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临“1元退市”的公司忙于护盘
监管重点关注“忽悠式”增持回购
◎孙小程
注册制度的本质是将选择权交给市场。随着全面注册制度改革的深入,资本市场的新陈代谢功能越来越明显。从退市维度来看,市场导向的手正在准确有序地清理价值损失的“壳牌公司”。到目前为止,由于连续20个交易日的股票收盘价低于1元,今年有10多只股票触及并锁定了“面值退市”。
许多处于退市边缘的公司已经抛出了回购和增持计划,以将股价提高到1元以上。然而,这些公司大多管理不善,业绩不佳,甚至面临多重风险。“临时抱佛脚”的行为也迅速引起了监管机构的关注,质疑他们是否具备履行合同的能力,是否存在“欺骗”增持。
国豪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黄江东在证监会系统工作多年,表示,上市公司发布增持回购计划,但未实际履行,可能构成虚假承诺。投资者应注意,接近面值退市的公司投资风险很高,不要着火。
ST家族密集护盘
“是否有增持所需的货币资金实力和资金来源?”“是否存在因资金实力不足而无法完成增持计划的风险?”6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对ST中嘉的一封关注信戳破了许多濒临“1元退市”的公司的“痛处”。
回顾过去,ST中佳在5月29日晚宣布,鉴于公司股价近期大幅下跌,公司控股股东孝昌鹰谷投资中心(以下简称“鹰谷”)及其一致行动人北京博盛优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盛优势”)计划增持公司股份。拟增持股份不少于3000万元,不超过5000万元。
记者注意到,鹰溪谷持有ST中嘉2.08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2.18%;博盛优势持有ST中嘉209.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22%。规定的增持价格不高于3元/股,远高于ST中嘉近期“1”开头的股价。
Choice数据显示,增持公告发布后,ST中嘉于5月31日开盘涨停。5月25日至29日,ST中嘉连续三天跌停,5月29日收到1.35元,接近1元 “红线”。
记者注意到,自今年以来,许多公司因触发交易强制退市指标而退市,大量股价徘徊在1元左右的公司,为了“保护壳”的目的,发布了增加持股或回购计划。如*ST海投5月31日晚宣布,公司控股股东海航资本集团及一致行动人海航投资控股计划在6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不低于2000万元,增持价格不低于0.95元/股。公告发布后,*ST海投于6月1日开盘涨停,此前公司收盘价已连续11个交易日低于1元。
ST世茂于5月30日晚宣布,鉴于公司目前的股票收盘价低于上一期每股净资产,股票收盘价连续20个交易日下跌30%以上,控股股东丰盈国际或其一致行动人计划在3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计划增持金额不低于1亿元,不超过2亿元,增持价格不高于1.30元/股。 5月30日,ST世茂收盘价为1.01元。
监管机构询问资金来源
总的来说,接近“1元退市”的公司基本面通常已经严重恶化,其是否具备增持和回购能力已成为监管机构关注的焦点。
5月22日晚,金科股份宣布,鉴于近期公司股价大幅下跌,严重偏离公司基本面,控股股东金科控股计划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增持公司股份,基于对公司基本面和管理层的信心,拟增持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不超过1亿元,增持价格不高于1.5元/股。5月24日晚,金科股份再次宣布,18名董事、监事和核心骨干拟增持公司股份,总增持金额不低于500万元,不超过1000万元。
事实上,在增持计划出台之前,金科股份的实际控制人黄红云、金科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的公司股份多次被迫平仓。在此背景下,深圳证券交易所迅速发出关注函,要求金科股份结合最近的清算解释公司的业绩能力,是否存在“欺骗”增加,结合减少、清算是否构成短期交易,如持有股份继续清算,是否存在因短期交易而无法实施的风险。
监管机构之所以如此关注增持和回购的履约能力,与许多公司的承诺失败有关。以庞大的*ST为例,公司于4月25日宣布,计划用不少于2.5亿元的自有资金回购员工持股计划,回购价格不超过1.60元/股。由于*ST巨大之前有两次“欺骗”回购经验,上海证券交易所迅速发出询价函,要求*ST巨大结合公司过去两次未能完成股票持有和回购计划,实施纪律处分,解释股票回购的真正目的,是否有故意使用回购计划炒作公司股价,误导投资者的动机等。
果然,*ST的巨大回复表明,回购仍然是一个“空头支票”。公司表示,公司业务活动净现金流持续为负,加上未收回大额应收账款、破产重组到期债务等事项,公司的可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公司不具备实施回购的条件。目前,*ST已锁定“1元退市”,并因涉嫌违反信息披露而被调查。
投资者需要警惕投资风险
鉴于“1元退市”的日益正常化,黄江东表示,目前市场存在一种情况——部分公司股价低于1元,突然上涨,可能操纵市场。投资者应保持谨慎,不能希望“神秘力量”,以避免这种“愚蠢的行为”。
事实上,ST公司利用回购和增持来稳定股价的目的可能无法实现。以*ST新海为例,公司于5月4日晚宣布,公司实际控制人张亦斌、马玲芝及其一致行动人张丽涛、苏州海景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拟增持2500万至3000万股股份。
5月31日,*ST新海宣布,增持主体共增持公司股份2662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94%。但6月1日,*ST新海收报告0.97元,收盘价连续14个交易日低于1元。
股价表现不佳,*ST新海立即推出了更强的增持计划。6月1日晚,*ST新海再次宣布,公司实际控制人张亦斌、马玲芝及其一致行动人张丽涛、苏州海景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计划增持6500万至7000万股股份。
中国市场协会金融学术委员会成员傅立春认为,在“1元退市”的边缘增持和回购是公司避免退市的重要工具。上市公司有权使用这些工具,只要它们符合相应的规则和规范。但另一方面,即使上市公司通过这些方法避免暂时退市,如果公司的基本面和市场表现没有根本改变,退市的结果仍然是不可避免的。
傅立春表示,资本市场生态正朝着更加法治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相关机制建设稳步推进,监管更加严格。退市机制是注册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市场入口端的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出口端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