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航列表:
华为增资405亿元,对其产生哪些影响?
近日,华为公司正式宣布了一笔405亿元的增资计划。据悉,此次增资将用于提升华为的智能系统、IT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创新研发和投资。那么,这笔增资计划将对华为的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力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呢?
一、提升研发实力
首先,增资计划将为华为提供更为雄厚的资金支持,从而使其在技术创新研发方面更具有竞争优势。随着大数据时代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华为的智能系统和IT基础设施等领域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华为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以加强其在技术创新和应用上的优势,确保其领先地位。
二、扩大市场份额
此次增资计划的推出,也将有助于华为进一步扩大其在市场上的份额。据悉,华为已经在5G领域和智能手机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这次增资计划将能够进一步优化其产品和服务,提升整体竞争力,占据更多市场份额。
三、推动行业发展
此外,华为的发展也将会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和发展。毫无疑问,华为作为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供应商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力不可忽视。因此,华为的发展将会带动整个行业的进步和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行业生态环境。
四、积极响应国家政策
最后,华为此次增资计划还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在中国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推动下,各大企业都已经积极响应,通过投入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来推动行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华为作为国内通讯设备业龙头企业,对于响应和实施国家政策拥有更强的责任感,此次增资计划更能表现其积极的态度与责任心。
综上所述,华为此次增资计划的推出,将对其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力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将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和发展,更加贴近国家政策方向,为中国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和成长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华为总资产多少亿
1. 华为总资产多少亿?
华为是一家中国跨国科技公司,总部位于中国深圳。自成立以来,华为一直是全球领先的通信技术提供商,并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之一。随着华为不断发展壮大,人们开始关注它的总资产。那么,华为的总资产到底有多少亿呢?
2. 华为的总资产情况
华为的财务数据对外公布的时间不断地推迟,如今网上大多数关于华为总资产的数据均为非正式数据。根据多家财经机构的分析和报道,截至2021年3月,华为的总资产约为1.53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约合2233.45亿美元。
3. 华为总资产的组成
华为的总资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厂房、设备、技术装备等。
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其他流动资产等。
非流动资产:包括长期债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不动产投资、其他非流动资产等。
4. 华为总资产增长趋势
近年来,华为的总资产在持续增长。从2016年至2019年,华为总资产年均增长率达到25.82%,而到2020年,华为的总资产规模已经接近1.5万亿元人民币。同时,华为在研发投入上的不断加大,也为公司未来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5. 华为总资产的国内排名
以2020年的数据为例,华为的总资产规模已经位居中国大陆内第25名,排名领先的几家企业依次为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移动。尽管华为排名不是很靠前,但在电信设备制造商领域,它是全球排名第一的。
6. 华为总资产与业务发展的关系
华为的资产规模与其业务发展紧密相连。随着华为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和深耕各个细分领域,其总资产也在不断增加。同时,华为为了确保业务的可持续发展,也在不断加大对研发、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投入,并重视发展与合作伙伴之间的紧密联系。
7. 华为总资产对于公司发展的意义
对于华为而言,其巨大的总资产规模为公司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优势。首先,它为公司提供了更加雄厚的资本基础,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保障。其次,华为总资产的增加也表明了公司的业务规模和实力不断提升,进一步巩固了华为在通信设备领域的领先地位。
8. 总结
华为是一家大型的国际科技公司,其总资产规模在不断增加。尽管目前华为总资产的官方数据尚未出现,但多家机构的预估数据均表明了华为总资产已经超过2000亿美元,并在未来会继续增长。华为总资产的增加,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华为被捧上神坛,一个做通讯设备的厂商到底具备怎么样的实力?
你口中的神坛是华为公司几十年如一日,用真金白银拼科研、拼创新、拼技术、拼人才……拼出来的,直至今日,华为的技术已经让美国若坐针毡,甚至动用其国家力量全方位以安全为理由,在全世界围堵华为,真正的中国人应当华为的崛起而深感自豪……随着越来越多像北斗、华为5G、高德红外等这些中国智造的涌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早日实现!
就是挺华为!买东西,只要华为有,就不买别人家的,如果美国打压的狠,我愿意给华为捐款,略尽绵薄之力。中华大地上,一脉相承,朴实的华夏儿女,懂得什么叫血脉亲情,自家兄弟间也许有小摩擦,但是,上阵亲兄弟,打仗父子兵,会和华为一起,和美国战斗,华为儿女是战士,是为国争光,敢于挑战霸权和欺凌,咱小老百姓一个,做不了啥贡献,只能支持!再支持!虽然,现在涌出一批汉奸,骂华为,背后给华为捅刀,不过,中国人,是打不倒的,岂是尔等宵小之辈,上蹿下跳,就能动摇的,古往今来,汉奸的下场,都懂得。
网上有很多吹华为的,也有很多黑华为的。说句实话,又有几个能说到点子上?
华为真正的技术实力,远比网上那些瞎吹的所谓的kol要牛的多。它所掌握的核心技术已经动摇了美国作为一个 科技 大国的根基。
美国不惜一切代价对华为进行全球狙击,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知道,华为的实力。
如果把中国比做一把砍向美国的大刀,华为就是那经过千锤百炼、光芒四射的刀刃。
不是被捧上神坛
而是华为通过艰苦卓绝
锐以进取
开拓创新
不懈努力
才荣登神坛
快速发展时
依然不断自省
享誉全球时
依然居安思危
早谋备胎
手中有粮
心中不慌
美国使坏打压
撼动不了华为
业界大佬的地位
沉着
淡定
拼弃娇傲自满
一心一意谋发展
永不止步
故,华为不想登上神坛也难
#凌远长著#
把华为架上神坛的不是中国,是美国。
华为的强横由来已久,并不是一个两个海军就能够吹出来的。要明白华为为什么这么强,你还要看华为一路打上神坛都遇到了哪些对手!
