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努力开创金融监管新时代的新局面
□ 全面落实服务实体经济、控制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
□ 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纳入监管,努力消除监管空白和盲点
□ 大力推进中央、地方监管协调,牢牢把握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记者 张琼斯 韩宋辉
5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北京正式上市,中国金融监管机构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
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计划》,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将对证券业以外的金融业进行统一监管,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三大任务全面落实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书记李云泽在上市仪式上表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努力开创新时代金融监管工作的新局面。他表示,要对党绝对忠诚,转变职能,提高效率,全力履行职责,深化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落实服务实体经济、控制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纳入监管,努力消除监管空白和盲点,大力推进中央和地方监管协调,牢牢保持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李云泽表示,要积极创造良好的金融法治环境,坚决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建设“钢铁长城”,保障国家金融安全。
李云泽还表示,要坚决践行“恪尽职守、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严格问责”的监管精神,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色的监管体系和规则,全面加强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渗透监管和持续监管,为构建新的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有力保障。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正式上市后,原银监会官方网站更名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网站首页更新。此外,官方微信官方账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同时上线,“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官方微信官方账号更名为“中国银监会”官方账号。
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
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明确在中国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了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不再保留中国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根据计划,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控股公司和其他金融集团的日常监管职责和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责,中国证监会的投资者保护职责将纳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分析人士认为,该计划的引入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的建立是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促进金融监管全面覆盖的重要措施;加强金融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有助于减少监管交叉和监管差距;增加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避免分业监管模式下责任不明确。总的来说,符合我国金融监管框架优化的演变规律。
不断优化金融监管框架
金融管理部门的体制改革和变化反映了中国金融工作和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随时代、金融安全和人民的需要而变化的特点。
在中国证券市场尚未形成,金融市场只是货币市场的时代,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统一管理金融市场。
随着证券市场的初步形成,中国证监会于1992年成立,监管证券市场业务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移交给中国证监会;原中国保监会于1998年成立,统一监管职能,重点管理国家保险市场;原中国银监会于2003年成立,形成了“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模式;2018年,为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原银监会与原保监会合并,形成“一行两会”格局;随着2023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成立,形成了“一行一总局一会”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加强了金融监管协调,弥补了监管不足。
今年,党和国家进一步优化了金融工作的领导机制。该计划明确规定,将成立中央金融委员会,加强中央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负责顶层设计、协调、整体推广、监督实施;设立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作为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列入中央机构序列;不再保留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将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责划入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
根据计划,还将成立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统一领导金融体系党的工作。作为党中央的派出机关,与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合作。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