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其珏
SNEC第十六届(2023)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能能源(上海)会议于5月23日开幕,成为近年来最盛大的光伏活动之一。许多行业名人和权威专家在开幕式论坛上发表了讲话。在展望行业广阔前景的同时,也是行业发展的“痛点”、能源转型改革下半年各抒己见。
光伏将成为未来能源比例最高的能源
全球绿色能源理事会主席、SNEC会议执行主席朱在主题演讲中表示,预计今年世界光伏新装机约350吉瓦,明年累计装机量可能超过水电,2026年超过天然气,2027年超过煤炭成为最大能源。
他说,从全球空间格局来看,欧洲能源价格的上涨推动了家庭光伏需求的快速增长,预计今年欧洲光伏将保持40%的高增长率。2025年,欧洲光伏装机将超过320吉瓦,到2030年将超过1太瓦。未来10年,美国光伏装机将达到约800吉瓦。
“经过十多年来整个行业的努力,我们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迭代更新,发电成本下降了90%,平价上网的历史使命初步完成。中国光伏产业协会主席、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表示,中国光伏目前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链,在各个环节都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中国的光伏产业已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有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曹仁贤表示,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先锋,中国光伏产业今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第一季度,新安装的33吉瓦相当于去年上半年新安装的总和。预计2023年,中国光伏累计安装将首次超过水电,成为非化石能源发电的最大来源。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计算,到2050年,全球将实现净零排放,近90%的发电将来自可再生能源。光伏发电将是未来能源的主要来源之一。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通威集团董事长刘汉元表示,在未来碳中和背景下,光伏发电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最低可达30%至40%,最高可达60%至70%,是未来最高的能源。
中国光伏产业协会名誉主席、天河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表示,随着电气化的快速发展,未来碳中和主要依靠新能源电力系统。目前,电气化的渗透率为27%,未来将达到60%以上。
呼吁建设产业发展新生态生态新生态
近年来,光伏行业的“内卷”问题备受关注。高纪凡也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折磨”。
“我认为良性竞争是关键。这种竞争方式是否应该做出新的改变?有更好的合作模式或生态建设模式吗?未来,我们能否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建立一个新的产业发展生态,使整个产业不会有太大的波动?”高纪凡认为,光伏应该走向3.0时代,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模式,整个行业可以创造一个共享和双赢的发展模式。
他说,该行业正如火如荼,从供给方面充满信心,但从需求方面来看,它面临着许多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建立光伏产业的新生态,引领产业的新时代。”高纪凡说,从真正的需求方面来看,如果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未来的行业增长将会遇到很大的限制和瓶颈。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依靠科技创新。
隆基绿能创始人兼总裁李振国表示,该公司最近采取了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即建立一个开放的创新平台。
“隆基过去主要关注封闭式创新,也有成功的开放式创新案例。下一步,我们将规划和尝试更开放的创新体系。”李振国表示,公司正在建立一个真正开放和创新的体系,希望行业能够密切合作和参与,为提高光伏转换效率和降低成本做出贡献。
首提“能源 AI”
在演讲中,朱共山还描绘了下半年能源转型改革的蓝图。在他看来,“能源人工智能”将成为下一个投资热点。
“能源转型改革的上半年主要是能源系统的电气化,下半年是电力系统的低碳化、数字化、智能化和分散共振。朱共山表示,新能源技术革命、场景革命、数字革命,席卷世界各地,能源技术创新进入持续高度活跃、风电、光伏、储能、氢、甲醇、氨等大量新能源技术加快迭代,推动新能源产业从资源、资本到技术。电力电子、传感物联网、全环境模拟平台、第五代移动通信、先进算法算法、工业基础软件、机器人等适应技术将与新能源技术深度融合,促进新能源产业的不断转型升级。
高纪凡还表示,光伏、储能、氢能将是整个新电力系统的新基石,加上能源数字或能源互联网,将建立一个新的系统,然后促进光伏装机未来增长到700吉祥瓦、1000吉祥瓦甚至更高水平,促进整个能源系统甚至全球碳中和。
“万物互联,电是根本。”朱表示,到2050年,电力消耗的比例将从21%增加到51%,计算能力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将与新的智能制造商镶嵌在一起,成为大型电力用户之一。人工智能催生了一个数字镜像世界。计算能力使镜像更准确,电力使镜像更稳定、更清晰。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