1987年,思科正式成立,思科一开始立足的产业,就是20世纪最赚钱的产业:通信产业。
20世纪,计算机刚发明不久,伴随着万维网以及个人电脑,缓慢的普及,通信成为最赚钱的产业。
2000年,思科年营收121.5亿美元,估值达到了5000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
在这之前思科都是所向无敌,瞭望全球,没有一个对手。
但是2002年,美国亚特兰大举行通讯产品展,华为公司携高、中、低端全线产品参加了展会。华为的产品是思科的20%-50%。这么低廉的价格一下子吸引到,当时思科的CEO的注意。
在亚特兰大通信展后,华为顺利进入美国,虽然市场份额很小,但是增长率非常快。
2002年,华为和思科首次PK在巴西数据招标会中,华为凭借优势的性能和价格,获得了400万美元的订单。思科被排除在外,当时的思科CEO钱伯斯,非常生气,第二天就将参与巴西的招标经理,非开除了。
随后钱伯斯不再淡定,他在思科内部成立了 “BEAT华为”(打击华为)工作小组, 并在内网上设立专门主页,供其全球员工讨论如何打击华为。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专利+舆论战,针对华为开启了。
2003年,1月24日(年二十九),思科在德克萨斯州联邦法院对华为提起专利诉讼,诉讼内容长达77页。思科全球的各个分部,新闻发言人,都一致对外说华为,产品不安全,侵犯专利,不要购买华为产品。
这是第一次华为迎来至暗时刻。一上来就是全球最大的企业的打压。
2003年10月1日,双方律师对源代码的比对工作结束,结论是:华为的产品是“ 健康 ”的。
这一轮华为险胜,但是很明显,在全球市场斗争经验并不是非常充分的华为,第一次感觉到了压力巨大。
在面对着思科不断地打压,华为人都非常艰难。这种商业的竞争,同技术攻关有明显的不同。技术攻关可以按照理论来不断验证,技术发展是有轨迹,必然能迎来突破。
但是商业竞争,出其不意的招数太多。
2003年,华为找到摩托罗拉, 最同摩托罗拉谈妥了75亿美元 ,整体卖给摩托罗拉。
要知道2002年,华为的营收已经有220亿人民币。
20年前的华为,这个体量,你觉得不强吗?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现实没有让任正非套现出局。摩托罗拉毁约不买华为了。任正非只能鼓起勇气,自己带着华为人,在此启程征战。
这一次将更加艰苦!
2003年,华为开始进军销售端业务,首先做的是小灵通。
2004年,华为成立 了“海思半导体” 开始做半导体芯片。当时的情况并不是什么高瞻远瞩的生意,只是生产小灵通以及路由器中的芯片设备。但是这种无心插柳的动作,为后来的第二场战争,带来了转机。
2005年,华为获得了手机生产资质,但这个时候华为生产的小灵通,并不是对个人使用的。而是给运营商提供定制机型。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各家业务都一片哀嚎。中国工信部紧急颁发了3G牌照。中国迎来了3G的大发展。
华为手机业务在这之前,一直都是不温不火,甚至一度想砍掉手机业务。但是金融危机来了之后,华为已经不能缺失任何一个商业机会。
2009年,随着iOS和安卓系统的争斗,华为也开始步入安卓阵营。
2010年,华为发布了新款安卓智能机C8500,首次尝到了百万台销售量的甜头。
2011年,华为意识到,必须要向消费者转型做手机,不能再做定制款手机。
2011年,任欧洲区总裁的余承东被召回,开始领导消费电子业务板块。
2011年,华为推出明星产品远见U8850。
2013年,开始华为开始了P系列,以及报端Mate系列,双旗舰战略。开始向高端发展。
这个时候,仍然还有“中华酷联”的山寨阵营,仍然无法同苹果和三星相抗衡。
但积累就在2017年得到质变的结果。
2017年华为超越三星成为中国手机第一大出货厂商。世界第三大生产商。
2013年,华为销售收入首次超越爱立信。成为全球第二大大通信设备厂商。排名第一的还是思科。
2014年华为研发投入约395-405亿人民币(65-66亿美元),比2013年的307亿人民币增长约28%,高于收入增长;2004-2014年,10年中,华为研发投入累计达到1880亿元。这是靠硬实力打到第一通信厂商。
2014年,华为员工16万人。(2020年的今天,阿里巴巴的员工也仅有11万人)
5G标准制定中,华为贡献了不少努力,拥有大量专利在手的华为,在5G领域在此取得全球领先的地位。
到这里你还觉得华为是虚胖吗?
2018年,中美贸易战开始,中兴最先被美国断供芯片,中兴直接被制裁,赔偿10亿美元,并且美国还要派督导组,督导中兴业务的合规性。
这就相当于,一个中国国企,要听美国的话。是不是很意外?
这个时期,华为并不是刺头,只是华为在商业市场中过于强势,直接被美国定点瞄准,狙击了。
基本上“实体清单”都是美国定点狙击中国的高 科技 企业的名单。
华为不单单付出了,芯片断供,欧洲市场GMS停止服务,谷歌,facebook等30多家企业成立联盟,针对华为。
还面临着人身的攻击,任正非女儿,孟晚舟在加拿大机场“被非法扣押”,至今已经扣押了近2年了。
华为所有的业务,其实都在围绕着通信业务发展。
在通信业务之外,华为开拓的消费业务,以及公有云业务,本质上属于企业类的增值服务。
例如:数据库,工业互联网等业务。
智慧城市,智能安防业务,属于通信+信息化的一种增值方案拓展。这本质上没有什么太多的跨度。
华为还有一些例如光伏逆变器,这部分其实才真的是早年华为,在通信业务之外,完全独立的一些部门。
华为将电气自动化部门,卖给艾默生后,仍然保留了光伏相关业务。
华为出来的在中国自动化行业,混迹的大佬级别的企业,已经有很多了。尽管跟华为并没有太多的资金联系,但是向来人事上面的联系肯定是有的。
给你看看都有哪些企业。
1、汇川技术(300124)
2、麦格米特(002851)
3、蓝海华腾(300484)
4、英维克(002837)
5、英威腾(002334)
6、鼎汉技术、中恒电气、英飞特、禾望电气、盛弘股份、欣锐 科技 、上能电气等
总体来说,华为确实在神坛上。
近几年华为在大众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美国大力的“宣传”,现在很少有人还不知道华为这家公司。 毫不夸张的说,华为是我国最有实力的 科技 公司,更是我国 科技 企业的担当。 但是“被捧上神坛”这种说法还是有点夸张的,可能题主想要表达华为在大多数人心目中的地位吧!!
