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墨璞嘉 记者 邱德坤
年度报告询价函回复“拖延”,上市公司为什么难说?据《上海证券日报》记者初步统计,截至2023年6月2日,约200家上市公司推迟回复年度报告询价函,许多上市公司似乎犯了“拖延”,多次宣布推迟回复年度报告询价函。
此外,延迟回复的原因集中在问题多、工作量大、需要进一步改进等方面,口径相同,略显敷衍。
中央财经大学资本市场监管与改革研究中心主任陈云森分析说:“上市公司延期回复年度报告询价函的背后,可能是询价事项真的很复杂,更有可能是交易所询问公司的‘痛苦’。”
记者发现,大约200家公司推迟回复年度报告询价函,似乎遇到了三类高频问题:与客户关系、重要募集项目进展、避免退市。从交易所对年度报告后审计的“调查”来看,上述三类问题可能是一些公司难以形容的隐藏问题,也是其“拖延”的关键。
客户依赖性高 “盘问”利益关系
对单一客户的高度依赖和是否隐藏复杂的利益关系是许多公司年度报告查询函的常见问题。6月1日,*ST西部发布了一份延期回复年度报告查询函的公告。可以看出,交易所要求*ST西部发布验证说明,重点关注西藏盛业和西藏好东西的细节,以及是否与这两个大客户有关。
记者注意到,*ST西发自2020年以来,销售业务集中度发生了很大变化。2021年和2022年的前两位客户都是西藏盛业和西藏好物,年销售总额约占公司年销售总额的90%。同时,截至2022年底,公司对西藏好物的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2804.82万元,占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99.70%。
深圳证券交易所要求*ST解释,近年来,公司客户集中度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及选择西藏盛业、西藏好东西作为主要经销商的原因和合理性,解释了两个客户的基本信息、商业合作背景、具体流程、相关决策流程和参与者。
陈云森提示:“交易所对公司客户依赖的询问往往是关注可能存在的潜在相关交易,导致相关利益的侵占。”。为此,深圳证券交易所要求*ST西发核实显示,任何可能导致利益倾斜的关系,如西藏盛业、西藏好东西及其董事、监事、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是否与公司主要人员有关联关系和一致行动关系。
蒙娜丽莎两次延期回复年度报告查询信,此前遭遇客户信用风险和预期违约风险扩大,2022年归属于母亲的净利润亏损。交易所要求公司逐项补充坏账准备的前十名应收账款,并结合上一年度的提取情况,是否有已知的应收账款无法收回,仍销售给没有支付能力的客户。
陈云森认为:“如果公司的损失确实是由于正常的商业交易,这表明其盈利模式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稳定性,投资者应更加关注公司的后续回复,以避免踩雷。”
募集项目进度不佳被“追问”
募集投资项目的实施进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观察到公司未来业务发展的潜力,这已成为许多公司年度报告询价函的必要答案。从延期回复询价函的公司来看,募集投资项目的实施进度似乎并不理想,这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交易所的质疑。
今年5月,大业智能两次推迟回复年度报告询价函。记者注意到,询价函重点关注公司新能源业务已完成和在建项目的实际运行和建设,并要求公司详细说明在开发和储能产品的进展情况。
目前,大业智能积极推进绿色清洁能源业务,但2022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亏损1.7亿元,同比下降506.89%,连续三年下降。交易所要求大业智能解释海上新能源业务的实际经营情况,并结合风电行业的产业政策、补贴政策和市场需求,解释业务盈利前景是否发生不利变化。
一些公司关注的焦点是筹资项目进展不如预期。根据思创医惠2022年年报,5个项目的实施期限均延长至2025年12月31日。在这方面,深圳证券交易所要求思想医疗福利解释,当前投资项目建设进度和项目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障碍和后续实施计划,投资项目可行性是否发生重大不利变化;项目审批,可行性分析报告是否谨慎,未投入使用的募集资金是否有变更使用的可能性。
陈云森说:“如果一些公司的在建或研究项目不如预期,涉及募集资金投资的变化,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公司的相关程序是否合规,是否有违规行为,这也是交易所询问的重要目的。”。
此外,许多公司的研发项目进展也受到了密切关注。2022年,ST红太阳的研发成本为2.85亿元,同比增长69.96%,主要是由于新项目研发成本的增加。深圳证券交易所要求公司解释研发成本大幅增长的合理性,并列出研发成本增长的前五个项目,包括项目名称、增长金额和具体原因。
陈云森认为,在研究或在建项目不仅是公司未来可能产生持续现金流的投资项目,也是公司潜在的利润增长点,也是投资者判断公司价值的重要因素。这些问题应该引起市场的特别关注。
ST公司遇到了“是否避免退市”的问题
记者注意到,有很多ST公司在延期回复年度报告询价函的团队中,他们面临的共同问题是“是否有退市规避”。
5月22日,*ST皇台宣布延期回复年度报告询价函。其中,交易所反复询问公司是否通过跨期确认收入、减少费用或跨期调整库存价格准备、收入扣除等方式,避免终止上市。
回顾过去,*ST皇台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主要是因为2021年扣除相关事项后收入低于1亿元,扣除前后净利润较低者为负值,触及财务退市指标,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根据退市规则,公司将于2022年再次触及同一指标,并将终止上市。
还有许多退市风险警告公司多次延期回复年度报告询价函。今年5月,*ST爱迪在收到年度报告询价函后三次延期回复。该公司解释说,财务人员严重短缺,需要同时配合重组的相关审计和评估,导致回复进度未达到预期。
深圳证券交易所要求审计机构解释,从2019年到2022年,*ST爱迪非标准意见的主要差异,是否存在以前年度保留意见而不是否定意见或无法表达意见,以及与公司合作避免退市。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