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银行2022年发布社会责任(ESG)报告
近日,广发银行发布了《2022年社会责任》(ESG)报告》。
广东发展银行继续深化ESG治理职责的履行,将新的发展理念融入自身的业务发展和社会责任实践,努力成为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保护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力量。
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
广发银行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不断提高专业性,认真贯彻稳定经济市场的一揽子政策,增加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供给,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全力支持稳定的经济市场。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初衷和使命,继续为实体经济注入“生活水源”。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绿色信贷和科技创新企业贷款分别比年初增长105.2%、98.47%和35.1%。不遗余力地解决市场实体的问题,采取多种措施减少费用和利润,减少服务费33.7亿元,推迟普惠小微企业本息120多亿元,新贷款平均利率大幅下降。特别是坚持“根植湾区”的战略定位,全年在广东新投放贷款4.569亿元,全行贷款余额占50%以上。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促稳定”金融服务,支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积极服务发展大局。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制定“一区一策”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计划,坚持“根植湾区”发展战略全面帮助农村振兴,以“三措施”、“四加强”、“五帮助”为重点,打造“农村振兴贷款”系列产品,推出“三项目”独家金融服务计划,继续为地方政府农村振兴专项债务、融资风险补偿基金提供金融服务,全面支持宜居工作和美丽农村建设。
坚持“人民至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广发银行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围绕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产品的便利性和可用性。
全面提升金融服务体验。进一步推进消费者权益保护融入公司治理、企业文化和发展战略,注重关键产品、服务、渠道和品牌,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体验。一是通过服务促进高质量发展。发布《广东发展银行关于进一步实施“以人为本”发展理念,促进客户服务的计划》,将“人民中心”理念融入运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有效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二是科技改革服务模式。通过培养金融科技的“内功”,坚持数字化服务能力的“狠功夫”,为客户提供智慧、便捷、贴心的综合金融服务体验。三是创新优化服务体验。建立包括新市民在内的全行客户体验管理体系、客户评价监控体系和痛点消除机制,形成服务管理闭环,促进全行服务供应体系升级。
努力满足金融消费需求。广发银行积极响应居民消费金融需求。2022年,信用卡消费金额达到2.5万亿元。住房抵押贷款和个人消费信用贷款保持快速增长,并出台了新的公民金融专属服务计划。积极参与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成为第一批开设个人养老金业务的银行,努力建立涵盖储蓄、基金、金融管理和保险的养老金融产品体系。建立“智能+远程+线下”三维客户服务渠道,提供1亿多在线服务,更好地满足人们更好生活的需要。
坚持责任的初衷,让金融善意代代相传
广发银行积极探索将自身发展与员工成长、社会需求有机结合,传达金融善意,展现“责任银行”风范。
为员工携手共进,共同成长。坚持人才强迫,为干部职工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和创业平台。总行实施“三定”优化方案,首次在中央党校举办“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培训班。跨层次、跨部门、跨境、跨域交流干部数量同比增长56%。直属分行45岁以下干部比例和总行负责人基层管理经验比例均较去年增加。校园招聘比例同比增加20个百分点。同时,通过完善福利制度,坚持关爱员工,举办“广发讲堂”、组织工会活动,增强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积极履行企业公民对社会的责任。广发银行践行“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倡导绿色发展,帮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绿色信贷同比增长近两倍,其中碳减排贷款79亿元。充分发挥金融企业优势,全面支持农村振兴,普惠农业相关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9%,全行支持60个扶持点,采购和扶持农产品销售3500多万元。其中,广东省农村振兴局以潮州市上饶镇下山村定点扶持案例为典型推广。继续关注欠发达地区儿童的健康成长,年度慈善投资超过1800万元。连续14年,慈善机构传达了金融善意,聚集了一些星光,照亮了孩子们光明的未来。
(CIS)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