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拥有稳定的上游石英砂资源,才能在石英坩埚领域不断壮大。高纯石英砂存在“原矿资源+净化技术”的行业壁垒
□国内石英坩埚行业的一个特点是上下游高度协调。龙头光伏龙头龙基绿能、TCL中环、双良节能等石英坩埚企业都有自己的配套设施
□欧晶技术是中国大型石英坩埚能力量产的制造商之一。已完成40英寸太阳能石英坩埚和32英寸半导体石英坩埚的研发,并具有大规模生产能力
◎记者 刘立 王乔琪
5月初,初夏已经到来,内蒙古的清晨依然凉爽。在呼和浩特赛罕区阿木尔,一个看似普通的工厂,位于当地重点建设的新材料工业企业集聚区——中环工业城。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单晶硅单体公园,被称为“石英坩埚第一股”的欧晶技术总部“隐藏”在这里。
走进欧晶科技生产车间,在“优质优质品牌”的口号下,通过熔化、成品喷砂、研磨等工艺,将一桶桶高纯度石英砂原料加入石墨模具,成为单晶硅生产中重要的耗材工具——石英坩埚。
欧晶科技总经理安旭涛告诉《上海证券报》:“下游硅片企业的扩张极大地促进了对优质石英坩埚的使用需求。自去年以来,我们的产品一直供不应求。”。
敏锐的资本市场已经捕捉到了工业崛起的势头。去年9月,当欧晶科技登陆a股时,它创下了连续11个板块交易限额的二级市场“记录”。高纯石英砂供应商石英股价一度飙升至167元,一年多涨幅超过600%。在“风口”下,晶盛机电还计划分拆上市其石英坩埚企业美晶新材料。
记者在最近的调查中发现,光伏、半导体硅片企业的大规模扩张带来了强劲的市场需求;与此同时,大多数硅片制造商都有自己的坩埚支持制造商,两者“依赖嘴唇和牙齿”。在优质石英砂短缺的背景下,石英坩埚企业锁定长订单,抓住下游大客户,分享光伏和半导体产业发展的“盛宴”。
市场情况:一个“坩埚”很难找到
走进欧晶科技的产品展厅,一个像磨砂玻璃一样的不同尺寸的白色晶莹的“大碗”非常醒目。
“这就是石英坩埚。”安旭涛指着一个“大碗”说,它是拉单晶硅棒的耗材,主要用于熔化硅液,制作后续工艺所需的晶体棒。产品的性能直接关系到单晶硅棒的质量和拉伸效率。此外,由于单晶硅片对纯度的要求,石英坩埚经过一次或几次加热后报废,因此石英坩埚是单晶硅产业链中较强的消耗品。
安旭涛补充道:“好一点的产品‘寿命’在400到500小时之间,次一级的200到300多小时之间。”
正是这种关键耗材去年供应短缺。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最热的时候,只有一线硅片企业才能购买高质量的石英坩埚。二三线制造商只能‘等待坩埚下料’,甚至有钱也买不到货物。石英坩埚已成为整个光伏产业链中最稀缺的原材料之一。”
根据行业数据,今年4月,优质大型石英坩埚价格上涨至4万元/个左右,比2022年10月上涨近700%。
尽管价格飙升,但市场仍供不应求,石英坩埚业务的生产、销售和价格仍在持续增长。财务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欧晶科技实现母公司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增长近300%。在最近的一次机构调查中,晶盛机电还表示,其高纯石英坩埚产品在半导体和光伏领域的市场份额较高,目前整体供不应求。
为什么石英坩埚的市场供应如此短缺?记者了解到,主要是由于下游单晶硅产能的加快。
近年来,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光伏装机量显著增加。据机构估计,在今年400GW光伏装机的基础上,国内光伏领域对石英坩埚的需求将超过100万。
海通证券分析师杨斌也表示,考虑到坩埚成本在硅片整体成本中所占比例较低,但对晶体拉伸质量和开工率至关重要,新技术对硅片杂质低、质量高的要求将促进下游硅片制造商增加优质石英坩埚的采购,或进一步提高产品单价。
行业特点:“砂”强者
石英坩埚市场供需如此短缺,未来行业是否会像锂电池原料一样大规模扩张?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企业正在积极扩大生产,但目前的数量无法有效扩大,制约的关键是生产石英坩埚的原料高纯石英砂。”。
在石英坩埚生产车间外,公司工作人员指着桶告诉记者,“这是高品质的石英砂。虽然普通石英岩或脉石英等石英矿很常见,但优质矿源稀缺,特别是能稳定大量生产高纯度石英矿的石英矿很少。他进一步表示,这也使得高纯石英砂存在“原矿资源+净化工艺”的行业壁垒。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尤尼明、挪威TQC和中国石英股份有限公司能够生产大量高品质的高纯石英砂。
值得一提的是,下游需求的大规模增长也带动了优质石英砂的价格坐上了“火箭”。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石英坩埚外砂价格为12万元/吨至13万元/吨,中砂价格为19万元/吨至23万元/吨,内砂价格为34万元/吨至37万元/吨,同比上涨400%以上。
毫无疑问,在如此特殊的行业背景下,只有拥有稳定的上游石英砂资源,才能在石英坩埚领域不断壮大。
高纯石英砂生产企业也纷纷宣布扩产计划。其中,石英股份今年加快了新项目建设进度,预计今年将建成投产6万吨/年高纯石英砂项目。4月21日,公司宣布,半导体石英材料系列项目(三期)项目拟发行不超过15亿元的可转债募集资金。据悉,项目总投资32亿元,年产6万吨高纯石英砂、15万吨半导体高纯石英砂、5800吨半导体石英制品的生产能力将形成。
海外巨头尤尼明还发布了扩大高纯石英砂产能的计划,计划在2023年至2025年投资2亿美元,将高纯石英砂产能扩大到2022年的两倍。
石英坩埚行业的供应短缺能否缓解上游原材料龙头的大规模扩张?相关企业的高利润可能不复存在吗?
