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ETF发展迅速,进入了爆发期。面对这个诱人的蛋糕,各行各业的玩家都在亲自战斗。一些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测试基金公司的产品创新能力,ETF产品可以为投资者带来更好的交易体验和盈利体验,将更具市场竞争力
◎记者 王彭 陆海晴
一方面,基金发行进入冰点,另一方面,ETF规模突飞猛进。今年以来,大量资金通过ETF股票进入市场,基金公司新产品申报如火如荼。
近年来,ETF发展迅速,进入了爆发期。面对这个诱人的蛋糕,各行各业的玩家都在亲自战斗。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有些人继续扩大,有些人被迫退出。一些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将测试基金公司的产品创新能力,能够为投资者带来更好的交易体验和盈利体验的ETF产品将更具市场竞争力。
ETF逆势猛增1.39万亿元
自今年年初以来,在a股市场的冲击调整中,基金通过股票ETF“跌得越来越多,买得越来越多”,规模不断扩大。Choice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ETF基金最新规模为1.39万亿,比去年年底的1.18万亿增长了18%。
具体来说,港股互联网、科技创新板50、医药相关ETF成为最“吸金”的产品。根据Choice数据,今年以来,中国恒生互联网科技ETF、沪深300医疗ETF和华宝中证医疗ETF的份额分别增加了172.88亿、154.38亿和152.4亿,在所有股票ETF中排名前三。此外,今年以来,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ETF和华夏上证科技创新板ETF的份额分别增长了89.12亿和85.27亿,排名第四和第五。
随着资金的不断涌入,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巨无霸”产品。截至5月31日,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ETF以705.71亿份在所有ETF中排名第一,华夏上证科技创新板ETF50元、华宝中证医疗ETF和易方达沪深300医疗ETF分别占593.13亿份,494.88亿份,423.63亿份。
此外,华夏恒生科技ETF、中国海外互联网5、泰国中国证券全指证券公司ETF、国联安全中证全指半导体ETF、华宝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中国国证半导体芯片ETF、上证科技创新板50ETF、华夏上证50ETF等产品最新份额均超过200亿份。
在上海一位基金分析师看来,ETF规模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在a股结构性市场下,各种基金倾向于通过细分轨道的ETF产品捕捉板块轮换机会。此外,随着被动投资理念的普及,ETF市场将继续扩张。
“根据海外市场的发展经验,机构投资者更关注稳定的回报,对利率更敏感。如果积极管理基金的回报不能长期稳定地超过指数,投资者倾向于选择利率较低的指数产品。”这位人士说。
基金公司贴身肉搏战争发展产品
面对火热的市场,各基金公司乘势上报新产品,有业内人士将发行战描述为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每当有一条赛道表现良好时,大家都会蜂拥而至,向相关ETF产品汇报。”
例如,今年5月,华夏基金、华泰白瑞基金、国泰基金、南方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汇天府基金、博世基金等8家基金公司集中申请“中国证券交易所计算基础设施主题ETF”。
在同质化竞争下,一些ETF被迫“退出”。5月29日晚,大成基金宣布,截至5月29日,大成上海金融ETF已连续50个工作日净资产低于5000万元,将从5月30日起进入基金财产清算程序,并于5月30日停牌,直至终止上市。
数据显示,大成上海金ETF成立于2022年3月18日,首次发行规模为2.12亿元。截至最终停牌清算,产品规模仅为0.29亿元,比成立时缩水86.3%。今年3月,平安上海金ETF也终止上市。
目前市场上还有7只上海金ETF。除了富国上海金ETF和广发上海金ETF,其他产品的规模都徘徊在清算边缘。
一位公开发行的ETF基金经理表示,股票ETF市场具有先发优势效应。大型先发产品的规模和流动性将越来越大,吸引更多的大型基金参与,形成良性的发展周期。然而,跟踪相同指数的小型产品很难扩大规模。
在ETF轨道上,先发产品往往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迅速扩大规模;如果后发产品不能投入大量资源,就很难吸引人,也很难逃脱清算的命运。
这一点在宽基ETF中得到了深刻而生动的体现。以CSI500ETF为例,Choice数据显示,截至6月1日,已有19只ETF跟踪CSI500指数。从规模上看,差异显著。南方CSI500ETF最新规模超过450亿元,堪称“巨无霸”。同时,6只CSI500ETF最新规模不足1亿元。
上述ETF基金经理表示:“这也进一步考验了各基金公司的产品设计和布局能力、交易经验和盈利经验。只有做出差异化和特点,才能受到各类投资者的欢迎。”。
ETF市场更容易产生马太效应
谈到ETF未来的发展空间,业内人士一致认为,这是一条长坡厚雪、空间广阔的轨道。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的《ETF投资交易白皮书(2022年)》,2020年以后,ETF工具属性日益突出,流动性进入新的加速增长期。2022年ETF总营业额达到22.92万亿元,其中非货ETF营业额达到18.21万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华泰白瑞基金总经理助理刘军认为,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ETF发展迅速,进入了爆发期。未来,随着养老金等长期基金的持续进入,ETF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与其他类型的基金产品相比,ETF更容易产生马太效应,因为流动性好、规模大、交易量大的场内基金更容易吸引机构和投资者参与。
“ETF产品和ETF经理的马太效应逐渐显现,这是市场竞争的结果。美国市场前三名ETF经理的集中度超过70%,中国ETF市场的集中度也在持续上升。”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的一位人士说。
华富基金总经理助理、指数投资部主任张娅直言不讳地表示,行业竞争非常激烈。“现阶段宽基ETF的布局已经基本完成,行业ETF还有一些机会,但要做好并不容易。理想行业ETF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行业本身具有活力;二是竞争格局较好;三是等待时间成本尽可能低。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概率并不大。ETF的布局可能是有前途、容易脱颖而出的方向。”
面对不断加剧的“内卷”,一些头部基金公司开始采取新的“打法”。汇天富基金总经理张辉表示,2022年指数业务战略升级,“指能增富”品牌正式推出。其内涵是以产品研发和战略服务为驱动,依托投资研究能力构建前瞻性产品体系,深入了解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满足其投资需求。一方面,在选择、编制、优化、迭代指数的基础上,积极寻找投资机会,定位主动策略的规则化实施。另一方面,通过不断优化因素策略,化被动为主动,为客户提供指数增强,Smart Beta产品,以及基于底层资产的解决方案。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