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礼文
5月16日,交通大学昂立宣布,公司收到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中兴华”)《关于辞去上海交通大学昂立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年报审计工作的函》。年度报告编制的年度审计机构将在上任仅4个月后辞职。面对这一异常现象,上海证券交易所连夜向交通大学昂立发出监管工作函,要求公司说明年度审计机构的依据及其专业能力。
由于最新的年度报告“双重合同”,交通大学昂立股票自5月4日起停牌。停牌前,公司股价连续两次下跌,股价跌至2.49元,创近两年新低,最新市值不足20亿元。同时,5月9日,该公司因未按时披露年度报告而被中国证监会调查。
业内人士认为,全面注册制度实施后,监管部门更加关注上市公司的可持续经营能力,要求公司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一般来说,未能按时发布年度报告的上市公司往往面临管理不善、内部治理混乱等重大问题。
上任4个月后辞职
年审机构的能力被“折磨”
公开资料显示,交大昂立成立于1997年,被称为“保健品第一股” 2001年上市,主要从事食品保健食品原料及终端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老年医疗机构的经营管理。
根据回顾公告,4月27日,交通大学昂立向中兴华发出终止相关业务协议的通知,终止与其签订的业务合作合同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业务协议。
交通大学还表示,为了尽快披露2022年年报和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一直在与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沟通,包括但不限于中兴通讯,希望尽快推进审计工作。
半个月后,交通大学昂于5月12日收到了中兴华的辞职信。中兴华表示,承认上述业务合作的相关合同已终止,并向公司提出辞职。
关于后续安排,交通大学昂利表示,公司将尽快与其他会计师事务所沟通,尽快履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流程的变更,尽快安排新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工作。
同日晚,上海证券交易所向交通大学昂立发出的《监管工作函》显示,截至目前,公司尚未披露上述事项的董事会决议,也未履行股东大会的审议程序。
因此,上海证券交易所要求交通大学根据有关规定,补充披露决策程序、实际履行情况及其合规性。要求公司所有董事逐一发表意见,并要求律师就此事发表专项意见。
同时,上海证券交易所要求交通大学结合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资格、人员信息、业务规模、投资者保护能力、独立性和诚信信息,充分论证,并履行必要的审查程序,尽快依法选择审计机构。
“事实上,上市公司未经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决议终止会计师事务所显然不符合公司章程,也违反了公司法的有关规定。”一家上市公司的秘书长告诉记者。
年报“爽约”“爽约”
退市风险“警报”拉响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该公司无法及时披露年度报告,导致自己被调查并面临退市风险。这一系列问题可能与公司管理层的过度干预有关。”。
据披露,自2021年9月起,现任公司实际控制人吉林多次通过其控制的上海韵简、上海饰杰、丽水农帮、丽水新城等公司转让上市公司股权。直到2022年8月,上海韵简和一致行动人持有交通大学昂立26.17%的股权,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吉林成为实际控制人。
记者注意到,上市20多年的交通大学昂立,之前更换年审机构的频率并不高。2021年6月,在公司聘请大信会计师事务所担任年审机构之前,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提供了20年的财务报告审计服务。
今年1月,在年度报告编制的关键时期,交通大学安利主动解雇大新会计师事务所,并改聘2022年中兴华为财务报告审计机构和内部控制审计机构。交通大学安利表示,为了确保公司2022年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经过综合考虑,公司改变了年度审计机构。
但事实是,尽管上市公司紧急变更了年度审查机构,但投资者不仅没有等待最新的业绩报告,而且还“等待”了“立案通知”。
5月12日晚,交通大学昂立宣布,该公司已收到中国证监会发布的《立案通知书》。中国证监会已于5月9日决定对该公司立案,因为它没有按时披露年度报告,涉嫌非法披露信息。
半个多月前,上市公司还上演了一场一次性推翻六年年报的“闹剧”,引起了监管机构的关注。
4月26日晚,交通大学昂立宣布,由于在年度报告审计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涉及早期会计错误纠正的事项,这些事项对年度报告数据识别产生了重大影响。公司还需要重新编制2016-2021年的年度报告,预计2022年年度报告和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将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3年4月30日)。
两份财务报告的“难产”不仅导致公司被立案调查,还可能将公司推向退市边缘。根据规定,如果公司在停牌后2个月内仍无法披露2022年年度报告和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将实施退市风险警告。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