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宋薇萍
在第三届中东欧国家博览会(以下简称中东欧博览会)上,数十亿元的大订单频繁出现。在“购买”的背后,中东欧市场之间的“购物车”也在提高质量和升级。除了传统的农业贸易外,服务贸易也在扩大。
同时,中东欧博览会的溢出效应不断释放,浙江全力争取经济,在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绿色贸易等领域实施了一系列合作项目。
农业合作仍然是主角
据报道,世博会的参展商已扩展到德国、意大利、法国、芬兰、瑞士、丹麦和奥地利等欧洲国家。在本次世博会上,与浙江签订合作协议并建立正常合作机制的中东欧机构数量从14家增加到29家。
农业合作是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最早建立的合作内容之一。许多中东欧国家的农产品已经走上了中国人民的餐桌。在本届博览会上,农业食品贸易领域仍有许多大订单。
在最近举行的中东欧商品采购会议和农产品对话会议上,中国成功签署了10个进口采购项目和5个合作项目,总合同金额达到21.8亿元。采购订单不仅包括肉类、乳制品、植物油等农产品,还包括保健产品等消费品和大宗商品。
根据中东欧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发布的《2023年中东欧国家食品农产品进口行业报告》,2022年中国从中东欧国家进口的农产品总额为6.9亿美元,2013年至2022年从中东欧国家进口的农产品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4%。
在中东欧博览会期间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宁波)国际航运物流博览会上,首次设立波兰、捷克共和国、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希腊等中东欧国家航运物流特色展区,业务范围涵盖数字货运管理(DFM)、数字化仓储(DWS)等。在原中东欧商品贸易展的基础上,为中东欧博览会注入国际航运物流服务贸易功能,实现贸易与供应链物流之间的互联互通和同频共振。
在旅游领域,中国-中欧、东欧国家旅游协调中心、中国国家旅游塞尔维亚分公司等旅游机构以中国直航城市为支点,以匈牙利、希腊等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国家为中心,积极为中国游客打造旅游路线和旅游项目。最后,形成东西互联、南北相连的旅游合作网络。
一批产业合作项目落地
在中东欧博览会期间,一些产业合作项目,特别是高端制造项目已经实施。记者了解到,仅在中东欧博览会期间举办的浙江博览会上,就将签署62个外国项目,总投资177.8亿美元。该项目主要来自德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涉及高端设备制造、生物医学、数字经济等先进行业。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先企业项目17个。
法国世界500强企业赛诺菲在杭州的新生产线项目总投资为3000万美元。赛诺菲表示,公司将尽快启动工厂线设备进口和工厂扩建,继续增加在杭州的投资和生产扩张,提高杭州赛诺菲在其全球市场布局中的战略地位。
在浙江开发区“三百”投资活动和设备制造投资对接会议上,浙江省6个国家经济开发区、6个山岛县开发区和设备制造、通信设备制造、智能制造等外资企业项目签约,签约金额超过320亿元,近50亿元浙江山岛县共同财富基金成功成立。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