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董其昌《行书女史箴册》(部分)31.6cm×97.7cm绢本天津博物馆藏
万厉十七年(1589),35岁董其昌金榜提名,人生道路迎来重要转折。普通出生他,自此了官臣为表、笔砚为实的光辉艺术生涯。董其昌官路弯弯45年,真真正正做官18年,功成身退27年。董其昌做官若隐若现,就是因为他早就悟透人生,觉得官运危机四伏。有一次朝中任职其为福建省副使,但是他上任后仅四十五天就称病弃官了。董其昌挑选笔墨丹青做为人生中的真真正正方位,最后成为字画领域内的大成者和一代宗师。
董其昌极具灵性,早些年便向得道高僧憨山大师探索禅理,之后又与杭州市云栖寺莲池大师相处紧密。董氏字“玄宰”,号“香光”,斋名“画禅室”,也打上佛家术语的深情印记。可以这么说,董其昌的生活备受禅学危害。董其昌在位湖广提学副使时,只做过一件极具禅机的事。她在衙署门口贴到“明日不考文”的通告,第二天学生坐好等他出卷,等啊等啊却毫无音讯,派人去问董其昌,他说道昨日便已写完粘在门边了。董其昌的南北方宗论,在艺术史上影响很大,开场即言禅家:
禅家有南北方二宗,唐初始分。画之南北方二宗,亦唐时候也,但是其所畏南北方耳……南宗则王摩诘始用渲淡,其传为张璪、荆、关、董、巨、郭忠恕、小米米家父子俩,以致元之四大家……
董其昌钟爱南宗,南宗起源于王维,传对于董源、巨然,至元朝黄公望而起凌绝顶。王维作品存在极罕,当董其昌获知冯梦祯保存了程氏的《江山雪霁图》,数次寄信索观,欣赏后兴奋地写出五百多字节跋。董其昌青睐五代董源,终其一生都是在个人收藏董源的传奇世界名迹。自万厉二十一年(1593)获得全画幅《溪山行旅图》,至崇祯皇帝六年(1633)个人收藏《秋江行旅图》巨轴,期内董其昌还保存了《潇湘图》《龙宿郊民图》和《夏山图》,他极其爱惜,筑“四源堂”以贮之。董源作品宋朝时已经很少,米芾曾说过仅见过五件,到明朝董其昌竟然能个人收藏到四件半,由此可见用劲之深。个人收藏这种名迹,是十分烧钱,并没有强大的经济水平是做不到的。董氏入京原始,未有水平选购字画巨迹。据《容台别集》卷六记述,董其昌普通高中举人的第二年,在京都看见了宋朝赵伯驹的《设色桃园图》,但是一打听价钱,因没有多少钱,只能拱手让出。还有一次,他刚买《西园雅集团扇米芾书序》,碰到了《米芾阳关诗》手迹,就乏力购买。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董氏常常根据以画易画的方式去个人收藏,她在《赵孟頫春郊挟弹图》里的题跋很足以说明缘由,其跋云:
赵吴江平《挟弹走马图》,余以丙申岁予之江湖,是时还有《支遁洗马图》,亦吴江平笔,今皆与好事者相易名画。盖余好青山绿水,于画马非所习,我就用我法耳。
伴随着董其昌的威望上升,特别是他曾经曾担任皇长子朱常洛(后为泰昌帝)的教师,他的作品遭受世人青睐,价钱节节攀高,书画交易向其增添了丰富盈利,董氏家族变成赫赫有名新宠。这时,针对董其昌来讲,个人收藏字画已非难题,他倾情把它个人收藏、赏析的大规模知名人士法书摹勒上石,编为《戏鸿堂法帖》,任人学习培训,流传后世。四子董祖京娶太仓市名门望族王时敏女儿,董、王俩家结成姻亲关系,而王时敏承揽董氏释尊,在明末清初变成美术界“四王”居首。清朝康熙皇帝十分青睐董其昌书法,下江南驻跸上海松江时,为董氏宗祠御题“芝英云雾”牌匾。在康熙皇帝、乾隆皇帝的影响下,发生当朝皆学董书的潮流。
直到今天,董其昌产生的影响仍然不降,研究与学习培训董其昌风气再次迅猛发展。常言道:
上海松江奇才董华亭,亦官亦隐尘事精。笔墨丹青艺绝美,南宗北宗触动心弦。(文/张俊松)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