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杜雨萌
国企“创一流”工作中正由“单兵突进”迈向“信息系统集成”。
自2018年国务院国资委(下称“国资公司”)明确第一批11家央企建立世界一流示范单位后,2022年,国资公司协同推进的建立世界一流示范单位和专精特新企业示范性企业名录也于近日慢慢揭开面纱。
《证券日报》记者获悉,在近日国资公司下达的《关于印发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和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名单的通知》中,也包括上述情况11家建立世界一流示范单位里的航天科技集团三家下属企业,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院、五院、八院。从这一份并未对外公布名单来看,本次除开初次扩充地方国企外,好几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早已明确入选。
阳光时代法律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国企改革与员工持股计划科学研究中心负责人朱昌明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加快构建世界一流企业即是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推进提高的关键总体目标,也回应了中国式现代化对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
“创一流”踏入新的发展阶段
今年初,国资公司在布署2023年工作目标时重点强调要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产和国企,全方位加快构建世界一流企业。3月份,国资公司还在短短的大半个月期限内,三次谈及“加快构建世界一流企业”。
朱昌明直言,目前来说,尽管国企在规划世界一流企业层面取得了一定的考试成绩,但国企存有例如独立创新能力不强、经济效益效率低下、全世界资源分配融合能力欠缺、主要功能充分发挥不显出等突出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国资公司在目前推动“创一流”工作中更为提出要加快培育领域产业链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的主要原因。
从本次“建立世界一流示范单位和专精特新企业示范性企业名录”来说,显而易见也印证了这一观点。则在国资公司确立的207家示范性企业名录中,仅7家地方国企位居“建立世界一流示范单位”中,其他200家都被区划至“建立世界一流专精特新企业示范单位”。
清华当代中国国企研究所研究总监周丽莎表明,总体来看,加快构建世界一流企业不仅要在整体规模效应上建立世界一流企业,还要在细分领域或专精特新企业领域里探寻世界一流水准。
好几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当选
从本次广为流传出来的名册来说,不论是“建立世界一流示范单位”或是“建立世界一流专精特新企业示范单位”,均能看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身影。
例如,在7家地方国企“建立世界一流示范单位”中包括上海汽车集团、万华化学和京东方。中国建材集团所属中国巨石和中复神鹰两家公司,早已宣布当选200家“建立世界一流专精特新企业示范单位”,也有中国核电、中国中免、一拖股份等一大批上市企业入选。
在朱昌明看起来,上市企业具备相对性规范化的当代公司治理体系,也具备非上市公司不具备的多种多样融资渠道,可凭其标准经营、资本实力、股权融资便捷,完成产品经营和集团管控的一体两翼。
此前,国资公司对其国有制企业对标进行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增值行为开展动员部署时强调,国企要体现产业优化升级,加速合理布局价值增值的新的领域新生态,一手抓加速战略新兴产业合理布局,一手抓加速传统式产业结构升级,更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总体来说,根据加快构建世界一流企业,能够形成一个比、学、赶、超,迎难而上的相互合作气氛,以充分发挥示范单位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推动引领作用,这才是真正加快构建世界一流企业的主要实际意义。”因此,朱昌明提议,世界一流示范单位和专精特新企业示范单位“双示范”行为应变成动态优化、不断调节的行为,即满足条件的公司考虑到扩面,反之相对应取代,保证真真正正好的公司能出类拔萃。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