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梦泽
2023年,减价市场竞争变成汽车市场的主题风格。但是历史的经验告诫我们,“减价年”之后接踵而来往往都是“质量年”。立在这一节点上,号召整个行业保持警惕就变得十分关键。
小编认为,“减价潮”是汽车市场持续发展的必定,在新能源汽车和汽油车自由竞争时当然会有。在今年的年初,乘用车市场同比下降,但新能源车市场依然在提高。有业内人士计算,目前国内汽油车库存量在330万部上下。一边是大量的积压库存,一边是新能源车的崛起,汽油车只能依靠减价来获取短暂总流量、抑止市场份额下滑趋势。
但是也要深刻认识到,大幅度减价改变不了新能源技术的改革进度,更难以穿越重生周期时间。从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整体发展来说,此次减价乃至可以起到催化反应,促进“油转电”的过程。
于行业而言,一部分知名品牌市场定位和价格策略本来就尚需改正,减价实际上是“销售市场的手中”在发挥效用;于群众来讲,一部分知名品牌减价,不仅可以塑造转化大量潜在性消费人群,还能让群众更加顺畅地享受车辆带来的好处。
但是,领域长远发展的“蜂蜜”,可能也会成为企业短期内运营的“毒药”。假如汽车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内市场销售而忽视质量和服务项目,对汽车制造业也会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影响持续发展。因而,汽车企业必须在降价销售和匠心品质中间寻找临界点,保证短期内或长期权益的统一。
对于此事,小编有一些建议:一是应始终保持自主创新,做好使用价值战才算是穿越重生周期时间立身之本。价格竞争不仅会让知名品牌间市场占比分配,还会继续加快汽车行业的大转变过程。自主创新能力是汽车企业在这个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需要不断加强创新能力,才可以发布具备市场竞争力的商品。与时共进,销售市场还是得重新回到使用价值方面。因而,价格战比不上打使用价值战,穿越重生新旧交替周期时间,必须通过意义的创造和提高来推动创新发展。
二是应遵循差异化营销,筑起企业形象。价格竞争,见效快去来的快。企业形象是汽车企业在市场上的关键财产,汽车企业在减价市场中不可以放弃企业形象日常维护建设。与此同时,还需要重视产品与服务多元化,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和期待,提升品牌形象的品牌效应与口碑。历史的经验告诫我们,大品牌在竞争中往往能最大限度相抵价格竞争产生的影响。
三是应进行多位一体联合作战,提升企业间协同。市场变化下,生产商中间应加强合作,例如联合研发新技术应用、分享供应商资源和网络营销资源等,为此来面对生存压力与市场形势。根据协作,汽车企业充分利用了彼此之间优点,一同占领市场,抢占市场份额。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