华为到底有多牛?下面我就为大家进行一个详细的分析。
很多人只知道华为手机, 但殊不知手机业务只是华为的一个副业,通信才是华为的主业。 华为可以没有手机业务,但是绝不能没有通信业务,手机等终端业务只是华为转换技术赚钱的部门。
华为占据了最多的5G标准必要专利,目前华为生产的5G基站已经没有一个美国的零件, 美国的芯片是非常发达,可以做到没有一个美国零件实在不容易。即使在美国不断打压下,华为也已经拿下了90多份5G商业合同,位居世界第一位。 华为为全球30多亿人提供网络服务,只要我们打电话、上网、发短信几乎都会使用到华为建设的基站。
并且华为是全球唯一一家可以实现5G端到端的公司,华为不仅制造5G基站,也制定5G标准,还可以制造5G手机处理器,更可以制造5G手机,真的是5G“一条龙”服务。
相对于三星与苹果来说,华为手机算是起步比较晚的,但是发展还是非常快的, 在2019年华为手机的销量超过了苹果,位居全球第二,与三星的差距也越来越小了。 华为手机的成功离不开华为科研的投入,华为是国产手机品牌当中唯一有自研处理器的手机品牌,像小米、vivo、oppo都没有自己的处理器,只能使用别人的处理器。
华为不仅仅有自己的处理器,像华为手机当中的WiFi蓝牙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充电管理芯片、视频编解码芯片、射频信号芯片等都是华为自研的。 虽说华为还没有实现整部手机所有的芯片都是自研的,但是在国产手机当中,华为手机的自研率绝对是最高的,并且甩开其他手机品牌一大截。
在WiFi6领域,华为拥有很多的专利
在安防监控领域,市面超过70%的监控都在使用华为海思的芯片
在电视领域,市面上超过一半的电视都在使用华为海思的芯片
华为取得如此多的成就,并非偶然。华为是一家非常注重研发投入的公司,在2019年华为的研发投入达到了1317亿,近十年华为研发投入累计超过6000亿元,6000亿元大多数公司十年的营收都没有这么多。
华为并不是被捧上神坛的,而是华为员工几十年努力奋斗,辛勤劳动所取得的成果。华为有自己的企业文化,这是企业发展的精随。华为的员工之所以能够爱华为原因是全员持股,华为的股票是不对外出售的,由华为企业员工所有,这样做的好处是股票不受外来因素干扰同时也有效防止外来资本控制华为的可能。正是因为这一点美国才拼命打压华为,忘图整垮华为的目的。如今华为己经发展成为中国民族企业的灵魂,为中国民族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要强大,经济要发展,军队要建设,国防要巩固,没有国营企业不行!同样没有民族企业也不行!华为就是民族企业的样板。
华为,全称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囊括通讯技术和设备、芯片、网络工程等。其中华为芯片和5G技术成了给美国抽梯子的角色,所以美国人拼命也要整死华为。
华为到底有多大的实力,这个我还真不知道,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它绝对不是一个普通的通讯设备供应商和手机制造商这么简单!不然,美国政府也不会以举国之力对它进行围追堵截,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了!
作为一个理性的中国人,我们都清楚的知道,不管华如何强大,它都不是神,又何来神坛之说?那些神化华为的人和抹黑华为的人,都一样的居心叵测!
中美之间的搏弈由来已久,但从来没有达到现在这样的高度,在这场世纪之战中,华为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企业,不由自主的被特朗普政府推到了这场战争的主阵地上,同时也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这不是华为的错,是特朗普这帮强盗给逼的!
所以,不管“神坛”也好,“情怀”也罢;不管强盗主子也好,强盗奴才也罢,这场战争我们一定会胜利!
应邀回答本行业问题。
现在有关于华为的消息,在媒体、自媒体上铺天盖地的,的确华为是“被捧上神坛"的,其实华为乐于"闷声发大财"。而华为之所以现在开始进入大规模的进入很多领域,其实也是为了"开源",现在通信制造业利润被中兴和华为搞的很低,华为发展这些领域,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给自己的主业输血。
华为成立于1987年,开始是销售交换机,后来开始自研交换机。
华为的起家的产品是程控交换机C&C08。
不过说实话,如果不是当时主流的设备商看不上农村市场,华为也就没有今天了。华为之所以可以发展到今天的阶段,其实最应该感谢的是"村村通"计划。
华为的设备,包括程控交换机、ADSL、基站等设备,最初都是使用的农村包围城市的办法占据的市场。
华为开始的优势是研发肯加班,市场天天泡运营商,一线工程师肯泡现场。4G时代之前的华为设备,基本上开始的前5年,都属于二三流的产品,这个估计做过华为设备的哥们应该还有记忆。
华为从开始的弱小,一步步的走到今天,是非常的不容易的,可以明确的说,华为的今天,是加班加出来的。
现在华为的设备,就运营商使用的设备这块,基本上都是属于国际的第一梯队了。全球的通信设备制造商,也就基本上剩下四大巨头了,分别是华为、诺基亚、爱立信、中兴通讯,数通领域还有一个思科。
不过其实就在5G来临之前,华为也基本不为人所知。华为虽然在运营商那里卖了不少的设备,但是大部分设备都在机房里,而很多人也就是觉得华为是卖手机的。
5G时代来临,也就是因为自媒体太发达了,而且还有"联想投票"、"中兴事件"、"华为被美国制裁"等一系列的事件集中在一起,才让国人知道了原来华为这么厉害。
华为其实不需要被神话,也不希望被神话,对于华为来说,可以卖给运营商更多的设备才是真的,而被渲染成了民族企业,其实对于华为的海外销售是有负面的影响的。这里不仅仅是运营商设备,终端设备也是如此。
通信制造业原本是一个暴利行业,在中国的通信制造业企业崛起之前是这样的。华为、中兴通讯要进入这个市场,本身的设备性能开始还不好,所以就开始打价格战。
当时业内投标,如果华为、中兴通讯参与的话,最少要价格便宜30%,甚至还要更多。
打啊打,就把整个通信制造业的利润给打下来了,现在看看诺基亚、爱立信混的多惨,经常性的亏损,盈利利润也没有多少。
通信制造业的利润下来了,也回不去了。通信业还是一个重研发的行业,华为还需要保持研发的投入,也就必须发展副业赚点儿钱了。华为内部其实一直都是有"主航道"的说法的,现在很多的消费者业务其实华为之所以要发展,就是给主业的设备制造这块输血。以前是运营商业务养消费者业务,现在消费者业务开始反哺主业了。
华为的很多产品,本身都是通信业里的终端。其实就通信业本身而言,很多地方都是相通的,技术原理研发明白了,也可以应用到终端上,这里华为是有一定的先天优势的。
比较有意思的是华为也搞太阳能,看起来和主业没有联系。但是实际上它是因为在非洲做基站的市场,电力不稳定,逼的华为不得不自己做,做来做去还做成了全球第一,这是最神奇的。
总而言之,就华为本身而言,那些很多的副业,都是围绕着主业运营商业务在扩展的,华为坚持以运营商业务为中心,其实也一直没有什么变化。至于华为的发展,这里很多都是因为华为投入了资金进行研发的产物,现在也被华为一直坚持着。
华为股权结构
