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坤
金融领域的一批腐败“老虎”和“苍蝇”相继被调查 。纪检监察机关近日消息显示,前党委书记、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分行行长毛俊才、甘肃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前纪委书记王荣生、内蒙古自治区纪委驻蒙古商业银行纪检监察组组长、蒙古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赵光炯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审查调查。
目前,金融反腐败已进入深水区。5月16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国家监督委员会网站表示,各级纪律检查监督机构突出重点领域,深化金融、国有企业、政治法律、资金密集、资源丰富、粮食销售等行业腐败,坚决清理行业、系统、区域腐败,进一步推进重点领域的反腐败工作。
重要金融机构“一把手”落马
今年以来,央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监会、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等多名干部“落马”。
梳理一下,“靠监管吃监管”、“以权谋私”、安排亲友进行“白手套”,隐藏“影子股东”身份等腐败手段。因此,许多人被“双重开放”,一些干部被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称为典型的新腐败和隐性腐败,典型的腐败问题与金融风险交织在一起。
例如,中央银行服务中心前党委书记、主任牟善刚在项目承包、工作安排、购买大型纪念币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中国证监会会计部前主任王宗成从事期权腐败,以虚假投资和财务管理的方式埋葬了“钱袋”;原海南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局巡视员秦慧忠介入监管机构人事安排,非法参与民间借贷,获得大额回报。
在今年的高级干部名单中,有许多重要的金融机构总部和分支机构的“领导者”。例如,中国银行前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国家开发银行河南分行前党委书记、行长王卫军、中国建设银行河北分行前党委书记、行长李秀昆、浙江银行前党委书记、董事长沈仁康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纪律审查和监督调查。
农信系统“窝案”“串案”频发
金融体系反腐工作不断推进,今年以来农信体系反腐力度较大。
据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官方通知,广东、广西、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等地方都有农村信用体系“领导”和领导成员,领导腐败,有些地方甚至出现“腐败”、“巢”、“串”现象。
从公布的农村信用体系干部腐败情况可以看出,非法办理信用审批、人事调整和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腐败的“高发区”。
一些领导干部把公权力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因此被“双开”。例如,广东省农村信用社前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硕平在干部晋升和岗位调整方面非法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拥有非上市公司股份;广西农村信用社党委委员、副主任梁志军利用职权为特定关系人在项目招标、股权管理服务对象企业等方面谋取利益,通过私人贷款获得大额回报。
此外,上梁不是正的,下梁是弯曲的,一个接一个地挖出“巨大的老鼠和甲虫”现象很明显。例如,今年2月,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会前党委书记王哲被调查。3月,社会党委委员、副主任吴金鹏涉嫌严重违纪,主动自首。
3月1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员会网站发布文件称,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员会驻银监会纪检监察组2023年工作部署中,明确提出严查利用监管审批权、检查权等谋取私利的问题,严查非法干预信贷审批、利用民间借贷不当牟利等问题。
“内鬼”“蛀虫”无处藏身
重点领域重点整治,重点突破带动全局,让“内鬼”、“蛀虫”无处藏身。4月8日,20届中央第一轮检查完成,对30家中央管理企业党组进行常规检查,对5家中央管理金融企业党委进行“回顾”检查,促进金融领域突出问题的解决。
5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员会网站报告称,前党委委员、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周庆宇接受了审查和调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沈阳审计分行前总经理侯敏被“双开”。他依靠“信贷”吃“信贷”,依靠“审计”吃“审计”。他是国有金融企业分支机构“领导”以贷谋私的典型例子,是国有金融企业审计监督分支机构“领导”的典型例子。严重的性质,不良的影响。
惩治腐败零容忍,继续加强高压威慑。5月,浙江省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朱从九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行为,接受了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员会的纪律审查和监督调查。朱从九曾任浙江省副省长,负责浙江省金融工作10年。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