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林淙
密集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将中国战略科技创新发展的“主力军”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主战场”紧密联系起来。
《上海证券报》记者发现,自去年9月以来,上海证券交易所已与中国国信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国信”)合作、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技”)、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技集团”)等中央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
从“落纸结盟”到实践合作,中央企业的步伐铿锵有力。5月29日,中国卫通宣布,控股股东航天科技集团计划非公开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筹集资金超过61亿元(含)。
就在同一个月,航天科技集团和航天科技集团相继“送子”科技创新板。随着航天南湖和航天软件于5月18日和5月24日上市,上述两家央企已经完成了科技创新板IPO首单。
近年来,上海证券交易所经常推动中央企业提高股票和精细增量,提高中央企业上市公司的质量。随着中央企业资产整合和步伐的不断跳跃,越来越多的旗舰中央企业上市公司聚集在上海,中央企业的创新资源集聚和能力大大提高。
“央企方阵”科技创新加速成型
5月2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与航天科技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按照“互补优势、双赢合作”的原则,在企业重组上市、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创新产品、培训研究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加强信息交流和共享。
“应景”是航天科技集团控股公司-航天软件正式登陆科技创新板的日子。航天科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燕生在上市仪式上表示:“这是集团公司坚持自主创新、自主控制、发展国家软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力更生的具体实践,也是实施国有企业改革“双行动”,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体系,加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
上市第一天,航天软件股价大幅上涨125.55%。公司筹集的资金总额达到12.68亿元,是超额筹集的两倍多。
航天软件深受投资者欢迎的背后,隐含着今年以来央企“价值重估”的市场逻辑。一些市场专家指出,在国家安全发展战略下,基础设施、能源材料、国防安全等国有资产预计将迎来中国特色估值溢价。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整体考核方向将更加注重效率的提高和资产质量的提高,这与二级市场的定价审美更加一致。
这也是中央企业和科技创新委员会“双向旅行”的一个缩影。在今年的两届会议上,上海证券交易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蔡建春提出,要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领导作用,更好地利用资本市场和科技创新委员会的功能。
5月18日,航天科技的航天南湖在科技创新委员会上市。据了解,航天南湖是一家主要从事防空预警雷达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供应国内军事客户和军事集团。
早在去年11月,航天科技就与上海证券交易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当时,航天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杰表示,希望进一步加强优质企业上市合作,促进航天科技控股上市公司质量的提高。
作为航天科技部在科技创新委员会的首个IPO,袁杰评论道:“推动航天南湖科技创新委员会上市是集团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利用资本市场增加直接融资、改善公司治理、激发企业活力、支持国防设备能力建设的重要措施。”
数据显示,自科技创新委员会成立以来,已支持47家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上市融资,共筹集1165亿元。上海证券交易所表示,未来将大力推进中央企业的综合服务,在促进中央企业上市公司平台建设、帮助资本市场与国有资本协调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促进资本市场与中央企业的优质发展,实现良性互动。
中央企业指数的发展促进了价值重估
2022年9月26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召开中央企业上市研讨会,并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支持中央企业上市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也是上海证券交易所高质量发展和世界级交易所建设的内在需要。上海证券交易所党委书记、董事长邱勇在会议上表示,上海证券交易所将更好地发挥交易所的作用,全面加强与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改革局的战略合作,共同促进中央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除了直接促进中央企业上市外,上海证券交易所还积极为中央企业提供低成本的融资支持:在债券方面,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了多个国有中央企业公开发行REITS项目;在基金方面,推出了各种国有企业和中央企业主题ETF、编制并发布相关指标,引导资金流向国有企业和中央企业改革的重点领域。
上海证券交易所于去年9月完成了与中国国家的新“云签约”。根据协议,双方将加强对央企公开发行REITS的宣传推广和ESG信息披露系统的研究,共同为央企提供专业、系统的资本市场咨询和培训服务。
实际上,中国证券指数有限公司与中国国信旗下的国信投资有限公司同时宣布联合发展“1+N中央企业指数系列,首个中国证券国家新央企综合指数发布。今年4月,双方共同编制了“中国新央企ESG增长100指数”。作为“1+N“该系列中央企业指数中的第一个ESG指数旨在引导更多投资者关注中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价值,促进中央企业上市公司的质量提高和估值回归合理水平。
继2019年8月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上海证券交易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双方于今年4月续签合作协议:在企业股权融资中,促进专业整合,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上市培育,提高中央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发行公司债券,ABS、公开发行REITS,促进指数与ETF产品创新等领域的全面合作。
5月4日,CSI指数有限公司正式发布CSIC央企ESG指数、CSIC央企红利指数、CSIC央企高端装备制造指数、CSIC央企基础设施指数、CSIC央企红利50指数、CSIC央企ESG。 6个央企指数,如50指数。
据统计,截至今年4月,交易所和中国证券交易所指数有限公司已发布国有企业中央企业主题指数30余项,跟踪产品规模约350亿元,涵盖中央企业创新驱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一带一路等主题。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