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彭妍
做为公募基金销售的中坚力量,保险公司在私募投资业务上的合规是管控关注的焦点。前不久,还有金融机构因股票基金产品销售违反规定,被监督机构出示警示函,由此可见金融企业在开展基金代销业务层面仍然存在安全风险。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伴随着网络平台等第三方销售机构快速增长,金融机构代销基金市场占比正在快速减少。从数据看,2022年四季度,银行股票混类证券基金与非货类证券基金的享有经营规模均出现了显著下降。
采访专家指出,伴随着挪动互联网普及和投资者理财意识发生转变,靠认购费、申购费挣钱的传统式代销模式将逐渐式微。金融机构应再次从各方面使力代销业务。
金融机构代销基金销售市场
市场份额显著下降
3月16日,证监会网站表明,重庆证监局对周边很多银行出示警示函。记者了解到,监督机构评定以上金融机构存有的基金托管难题,主要与线上渠道市场销售股票基金或营销宣传存有违规操作相关。
政信投资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何晓宇对记者表示,基金托管存有乱相,或者与一部分组织内部结构绩效考评体制相关。“基金托管是一些组织中间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受利益最大化推动。有的机构则存有合规管理与风险控制无法围绕业务流程全过程、一部分销售员规范意识待提升等诸多问题。”
何晓宇进一步表示,下一步应正确引导金融机构依法合规进行代销基金产品业务。金融机构要高度重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方法,投资者们风险性更配对,降低经营风险;全面满足投资人的自主权,充分保障其合法权利。
从基金托管行业格局来说,银行系、第三方、证券公司系三方布局总体稳定,却也出现了一些很大变化。总体来看,证券公司系增长速度领跑,银行系总体状态低迷,第三方布局牢固。
据中国证券投资中基协发布的2022年四季度基金代销机构公募基金销售享有经营规模百强企业排行榜,虽然本期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发生起伏,股票基金市场赚钱效应走低,但相比2021年初,证券基金市场整体依旧保持了迅速发展。
从非货类股票基金享有经营规模占有率分布来看,银行业不仅经营规模增长乏力,且市场占有率正快速下降。与2021年一季度对比,2022年四季度金融机构非货币基金的总量经营规模显著低于证券公司系及第三方,市场占有率初次跌穿50%。假如去除债卷类股票基金这一金融机构传统式优点新项目,仅看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基金的拥有量,近些年金融机构拥有量也是发生大幅度出现缩水,而证券公司系及第三方这一数字均是提高。
现阶段,金融机构代销基金市场占有率被第三方销售组织分掉蛋糕趋势明显,长久以往,金融机构基金托管的“C位”还可以持续多久?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证券日报》记者说,银行渠道股票基金销量增长乏力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网络平台的迅猛发展,其他网站的销售量也非常大。而80后、90后这一代变成买基金的主力军,她们习惯性根据线上渠道来买基金。
银行理财经理专业能力
有待提升
代销基金业务流程做为金融机构合理布局财富管理业务的一部分,在最近几年经历过持续增长。但这一过程中,也存在销售团队素质参差不齐、顾客股票投资风险评定工作不力、一部分相关工作人员规范意识和综合能力不高的难题,向银行私募投资的合规造成隐患。
据记者了解,从现况看,银行理财经理重销售状况较为普遍,一般都以进行销售指标为主导,对股票基金基本面的认知能力不足充足,难以为消费者提供合理性的理财规划意见和投后服务。
比如,某股份合作制银行理财经理在向媒体推荐基金产品的时候,重点强调本基金的过去业绩和私募基金经理户下同类产品收益率状况,但是对基金运作模式与风险状况并没有履行好提醒表明责任。
专业人士向记者表示,因为上年许多代销基金出现亏本,金融机构被人投诉的现象也明显增加,许多举报都集中在金融机构私募投资的合规上。
“代销业务归属于中低风险低成本信贷业务,是完成综合化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完成银行经营的长效发展。”中行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杜阳对记者表示,金融机构使力代销业务,一是要完善代销业务的内部制度,加强勤勉尽责责任。金融机构需要对代销产品发售机构资信情况、管理能力、销售市场融资能力、风险处置水平等进行财务尽职调查。二是要提升产品代销的适当性管理,维护债权人权益。金融机构不可服务承诺投资人一切权益保护,要高度重视流通环节里的投资人正确引导,根据用户的安全风险强烈推荐适度的代销产品,而且给投资者进行一定的风险告知,培养其较好的投资方法。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