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以来,人民币汇率继续走弱。截至5月31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已从5月4日的6.9054调整到7.0821,跌幅为2.6%;2022年11月以来,美元离岸,在岸汇率跌破7.1关口,创下新低。
汇率作为两国货币的比价,其变化受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市场情绪的影响。相对经济增长、广义利差和风险溢价是决定人民币汇率的三个基本标准。
近期人民币汇率持续走弱的背后,是影响汇率定价的基本因素在内外形势叠加共振的影响下发生了变化。首先,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和美联储加息的预期一直在波动,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也在增加。今年4月,美国通货膨胀数据显示,核心通货膨胀粘性仍然很强,就业数据突出了经济韧性,美国经济基本面数据在短期内表现良好,加上最近几位美联储官员发表鹰派言论,市场重新点燃了对6月利率会议加息的预期,美元指数反弹上升,抑制了人民币汇率。二是受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银行存款利率下调等因素影响,5月份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反转幅度从61个基点扩大到96个基点,加剧了人民币汇率的下行压力。
展望未来,人民币汇率不具备趋势性贬值的条件。首先,虽然在海外“高通胀仍相对顽固”的背景下,降息不应过于乐观,但银行业风险和基本面疲软,美联储的加息路径预计暂时难以改善,美元指数也缺乏持续走强的势头。其次,未来人民币汇率将对国内经济复苏的积极变化更加敏感。预计下半年经济复苏能见度的提高和新动能的出现将支撑人民币汇率。第三,随着美国债券收益率的下降,国内利率水平一直处于历史低位,下调空间有限。
乍暖还冷,不误花开。5月18日,中国外汇市场指导委员会(CFXC)2023年第一次会议强调“维护外汇市场基本稳定,坚决抑制汇率波动”,明确向外汇市场发出“必要时纠正顺周期和单边行为”的政策信号。随着海外加息、美元指数下行压力积累和国内经济复苏趋势逐渐明朗,人民币汇率有望恢复上升趋势,回归合理平衡水平。
(CIS)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