1.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由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100%控股; 2.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由两个股东组成:任正非占股比例为1.01%,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占股权比例为98.99%。
拓展资料:
一、华为公司董事会决定,将华为新技术公司工会持有的11.85%的股权并入到华为公司工会,任正非独立股东的地位第一次得到确认。华为公司将任正非所持的3500万元股份单独剥离,并在工商局注册登记,他单独持有1.1%的股份,其余股份全部由华为公司工会持有。这种由任正非与华为公司工会并立的结构一直延续至今天。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股东再变更为华为控股和任正非,任正非持股1%。此后至今,历次增资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控股、华为工会、任正非繁复的股权关系比例小有调整,但框架未再有大的变更。
二华为全员持股中还有个特殊性,就是华为员工的资金来源为商业银行贷款。商业银行之所有愿意给华为员工贷款,无疑是看中了华为企业的优良商业信用,并对其远期发展的看好;也是一种寻求给华为企业长期合作的方式。而这,只有一个基本核心,就是华为企业本身的对商业资本的吸引力。
三、市面上绝大多数企业在做股权激励时,一般都是从虚拟股在职分红开始入手,让员工一开始不用掏大量的资金进来就可以通过自己对公司的贡献来分取相应的股份分红,经过一定周期让员工看到对公司的发展,并且自身也已经分取到公司发展带来的好处,公司再逐步进行有考核的135渐进式注册股激励,当然注册股激励就需要真金白银的掏钱才能享有了。一般来自于员工的自筹资金,特别是对于初创业企业,本身贷款融资困难,而企业员工待遇也较低,自筹资金非常困难。通过贷款方式筹资来完成出资,几乎是不可能的。 不过,在某些鼓励创业的地方,开发区政府会出台政策鼓励地方商业银行给科技型企业员工,提供持股的低息或者无息贷款。
华为前三季度销售收入4458亿(稳健增长助力华为走向全球化)
华为前三季度销售收入4458亿(稳健增长助力华为走向全球化)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行业也在迅速壮大。作为中国科技行业的代表企业之一,华为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焦点。而在今年的前三季度,华为的销售收入更是达到了4458亿,这不仅是华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中国科技行业的重要标志。
华为的稳健增长
华为是一家以科技为主导的企业,其产品涵盖了通信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多个领域。在过去的几年中,华为一直以来都在不断的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同时也在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技术实力。这使得华为的销售收入在不断的增长,而且增长的速度也非常稳健。
在今年的前三季度中,华为的销售收入达到了4458亿,同比增长了9.9%。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不太乐观的情况下。而且,华为的利润率也在不断的提升,这说明华为的经营状况非常健康。
华为走向全球化
华为一直以来都在不断的拓展自己的国际市场,尤其是在欧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这些地区都是华为的重要市场,而且华为在这些地区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的提升。
华为在国际市场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其稳健的增长和高品质的产品。华为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产品的质量和用户体验,这使得华为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备受欢迎。同时,华为也在不断的推出一些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需求的产品,这也为华为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助力。
华为的未来展望
随着全球科技行业的不断发展,华为也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不过,华为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自身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这使得华为在未来的发展中仍然具有很大的潜力。
华为在未来的发展中还需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技术实力和产品质量,同时也需要进一步拓展自己的国际市场。只有这样,华为才能够在全球科技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为中国科技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产芯片市场迎来“转机”?多家企业传来喜讯,华为麒麟不再孤独
前段时间,小米和摩托罗拉争夺骁龙8gen1“首发”的事闹得沸沸扬扬。由此可见,芯片依然是手机最核心的技术,掌握了芯片,才真正掌握了 科技 密码。
说到国产芯片,很多人都会摇摇头。大家都知道,目前全球都在经历着“芯片荒”,而曾经扛起了国产芯片门面的华为海思麒麟芯片,却因为对方的流氓操作,无法实现芯片生产,被彻底牵着鼻子走。
不过,近年来意识到芯片的重要性之后,行业也越来越重视国产芯片的发展,不断传来好消息,国产芯片有救了。 首先第一个喜讯,OPPO发布首颗自研芯片!
继华为、小米以及vivo之后,又一家国产手机厂商正式宣布进军芯片赛道。它就是OPPO。OPPO正式宣布下一代Find X系列将于2022年第一季度发布,它将首发OPPO自研芯片MariSilicon X开启双芯时代。
这款芯片是OPPO经过4年时间研发出来的,采用6nm工艺制程,由台积电代工,是由OPPO第一个自主设计、自主研发的影像专用NPU芯片。据了解,OPPO MariSilicon X这颗芯片拥有空前强大的AI计算能效,集成自研AI处理单元MariNeuro。AI算力最高可以达到每秒18万亿次AI计算,对比iPhone 13 Pro Max搭载的A15芯片还要更胜一筹!
