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晓菲
5月22日,上海财经大学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开幕式暨“构建新兴金融人才高地” 授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学术交流会议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区滴水湖会议中心举行。
南京大学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范一直发表题为《硅谷银行事件与银行支持科技创新企业的风险防范》的主旨演讲。他说,硅谷银行过去是支持科技创新企业融资的“模范生”。一方面,在发放贷款的基础上,获得股权认购证书(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可认购股票的买入期权);另一方面,硅谷银行直接投资于优秀的科技创新企业,并向一些风险投资机构贷款。“破产前,硅谷银行将业务重点从过去擅长的投贷联动转向市场业务。正是这种偏差导致了它的破产。范从来说。
“虽然硅谷银行破产了,但我们需要分析其原因,但在当前市场背景下,从硅谷银行事件中吸取教训,探索如何支持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如何进行制度安排,可能对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更有意义。”范一直认为,在支持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方面,有以下四个问题需要考虑。
首先,科技创新金融的发展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与企业存款相比,个人存款的稳定性远远大于一般企业存款。
其次,风险投资及其投资逻辑是科技创新金融发展的主体。银行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必须引入这样的投资逻辑,不能制定不切实际的银行科技创新信贷政策。”银行就是银行。银行应该发放贷款来支持科学和创新,但如果你想这样做,你必须充分引入风险投资的整体逻辑,而不是按照一般和过去的银行信贷逻辑。”范一直说。
第三,银行科技创新贷款的发展不仅要隔离科技创新贷款与股权投资之间的风险,还要隔离科技创新贷款与金融市场业务之间的风险。
第四,银行的科技创新、投资和贷款联动业务需要比普通商业银行更强的流动性管理能力。范一直认为,在银行内设立科技创新信贷部门或科技创新分行比独立设立科技创新银行更安全,因为如果设立独立的科技创新银行,可能会遇到多重市场风险影响。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