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贞 严晓菲
5月22日,上海财经大学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开幕式暨“构建新兴金融人才高地” 授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学术交流会议在临港新区滴水湖会议中心举行。在当天举行的“金融学科建设与人才培训挑战与应对”分论坛上,与会专家表示,高校应重视金融人才诚信教育,积极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
加强诚信教育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郭烨表示,目前金融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面临诸多挑战:在金融学科建设方面,中国经济学和中国金融学仍处于探索阶段,需要建立自己的体系;在人才培养方面,本科课程繁琐,硕士学生学习热情不够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诚信教育非常重要。学生的诚信意识必须通过制度约束来培养。
“培养学生建立诚信的道德底线是当前金融学科建设和人才培训面临的最大挑战。在金融业中,诚信至关重要,缺乏诚信将导致严重后果。”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副主任陆姚在会议上同意了郭叶的观点。
武汉大学金融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潘敏表示:“金融业是通过为他人服务和增值来实现自身价值的,而不是简单地追求个人利益。”,金融学院应注重教育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道德,培养高素质的金融专业人才。
帮助传播中国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中国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重要职能,具有人才储备、学科积累等独特优势,是国际传播的重要力量。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理念,特别是商学院,应该发生变化。除了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外,中国故事还应通过教学向世界传播,以扩大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力。”陆姚说。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侯成琪表示,提高金融学科的宏大叙事能力,深入解释中国经济发展规律,通过出口中国经验和理论讲述令人信服的中国故事,是未来高校的任务。
湖南大学前副校长杨胜刚表示,在培养金融人才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顺应潮流”。他认为,金融教师主要是在传统的金融模式下培养的。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才回到中国,这些人才在适应国内环境和项目申报方面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何有机地结合本地化和国际人才培训是未来金融人才培训必须关注的问题。”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江海表示,在国际化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关注中国金融市场的特殊性,“我们应该用标准化的国际方法来研究中国的问题”。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