虽然只是影像芯片,但看到越来越多厂商加入到自研芯片阵营当中,也是令人倍感欣慰。
第二个喜讯,又一家国产芯片公司即将上市! 近日科创板上市委公告,龙芯中 科技 术股份有限公司将首发12月17日上会,这意味着又一家国产芯片公司就要上市了。
“龙芯”是我国最早研制的高性能通用处理器系列,于2001年在中科院计算所开始研发,得到了中科院、863、973、核高基等项目大力支持,完成了十年的核心技术积累。如果龙芯上市了,那将是国产芯片企业前进的重要一步!越来越多国产芯片企业上市,就意味着以后能够用上国产芯片的机会更多了。
第三个喜讯,日本“光刻机”巨头,被中国强势收购!
日本先锋微技术,在半导体领域有着十分深厚的技术积累。它能够自主完成芯片的设计与制造,直到最后的测试,全部流程都可以自己完成,世界上能够做到这一步的企业并不多。光刻机是芯片生产中非常重要的工具,这样的光刻机巨头被中国公司收购之后,将会对国产芯片的生产有着重要的帮助。
目前,在芯片领域,中国现在也分为两步走战略,一条道路就是收购国外芯片企业,另外一条道路,就是推动国产芯片技术的进步,双管齐下,最终将助力国产芯片实现技术腾飞。
虽然国产芯片距离国外芯片技术还很远,但事实上,低端芯片才是主流,而我国在低端芯片已经有了一定的起色,渐渐把市场抢夺回来了。相信,不久的将来,国产芯片会真正崛起,华为麒麟不再孤独!
中国芯片市场份额
国产芯片正飞速发展。
中国芯片不断加速进步,去年华为发布了首款5nm麒麟9000,今年中芯国际即将在上海建设国内第一座FinFET工艺生产线。还有清华大学也在高端EUV光刻机光源取得进步。种种迹象都表明,国产芯片正飞速发展。
本文核心数据:人工智能产业链结构、人工智能企业层次分布、人工智能企业核心技术分布、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等。
人工智能产业链包括三层: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其中人工智能芯片(AI芯片)所在的基础层是人工智能产业的基础,主要包括AI芯片等硬件设施及云计算等服务平台的基础设施、数据资源,为人工智能提供数据服务和算力支撑。
“中国芯”正在崛起 企业整合并购加快
据工信部数据,2015年国内芯片设计企业只有736家,截至2020年12月份,这个数字已经暴增到了2218家。同时,在2019的“中国芯”征集中,共收到了来自125家芯片企业,累计187款芯片产品的报名材料,报名企业数量同比增长225%,征集产品数量同比增长21%。
其中企业报名“年度重大创新突破产品”21款、“优秀技术创新产品”100款、“优秀市场表现产品”47款、“优秀技术成果转化项目”19项。国产芯正在慢慢崛起。
2015年,长电科技吞并新加坡星科金朋,成为全球第三大封测厂。同时,紫光集团入股中国台湾南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硅品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此外,紫光集团旗下硬盘厂商西部数据宣布,将以约190亿美元收购存储芯片厂商SanDisk。2019年4月紫光集团收购法国智能芯片组件公司Linxens,作为法国知名的智能芯片组件制造商,Linxens主要业务集中在智能卡和电子阅读器通讯至关重要的连接器方面,另外在非接触支付、存取等应用方面有着很多的技术涉及和专利。自2019年之后,企业间的整合并购将会继续加快,催生更多有国际实力的龙头企业。
全球最大芯片企业易主,体量不敌英特尔六分之一,为何能称王?
中国芯片市场份额:半导体产业链分为上、中、下游应用三大环节;其中,中游又分为芯片设计、制造、封测三大步骤,实现“点沙成金”。
封测是芯片制造的收尾环节,负责对生产加工后的晶圆进行切割、焊线塑封,连通电路与外部器件。经过封装、测试步骤之后,一颗芯片的才算真正完成,可以被推向市场 。
目前,我国在芯片设计、制造上均有突破,但论及中外差距最小的环节,还应当是封测。中国企业占据了全球封测市场绝大多数的份额。
日前,TrendForce公布的“2021年第一季全齐前十大封测业者营收排名”,充分显示出了中国企业在封测环节的强大优势。
在榜单中,中国大陆三大封测巨头——江苏长电、通富微电、天水华天——均榜上有名,瓜分全球27%的市场份额。除安靠外,其余席位均被中国企业占领。
江苏长电
江苏长电原本是一家不起眼的内衣厂,在1972年时转型为晶体管厂。如今江苏长电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芯片封测厂。
封测行业有着明显的规模效应,只有形成规模才能在这一利润不高的行业赚到钱。为此,长电 科技 启动了多项并购,其中最为人乐道的是它收购了新加坡星科金朋,这个曾经的全球第四大封测厂。
不过,很长时间里江苏长电的业绩并不算好,毛利率过低,而且数次出现亏损。
不过从2019年开始,江苏长电的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发展愈发稳定。
通富微电
在全球市场上,通富微电占据了7%的市场份额,排名全球第六位。通富微电通过对AMD的封测厂进行收购,成功打入了AMD生产线。如今,AMD是公司的第一大客户。
2021年第一季度,通富微电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6亿元,实现扭亏为盈,盈利能力已有明显的提升。
目前,通富微电的产能饱满、订单充足,有望实现不错的业绩。
天水华天
天水华天在全球排名第七,占据56%的市场份额。在天水华天快速崛起的背后,也离不开对海外封测厂的大额收购,其将Unisem、宇芯成都等都收入南中。。
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282亿元,盈利表现令人瞩目。
写在最后
如今,在5G、智能 汽车 等的刺激下,集成电路需求量快速攀升,带动了封测行业的发展,推动了三大公司的业绩。
借助这一机遇,三大厂商有望进一步稳固自身在市场上的地位。
文/BU 审/球子
芯片业闯进一个江苏商界大佬
文| AI 财经 社 牛耕
编| 赵艳秋
上周,属于英特尔的王者时代“结束”了。
英伟达(Nvidia)市值首次超越英特尔(Intel),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芯片制造商。截止到美国时间7月10日,英伟达市值达到 257846亿美元,略高于英特尔的252050亿美元。但英伟达的市盈率约为45倍,大幅度高于英特尔的12倍,也标志着投资者对英伟达前景的乐观情绪。
不同于英特尔提供的CPU,英伟达提供的是GPU(图形处理器)。严格说,英伟达是长在英特尔生态中的,英伟达的产品需要英特尔的CPU才能工作。为什么在英特尔生态中长出的企业,市值会反超英特尔?
