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马嘉悦
量化多头策略正在全面“粉碎”主观多头策略。根据私募网络的最新数据,截至5月19日,今年以来主观多头策略私募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3.7%,正收益率不到60%,而同期量化多头策略产品的整体收益和正收益表现较好。与此同时,一些私募股权市场人士透露,最近的渠道发行也“更喜欢”量化多头策略。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市场宽基础指数表现良好,但板块轮换快,主观多头策略投资困难,定量多头策略优势明显。然而,这两种策略都有自己适应的市场环境,后续投资者可以根据市场变化和自身的资本性质进行选择。
从今年的整体业绩来看,量化多头的战略优势相当突出。
根据私募网络的最新数据,截至5月19日,有业绩记录的10491款主观多头战略产品今年平均收益率为3.7%,其中6144款产品实现正收益,占58.56%。同期有业绩记录的1804款量化多头战略产品总收益率为6%,其中1533款产品实现正收益率,占84.98%。
从量化多头细分策略来看,截至5月19日,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中证1000指数、量化选股策略产品今年平均收益率分别为5.42%、7.57%、9.12%和4.45%的正收益分别占84.96%、96.81%、98.69%和74.74%。
蒙玺投资分析称,宽基指数今年以来有所上涨,尤其是中证500、中国证券交易所1000等指数的明显趋势降低了定量指数增强产品获得稳定超额回报的难度,大多数定量多头策略获得了积极回报。但对于主观多头策略,今年市场分化明显,波动加剧,股票选择难度增加,难以获得积极回报。
值得一提的是,量化多头策略的表现由贝塔收益(标杆指数上涨)和超额收益组成。虽然宽基础指数的反弹支持了战略表现,但超额表现似乎并不令人满意,分化也更加明显。
据统计,今年前4个月,中证500指数增强、沪深300指数增强、中证1000指数增强策略私募股权产品平均超额收益率分别为1.4%、-0.48%和2.99%。
思谢投资分析,由于市场活动、热切换和定量因素匹配,定量因素性能约3个月至半年,使定量多头策略及时分布不均匀,随后随着a股乐观预期进一步确认,市场活动和流动性预计将改善,超额收益难度将下降。
那么,未来应该选择主观的多头策略还是定量的多头策略呢?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这两种策略都有自己适应的市场环境和风险回报特征,投资者需要根据自己的资本性质和市场变化进行选择。
巨阵资本首席投资官龙芳表示,主观多头策略往往能体现其在增量资金较多、共识轨道主线结构分化明确的市场环境中的优势,当市场整体调整时,主观多头策略可以表现出更好的风险控制能力。相反,当市场处于股票资本博弈、板块频繁切换的环境中,或者在牛市中,量化多头策略更为占主导地位。
蒙西投资提示,通过投资研究判断,主观多头策略可以在选择优质股票时获得显著的超额回报,因此在主线明确的市场环境中表现良好。定量多头策略是在整个市场上选择股票。超额回报来源多样,对市场的适应性强,在交易活跃、波动较大的市场环境中具有更大的优势。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