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谢若琳
见习记者毛艺融
近年来,国内资本市场高质量制度型开放措施逐渐落地式。
一方面,数据共享体制深入推进,进一步提升国内与香港资本市场的影响力。1月16日,ETF数据共享扩充,“ETF通”的所有产品数量做到102只;3月13日,沪深交易所数据共享个股标底范围扩大标准宣布起效,国内与香港资本市场打开规模最大的双重扩充。除此之外,沪深港通买卖日历表提升将在4月24日开始实施,对外开放因不符合清算分配而取消的沪深港通交易时间。
另一方面,持续为公司海外上市提供更加全透明高效率可预想的制度环境。2月17日,中国证监会海外上市备案管理管理制度标准;2月24日,中国证监会海外上市办理备案管理方案配套设施信息保密和档案保管标准修定。
与此同时,外资企业组织赴华获客便捷度不断提高。自今年初迄今,已经有贝莱德基金、泰达宏利基金、路博迈股票基金等众多外商独资企业证券基金开设申请办理获准。除此之外,外资券商准入条件审核在有序推进,1月19日,渣打银行证劵获准创立,变成中国第一家新开设外商独资企业证劵公司。
“通过近年的发展趋势,数据共享体制深入推进、公司海外上市规章制度逐步完善、国内与香港资本市场协作加重,国内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稳步向前。”人民大学重阳节金融研究院院务委员会兼协作研究院负责人王艳对《证券日报》记者说。
中央财大专家教授、资本市场监管与改革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运森对《证券日报》记者说,金融市场高质量制度型开放措施的逐渐真正落地,促使社会主义民主现代资本销售市场展示出强悍的延展性与自信,将来开放创新的金融市场将继续吸引住国外资产,逐步完善A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
在中国统计局3月15日发布在今年的1月份至2月份经济指标后,外资企业部门对中国经济前景的自信持续推进。
高盛公司宏观经济研究精英团队表明,充分考虑中国人员流动率的尽快恢复及其在今年的前几个月强劲服务消费等经济行为数据信息,将2023年一季度及全年度GDP同比增加预测分析各自自以前的2.7%和5.5%,上涨至4.0%和6.0%。
与此同时,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自信心从数据上都获得反映。Wind资料显示,截止到3月17日,年之内北上资金合计资金净流入为1645.73亿人民币,在其中港股通总计资金净流入858.71亿人民币、股票龙虎榜总计资金净流入787.02亿人民币。
除此之外,一些结构预测分析在今年的外资企业有希望规模性涌进A股市场。中金证券计算,2023年国外资产全年度将资金净流入3000亿人民币至4000亿。
“现阶段外资企业在A股市场里的人气值和必要性日益突显,境外投资者参加A股的想法日益增强。”陈运森表明,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成效明显,外资企业不断流向A股,将进一步提升A股市场的全球化、法制化和市场化水平,为经济转型升级给予不断驱动力。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