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颖楚丽君
见习记者曹原赫
据《证券日报》新闻记者统计分析,截止到3月17日收市,A股市场已经有104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今年前2个月的运营数据,在其中,81家企业运营数据出现一定程度的稳步发展,占比超七成,向社会传递出企业内在价值提高的积极信号。
道路运输等领域
运营数据表现亮眼
总体来看,在已经公布第四个月运营数据的公司中,一些龙头企业表现亮眼。
比如,3月2日,比亚迪汽车公布2月份产供销快讯,公告称,企业2月份共车辆销售总计193655辆,同期相比为91078辆(同比增加112.63%),其中包括海外销售新能源汽车总计15002辆。第四个月总计车辆销售344996辆,同比增加84.98%。
中国建筑业3月13日公布的2023年1月份至2月份运营情况简报表明,新签订合同总金额达6211亿人民币,同比增加30.2%。工程建筑业务流程新签合同价5676亿人民币,同比增加27.3%;房地产业务流程合同销售总额为535亿人民币,同比增加达71.1%。
温氏股份3月7日发布的2023年2月份主商品销售情况简报表明,企业2月份市场销售肥猪193.55万只,收益33.72亿人民币,各自同比增加81.06%、114.10%;市场销售肉食鸡8517.81万个(含毛鸡、生鲜和熟菜),收益24.87亿人民币,各自同比增加51.52%、43.84%。
伴随着多家拿出满意的“成绩表”,一部分龙头股票也受到了资产的喜爱。数据显示,在相关81只个股中,有49只个股近年来股票价格完成增涨,比重逾六成;有33只个股跑赢大盘。在其中,中国电信网、中国移动通信、铁建重工、中交股份等4只个股年之内累计涨幅均超30%,尽展强悍。
从产业分布来说,以上第四个月运营数据向好的81家企业涉及到21个申万一级行业,在其中,道路运输、农林牧渔业、车辆、房地产业、公用事业、食品工业等领域主要表现更加醒目,涉及到上市公司数量分别是17家、12家、11家、7家、5家、5家。
对于此事,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陈雳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总体保持优良恢复,出入口保持稳定,线下购物主要表现强悍,社会发展资金需求大幅度回暖,工业化生产全面恢复,各行业景气指数升高。总体来看,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环境下,好几家上市公司业绩完成较快增长,消费模式恢复、线下购物要求集中化释放出来,带动道路运输、食品工业等板块完成业绩提升、赢利修补。
经济形势企稳回升
助推上市企业赢利改进
上市企业在今年前2个月的醒目成绩表,主要得益于经济恢复。
“我国经济发展回暖的态势有希望持续,A股在2023年的盈利演练还可以积极主动一些。”金百临资询杰出剖析师秦洪对《证券日报》记者说。
数据信息是最佳的证明。前不久,中国统计局公布的今年前2个月国民经济运行资料显示,1月份至2月份社会经济企稳回升。在其中,1月份至2月份,全国各地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值同比增加2.4%,比2022年12月份加速1.1%;2年平均增长4.9%。1月份至2月份,全国各地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加5.5%,2022年12月份为下滑0.8%;2年平均增长4.8%。1月份至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067亿人民币,同比增加3.5%,2022年12月份为降低1.8%;2年平均增长5.1%。1月份至2月份,全国各地固定投资(没有农民)53577亿人民币,同比增加5.5%,比2022年全年度加速0.4%;2年平均增长8.8%。
对于此事,中航股票基金副总兼首席投资官邓海清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现阶段宏观经济政策整体展现出投资增速比较高、交易有一定的修补、服务业生产指数大幅度回暖的特点。从三驾马车的角度来看,交易、投入和净出口要比市场预测略显开朗。在今年的中国经济发展超出预期几率比较大,伴随着终端需求恢复,特别是房地产业转暖,上市公司赢利情况也很有可能迈入回暖。
针对3月份经济走势,东莞证券全新券商报告表明,2023年政府报告对社会经济发展定音积极主动,确立释放出来稳定增长信号,有利于促进经济形势企稳回升。
很多家外资企业组织也纷纷表示看中中国经济市场前景。最近,高盛公司宏观经济研究团队将2023年我国一季度及全年度GDP预测分析增长速度各自从原来的2.7%和5.5%,上涨至4.0%和6.0%。
巨丰投顾高端投资咨询刘君杰也表示,在A股市场,在整个经济回暖的大环境下,公司方面的运营数据很有可能还将继续变好。
针对实际的投资机会,陈雳觉得,汽车制造业层面,“双碳战略”现行政策推动下,在我国新能源车进到迅速增长期,新能源车终端市场要求维持充沛,推动汽车企业销售业绩维持高增,与此同时需求增长也致上下游原料价格高位运行,行业企业财务表现不错。对房地产业来讲,“三支箭”促进行业金融环境改进,开年以来多个地方房地产业已经出现了转暖发展趋势,地产商销售业绩有望持续改进。公共事业领域层面,全世界能源问题不断下能源问题获得高度重视,电费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电力能源产供储销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稳定增长制度下大中型风景新项目相继落地式,上下游煤碳稳价幅度提升将促进火力发电赢利改进,行业景气指数不断回暖。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