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产业规模将超过100亿元
上海临港建设算力生态示范区
◎记者 宋薇萍
针对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计算能力生态示范区,6月2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区采取了重大行动:发布了《加快临港新区计算能力产业生态行动计划》,正式成立了临港新区计算能力产业联盟,一批计算能力产业上下游企业签订了合同
6月2日上午,临港新区智能计算会议在临港中心举行,“人工智能引领时代,计算能力驱动未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唐文侃在讲话中表示,“十四五”期间,上海将加强全市计算能力资源的统筹规划、调度和共享,提高计算能力资源利用率,加快数据要素流通,全面释放数据价值。
面向未来,临港新区将加快完善计算能力资源体系,优化计算能力建设布局,巩固计算能力支撑基础,发展独立可控计算能力产业,增强计算能力要素,引领和创造计算能力需求,积极提高计算能力产业规模,帮助数千个行业,使科技企业、创业团队具有计算能力、可用、易于使用。
2025年,临港算力产业规模超过100亿元
临港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吴晓华在会上发布了《加快临港新区计算力产业生态建设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根据该计划,到2025年,新区将形成以智能计算能力为主、基础计算能力和超计算能力协调的多元化计算能力供应系统。总计算能力超过5EFLOPS(FP32),人工智能计算能力占80%,计算能力行业总体规模(包括相关硬件、软件、应用、服务等)超过100亿元,建立公共计算能力服务平台,规范计算能力交易机制,实现区域计算能力调度,建设具有国家影响力的计算能力产业集群,建设一批计算能力示范应用标杆场景。
据悉,临港新区计算能力产业在上游软硬件、中游数据中心、调度平台、下游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布局。目前,临港的计算能力超过3EFLOPS(FP32),智能计算能力占近80%,计算能力占上海的近20%。
为实现上述目标,临港新区将提高计算能力供应能力、计算网络运行能力和计算能力创新能力;优化计算能力资源配置,建立标准化、高效的交易体系,促进计算能力资源的开放共享;巩固计算能力支持基础,开发计算能力基础软件,加快计算能力开发应用,鼓励数据有序流动,建立行业标准体系;加快多行业、多场景应用的实施。
三大运营商纷纷行动
为促进新区智能计算产业应用的经济发展,临港新区智能计算产业联盟于6月2日正式成立。联盟成员代表包括计算能力提供企业、计算能力芯片企业、大型模型、AI for 由science等计算能力需求企业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组成。
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也纷纷采取行动。其中,中国联通作为联盟第一任轮值主席单位,参加了“轮值主席单位授牌”仪式。接下来,中国联通将为数字中国和数字之都的建设提供智能安全的综合计算网络服务,为新区各行各业提供高性能的计算能力和智能服务。
同日,中国电信上海公司联合临港管理委员会宣布,中国电信临港公共智能计算服务平台和国内GPU联合创新基地建设启动。中国电信表示,公司致力于将中国电信临港计算能力公共智能服务平台打造成“新一代国家人工智能公共计算能力开放创新平台”。国内GPU联合创新基地是中国电信促进国内GPU发展的创新平台,将促进国内计算能力的商业化和产业化。首批入驻国内GPU合作伙伴有:华为、绥原、天数、寒武纪、沐曦等。
中国移动作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也将在临港建设计算能力基础设施,助力产业应用范式升级。中国移动表示,网络是中国的核心优势,网络强,是计算网络发展的基本途径,临港移动数据中心规划10个数据中心和1个海缆登陆局,将继续促进计算、计算技术发展,有效聚集、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帮助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人工智能算力迎来了风口
目前,受大模型热潮的推动,计算能力市场需求旺盛,人工智能计算能力迎来了风口。
抓住产业发展的机遇,计算能源产业企业的合作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在会议上,12家代表签约企业参与的新区智能计算产业生态系统和智能计算产业上下游企业的合作采购签约仪式将在未来开展更多的计算能源产业上下游合作。
其中,尚堂科技被授予为“新区智能计算产业链的所有者”。商堂科技智能计算中心作为一家领先的人工智能软件公司,位于临港新区,承担着长三角大规模人工智能研发和产业化的重要任务。
尚堂科技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徐李表示,基于大型设备,尚堂正在建设高效、低成本、大规模的下一代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服务,同时推广自己的一般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提供大模型算法、培训优化、推理优化、数据服务等,支持客户和生态伙伴培训大模型。
新的计算能力提供商有福公司表示,将继续加强临港计算能力基础设施的部署,努力建设临港有福云产业创新基地,占地180亩。通过优质的计算能力服务,可以实现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发展,帮助建设和实施国家重大项目。
有福公司首席技术官臧云峰表示,有福临港云计算数据中心是上海五大计算中心之一。有福依托上海临港云计算数据中心,加大投入建设大规模智能计算能力基础和计算能力集群,预计E级计算能力基础和计算能力集群能力将于2023年底形成。
“AI for science“创新研发企业深度技术还在临港设立了新一代分子模拟算法研发中心和人工智能辅助药物设计业务中心。公司创始人孙伟杰表示,未来公司将利用临港新区的区位优势,与各方联系,为上海及周边企业提供先进的算法和技术应用。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