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能产生什么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施效果如何,怎么科学量化评价,是广大制造业企业特别关心的问题,也直接影响企业投资智能制造的积极性。2024年3月30日,在重庆召开的制造业智能化解决方案创新大会上发布了《智能制造效能通用评测方法》团体标准(标准编号:T/CAMS 182-2024)并进行了解读。
中国机械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秘书长王世刚发布标准
仪综所副总工程师王春喜博士解读标准
该标准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指导下,由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简称仪综所)牵头,联合国内外产学研用30余家单位共同制定,经过了广泛的国内外行业调研、会议讨论、意见征询、标准验证,由中国机械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于2024年3月正式批准发布。标准规定了智能制造效能的评测指标体系和评测方法,全面覆盖产品的设计、制造、物流、销售等全生命周期,并与企业的战略、运营、管理等环节密切相关,通过设计类、生产类、质量类、物流类、管理类、综合类等六类指标实现了智能制造效能量化评测。
团体标准封面及目次内容
目前,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4)正以此团体标准为基础,组织优势单位按相关程序制定国家标准。此前,2023年11月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IEC/SyC SM(国际电工委员会智能制造系统委员会)全会期间,由中国提出的“智能制造效能评测”国际标准提案得到了各国专家的积极响应,会议决定成立智能制造关键效能特别工作组AHG9,由中国牵头开展智能制造效能评测国际标准制定并担任工作组召集人,计划于2024年底形成国际标准投票文件。
智能制造效能评测标准工作组将加快推进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研制,并同步开展标准宣贯、检测认证、推广应用等相关活动,指导企业在智能制造规划过程中对于将产生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测,以及在智能制造实施后对于已经实现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测,推动智能制造新模式及新业态的发展。
国际标准工作组会议及系统截图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