拖累英特尔股价的首先是英特尔最近几年在制程上的落后。芯片企业比拼的是制程,英特尔提出的摩尔定律,其实就是制程的比拼。制程越先进,芯片性能越高,功耗还越低。
在2015年发布14nm制程芯片前,英特尔的制程都领先于台积电、三星等企业。但此后,台积电、三星等为AMD代工的芯片厂开发出7nm制程,而英特尔仍停留在14nm时代,使“14nm+++”成为英特尔的一个段子。直到2020年,英特尔才规模推出10nm制程芯片。而此时,台积电和三星已经直奔5nm制程了。
在2020年3月的摩根士丹利会议上,英特尔CFO George Davis 公开承认了英特尔制造工艺落后:“英特尔目前处在10nm制程时代,直到2021年底生产出7nm节点之前,英特尔不会达到与竞争对手同等的工艺水平。”
至于落后的原因,英特尔在Architecture Day曾详细透露过:
首先英特尔在10nm制程上没有选择EUV(极紫外光刻)的技术路线,而是继续上一代的ArF DUV(深紫外光刻)。此外,英特尔在10nm制程并未按照摩尔定律把晶体管密度提高到2倍,而是更为激进地提高了27倍。不过,英特尔也表示,他们的7nm和10nm制程是并行的,并会在7nm转入EUV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台积电和三星目前提到的10nm、7nm制程,与之前制程的概念有不同,因此英特尔并不像数字代表的那样落后。按照晶体管密度,英特尔10nm制程是1008亿/平方毫米,而2019年台积电推出的7nm+、2020年三星推出的7nm制程才超过1亿/平方毫米,因此一般认为,英特尔10nm制程与台积电和三星的7nm+同代。
对于英特尔的制程问题,高盛分析师Toshiya Hari很早就表示:“我们看到英特尔在10nm工艺上遇到难题,可能会影响其市场份额。”截至2019年Q4,根据市场调研机构Mercury Research的数据,在X86架构CPU市场上,英特尔仍占有844%份额,AMD为155%,两者相差54倍,但相比一年前的7倍已缩小了很多差距。
一位接近英伟达和英特尔的人士对AI 财经 社分析,实际上,英伟达的营收相比英特尔还是小很多,只有英特尔的七分之一略多一点。但是AI、自动驾驶等概念,推动他的市值高涨。而据《巴伦周刊》报道,英伟达被看好的重要原因是:分析师预计,从2020年Q2开始,英伟达的数据中心业务将超过消费显卡业务,全年预计数据中心业务销售额为65亿美元,而消费显卡业务销售额为61亿美元。此外,分析师认为,英伟达的数据中心业务会持续超过英特尔。
在刚过去的2020年Q1,英伟达的数据中心业务实现了114亿美元收入新高,同比增长80%,远高于 游戏 业务的27%。这一方面源自英伟达去年收购的数据中心服务商Mellanox,另一方面来自英伟达新推出的Ampere架构GPU。英伟达CEO 黄仁勋表示:“英伟达可以推动当今时代最强大的技术力量——云计算和AI。”
与英特尔在CPU的地位相似,英伟达首先命名了GPU这个品类,并占到全部消费市场份额的73%。在AI时代,英伟达推出以GPU以及CUDA平台组成的生态,将 游戏 时代的优势延续到企业服务,用于企业的AI训练和推理需求,并占到图像、视频、语音和搜索用例的75%。
对于英伟达在AI市场的攻城掠地,英特尔并非无动于衷。在2019年12月,英特尔CEO Bob Swan表示:他已经没有兴趣再去追求CPU方面的市场份额了。“专注90%的CPU市场份额是英特尔错失转型机会的一个原因,它使英特尔自满,并错过了重要机会。”
英特尔新的目标是,“在全硅(All-Silicon)市场占据30%市场份额”,这包括开发Nervana神经网络处理器和Xe高性能GPU,后者是英特尔即将推出的独立显卡。此外,英特尔还希望用one API架构打通CPU、GPU和FPGA等多种AI硬件架构,这些是AI时代不可或缺的芯片。
在企业服务市场,除了GPU龙头英伟达以外,英特尔旧时的盟友——云服务商亚马逊、谷歌、微软等也在争相开发自己的AI芯片,如谷歌的TPU、亚马逊的AWS Inferentia等。英特尔还能否守住自己的芯片老大地位,在AI时代充满挑战。
江苏商界大佬蒋学明又一次完成了自己的转身,这次是 科技 属性极硬的芯片行业。
存储芯片企业东芯股份12月10日成功登陆科创板,实控人蒋学明、蒋雨舟父女持有3747%的公司表决权。截至12月31日收盘,东芯股份的总市值为19981亿元。
不过,蒋学明拥有的生意远不止于此。
除东芯公司实控人、董事长的身份之外,这位出生于1961年、刚满60岁的企业家还同时拥有纺织富商、公路大王、石油大亨等多重身份。在上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蒋学明曾登顶江苏省首富。
蒋学明极擅资本腾挪,东芯股份能快速上市离不开他的一番操作。
但在强调技术硬实力、自研积累的芯片行业,资本的腾挪能够助力一时,但若想长足的发展,所需要的东西远不止如此。
东芯股份成立于2014年,在科创板上市的一众芯片公司中尚属“年轻”。
比较起来,中芯国际成立于2000年,中微公司成立于2004年,与东芯同属于存储芯片企业的普冉则成立于2012年。
对这家年仅“7岁”的公司,蒋学明寄予厚望。东芯上市当天蒋学明接受采访称: “我想在2025,(公司实现)每年30P%的增长,从公司的市值,希望往500亿、1000亿市值的公司(发展)。”
成立于2005年的国产存储芯片设计龙头兆易创新,目前的市值也不过在1100余亿。2021年上半年,兆易创新营收为约3641亿元,是东芯股份的约8倍(兆易创新大部分营收来自存储芯片,还有部分来自于微控制器、传感器等产品)。
面对悬殊的营收差距,蒋学明一番豪言背后的底气,是东芯股份亮眼的成长速度。
尽管营收规模较小, 目前东芯股份的终端用户不乏三星、歌尔声学等业界“大牌”,第一大供应商则为芯片制造龙头中芯国际。
目前,存储芯片市场主流产品为NAND Flash、DRAM、NOR Flash,据IC Insights统计,2020年三类产品占据了98%的市场份额。而东芯股份是国内少有的可以同时提供三类产品解决方案的存储芯片企业。
