司的“放弃”相比,许多基金公司仍在积极寻求变革。
虽然他已经是公司的总经理,但宣传经常出去经营渠道。”我们现在的目标是生存下来。目前,小型基金公司很难生存,行业马太效应非常明显,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按照战略规划一步一步地前进,公司的规模也可以实现稳步增长。”宣传说。
“中小型基金公司的生存压力确实很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机会,因为市场太大了。如果我们仔细选择一些好的轨道,然后开发一些特殊的业务,我们也可以发展得很好。”中信建设投资基金总经理金强认为,作为一家中小型基金公司,我们应该坚持蛋糕发展思维,而不是柱发展思维,即追求市场份额比例的上升,而不是规模的绝对增长。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