在这方面,一些高级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石英坩埚是光伏和半导体行业的消耗品。目前,制造商正在赚取行业繁荣带来的超额利润。即使随后的市场繁荣恢复正常,制造商也可以赚取刚性需求带来的正常利润。
产业协调:上下游“抱团”发力
石英砂和石英坩埚价格的剧烈波动也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紧密联盟。
国内石英坩埚产业的一个特点是产业链上下游的高度协调。目前,龙基绿能、TCL中环、双良节能等光伏龙头石英坩埚企业有自己的配套设施,而下游硅片行业呈现龙基绿能和TCL中环双龙头模式。这也导致了少数石英坩埚企业分享下游产能扩张的红利。
为什么石英坩埚的客户障碍如此之高?业内人士解释说:“一旦石英坩埚在实际使用中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晶体故障、废料,甚至硅泄漏和火灾。试错成本相对较高,下游大型企业不会轻易更换稳定的供应商。”
借助光伏巨头发展的东风,石英坩埚产业有望做大做强。近日,晶盛机电发布公告称,计划将控股子公司美晶新材料分拆上市。据了解,美晶新材料是晶盛机电石英坩埚业务的主要对象。在半导体领域,美晶新材料取代了半导体坩埚,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领先地位。同时,公司的石英坩埚已出口到韩国等地;在光伏领域,公司目前是TCL中环的供应商之一。此外,天一上佳5月4日宣布,将投资2.7亿元扩大石英坩埚业务。
行业趋势:向“高大长”方向演进
从行业技术趋势来看,硅片的大规模发展进程迫使石英坩埚企业不断迭代技术。
据业内人士介绍,在过去两年的产业链下游,无论是半导体还是太阳能领域,大尺寸都是硅片未来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占下游需求80%的光伏领域。光伏电池正在向N型、大尺寸、薄片化方向发展,这也要求石英坩埚技术向“高纯度、大尺寸、长寿命”方向发展。
欧晶科技董事会秘书余宏宇表示:“公司成立时,主流产品为16英寸至22英寸。现在主流尺寸已经发展到36英寸。”,“这也增加了技术壁垒。”
2019年,中环股份直接推出了“夸父”系列大型硅片(210mm),将整个单晶硅片产业链的技术要求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给了行业领先技术的石英坩埚企业新的机遇。
“目前,能够生产高质量、大尺寸石英坩埚的企业仍然很少。”余宏宇自豪地表示,公司是国内大型石英坩埚生产能力制造商之一,已完成40英寸太阳能石英坩埚和32英寸半导体石英坩埚研发,具有大规模生产能力,同时通过持续研发投资,为未来下游大型硅片提供技术支持和储备。
据报道,近年来,我国石英产品行业的技术进步相对明显,特别是石英坩埚技术水平与国外企业产品的差距逐渐缩小,在坩埚尺寸、纯度、拉晶时间、拉晶次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此外,国内石英坩埚也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
记者还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光伏石英坩埚领域,中国企业以价格优势占据了绝大多数市场份额;在半导体石英坩埚领域,石英坩埚制造业作为一种重要的配套原材料,发展迅速,产品逐渐实现进口替代。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优质石英坩埚对硅片企业的产品质量影响很大,大型石英坩埚领先企业可能具有一定的产品溢价能力。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