相比之下,业界龙头兆易创新在2020年开始销售DRAM产品,2021年6月才推出首款自有品牌DRAM。而根据东芯股份招股书,在2018年甚至更早之前,其DRAM产品已经形成营收。
东芯股份飞速成长背后的秘密,是蒋学明高超的行业整合能力: 2015年6月,东芯股份完成了对韩国芯片企业Fidelix的收购,蒋学明随之成为了Fidelix的董事。
Fidelix成立于1990年,1997年在韩国科斯达克市场完成上市,主要从事DRAM、MCP、NAND Flash、NOR Flash等存储芯片的研发和销售。Fidelix在韩国具有一定知名度,客户包括三星等知名品牌。
东芯股份在招股书中宣称,公司自2014年11月26日成立后一直处于产品研发过程,但在收购Fidelix之后仅4个月,就“正式流片了国内第一颗1Gb SLC SPI NAND Flash”。
不过上市后蒋学明强调:“尽管有并购,但东芯的第一个产品、第一个客户,都是自己从零开发出来的。”
对于东芯股份与Fidelix之间的关系,蒋学明并不讳言。据国际在线对蒋学明的一篇采访报道,东芯股份收购Fidelix的意义在于 “让中国在整个芯片设计研发领域能够迅速的培养人才,而在国内研发的知识产权也都属于中国。”
收购Fidelix的好处显而易见:东芯以“倍速”搭建了产品和客户体系,还在一级市场收获了青睐。
2020年5月,华为旗下投资基金哈勃 科技 入股东芯股份,持股比例为4%。
2020全年东芯股份第一大客户为“客户A”。招股书提到:哈勃 科技 与成立于1987年的客户A存在关联关系,而华为正是成立于1987年。
通过收购,一家芯片公司在7年间被快速“催熟”,期间还导入了疑为华为的优质客户。
经验老道的蒋学明确实让东芯驶入了成长的快车道。
在成立东芯之前,蒋学明已在资本市场纵横多年。
蒋学明是江苏吴江人,上世纪80年代曾担任吴江色织厂厂长,随后在乡镇企业转制为民营企业的 历史 大潮中,蒋学明顺应潮流,将企业改制为吴江东方制衣集团,由此赚到了第一桶金。
除了老本行纺织业,蒋学明还进行过收购公路运营权等尝试。
比如1996年通过中外合作的方式投资318国道江苏吴江段,2003年收购合巢高速公路经营权等,当时由此得名“公路大王”。
通过经营纺织企业或高速公路,蒋学明在财富“滚雪球”的同时,也在谋划更宏大的投资版图。
1994年,蒋学明开始担任上海东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随后,蒋学明先后成立了江苏东方国际、东方控股、东方恒信等企业作为自己的投资主体。
东方控股曾被称为“江苏最大的民营企业集团”,目前蒋学明仍担任董事长的东方恒信已成长为一家多领域投资控股集团,投资范围涵盖房地产、化纤、矿业开采、电子商务等行业。
蒋学明最为外界所称道的几大主要投资,分布于矿业开采、纺织领域。尤其是他1999 2004年对泰山石油“两进两出”,让老股民尤其记忆深刻。
1999年,泰山石油3元多价位时,蒋学明逢低大举买进。到2000年,蒋学明在每股获利六、七元后选择落袋为安,主动撤出该股,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大赚了一把。
在随后的2001年到2004年间,蒋学明或用自然人账户买进、或通过北方证券增仓(其时,北方证券的控股股东是东方控股),再次大量持有泰山石油。不过,这次倒腾泰山石油蒋学明却被套住了。
2005年1月份,泰山石油连续多个跌停,据当时的相关报道,蒋学明的损失以亿计算。
倒腾泰山石油元气大伤后,蒋学明一度淡出资本市场。直到其2012年再度出手,推动阳光油砂、东吴水泥上市。而2014年入主新民 科技 ,堪称神来之笔,新民 科技 随后被“贴牌大王”南极电商于2015年借壳上市,公司市值也开始“扶摇直上”。
蒋学明入主新民 科技 时,后者正陷入亏损漩涡,但经过一番运作“乌鸦变凤凰”。据相关报道,蒋学明通过这笔生意浮盈或超过30亿元。
蒋学明历来大多在实业领域投资,东芯股份可以看作是其在 科技 领域迈出的新尝试。
蒋学明曾在媒体采访中将其投资之道总结为三点: 紧随国家政策导向、紧跟产业升级的脚步、坚持行业整合。
对于擅长实业投资的蒋学明来说,投资东芯股份无疑是对“紧跟产业升级”原则的贯彻。
不过,通过收购Fidelix可以“买出”一个存储芯片设计企业,却很难保证这家芯片公司的技术实力和研发能力“持续升级”。
目前,东芯股份的各类产品距离业界领先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东芯股份主营中小容量的存储芯片产品,该行业竞争激烈,龙头为美光、三星电子等国际芯片大厂。东芯的业务规模占中小容量存储芯片市场的份额约为054%。
盈利能力方面,根据招股材料,2018年到2021年上半年间,东芯股份的毛利率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在招股书中,东芯股份将毛利率偏低归因于成立时间短、技术水平不具优势、销售规模小等因素。但在与提升技术水平相关性较高的研发费用方面,最近三年,东芯股份对研发的投入分别为05亿元、048亿元、048亿元,甚至出现逐年小幅缩减的迹象。
蒋学明对东芯股份培养人才、专利研发的希冀,还没有完全实现。
截至东芯股份全体董事签署招股书(注册稿)的2021年11月1日,公司形成了主营业务营收的发明专利共有82项,其中有43项的专利权人为Fidelix。而剩余的39项专利中,仅有12项为原始取得,27项为受让取得。
换句话说,目前东芯股份大多数核心技术仍依赖收购Fidelix。
招股书还写道,截至2021上半年,东芯股份共有176名员工,其中韩国子公司员工93人。韩国公司人数已经超过一半,境内还聘用了4名外国籍员工。
另外,2020年全年,有较大可能为华为的“客户A”为东芯带来了233亿元的营收,占到总营收的5214%。 相比之下,今年上半年客户A仅贡献了026亿元业绩,还不到去年的1/8,占总营收的822%。
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东芯股份与华为的供货关系还并不稳固。
种种问题暴露出来,蒋学明距离实现东芯“千亿市值”的梦想,还有距离。而蒋学明所擅长的资本腾挪,在如今复杂的环境下恐怕难以在核心技术上使得上力。
芯片行业素有高壁垒、长周期、重资产的发展特点。
考虑到上下游产业配套和客户导入成本,新入场的玩家如果没有过硬的技术实力、一定的业务规模,就难以打进不可替代性较高的中高端产品市场。
头部之间的企业合作非常稳固而紧密,换合作对象需要很大的动力和成本,除非新入局者真的掌握别人难以企及的核心技术。
而受限于贸易政策,想要通过收购换取核心关键技术非常困难。
归根结底,东芯股份与蒋学明以往操作的新民 科技 、泰山石油等企业,有着根本的区别。
参考资料:
1、《坐庄泰山石油 富豪蒋学明持股过亿无法出局》,华西都市报
2、《东方恒信资本蒋学明:我的投资之道、出海之旅和企业之魂》,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作者 董温淑,编辑 李曙光)
科技创新对华为跻身世界500强的影响几何?
创新是广义的,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还应该包括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等。技术创新对华为的影响重要最大。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全球科技公司专利实力排行榜排行榜出炉。评判标准,根据专利的质量和数量进行排名华为又是第一!华为在中国、德国、瑞典、俄罗斯及印度等多地设立了16个研发中心,36个联合创新中心,员工总数超过17万人。华为全球累计专利授权50,377件,PCT(专利合作条约)申请数量连续两年位居榜首。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总结过三点秘诀:
一是得益于国家政治大环境和深圳经济小环境的改变,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华为的发展。
二是华为坚定不移28年只对准通信领域这个“城墙口”冲锋。
三是华为坚定不移持续变革。
技术创新对华为跻身世界500强的影响
1.数理创新,华为到2012年年底拥有7万多人的研发队伍,占员工人数的48%,是全球各类组织中研发人数最多的公司;从1992年开始,华为就坚持将每年销售额的至少10%投入研发,什么事情都可以打折扣,但“研发的10%投不下去是要被砍头的”——这是华为主管研发的负责人说的。2013年华为研发投入12.8%,达到53亿美金,过去10年的研发投入,累计超过200亿美金;华为在全球有16个研发中心,2011年又成立了面向基础科学研究为主的2012实验室,这可以说是华为的秘密武器。另外,数学在华为研发上有重大贡献。
2.10多年前,任正非就有明确认知:中国人擅长数理逻辑,数学思维能力很强,这跟中国人的哲学有关系,中国哲学是模糊哲学——儒、道基础上的模糊哲学。缺乏形而上学的思辨传统,太多辩证法。基于这一点,华为在材料学研究、物理领域尽量少地投入,但在数学研究方面的投入是巨大的。
华为的俄罗斯研究所和法国研究所,主要从事数学研究。俄罗斯人的数学运算能力也是超强的,在华为的2G、3G研究方面有重大贡献。
2.技术产品创新
华为在欧洲等发达国家市场的成功,得益于两大架构式的颠覆性产品创新,一个叫分布式基站,一个叫SingleRAN,后者被沃达丰的技术专家称作“很性感的技术发明”。这一颠覆性产品的设计原理,是指在一个机柜内实现2G、3G、4G三种无线通信制式的融合功能,理论上可以为客户节约50%的建设成本,也很环保。华为的竞争对手们也企图对此进行模仿创新,但至今未有实质性突破,因为这种多制式的技术融合,背后有着复杂无比的数学运算,并非简单的积木拼装。
3.研发创新,华为发布了2016上半年财报,半年营收24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达到40%。而这些收入里,扣除每年营业额约15%用于研发,大部分用作了华为员工的的内部分红。在过去10年中,华为研发投入累计1880亿元人民币(约合200亿美元),2014年研发投入约395亿-405亿元人民币,在销售收入中占比达到14.2%。现在国内很多企业都在学习华为的管理模式,但真正有如此魄力把利润给内部近十万持股员工的公司,至今只有华为一家。虽然已经是世界500强级别的大公司,但华为始终保持着极强的创新力和变革力,在向着“共建全联接世界”这个远大的目标前进过程中,华为对人才的渴求从来没有停止过,无论是技术型、还是销售型、或是市场型,来到华为可以说大有前途。
华为的成功,只用一两句话解释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创新的ICT领导者,华为有着全球化的实力、良好的工作环境、具有吸引力的回报机制和卓越的发展机会,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加入。眼下,华为在研发上的兵力投入,已达数万,资金投入更早已是百亿级。从初期的依靠价格优势、客户服务和快速模仿能力,到如今的通过创新进一步推动企业升级,华为的发展被视为中国经济越发注重创新的一个成功样本。思略特美国合伙人兼创新及研发专家Barry Jaruzelski表示,全球诸多具影响力的创新企业正处于转型的过程中,转型背后的原因是消费者的期望不断变化且日益苛刻。“这种变化同时也得益于软件用途的急速完善,包括越来越多的产品开始内置软件和感测器,能够通过物联网以可靠并经济的方式实现产品、用家和厂家间的互联,以及云端数据储存的普及。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