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苏向杲杨洁
现阶段,银行理财产品销售市场存有什么对投资“不友善”的情况,什么阶段依然存在提升的空间?“3·15”前夜,《证券日报》新闻记者根据“网上+线下推广”方法,感受、考察了10多家银行的理财服务项目。
新闻记者根据调查显示,现阶段银行理财在信披及流通环节存有以下几个方面难题:一是一部分商品展示往日销售业绩时“避重就轻”;二是期望收益率参照指标值比较多,投资人青眼有加;三是风险评价有“提升空间”;四是银行理财经理的业务能力有待加强。
区段销售业绩展现易令人误会
3月14日,新闻记者在某个国有商业银行App的投资理财会员专区见到,这家银行分销的一款集团旗下理财子公司的商品,展现收益率为“自成立以来年化收益达13.48%”。但新闻记者打开本产品的相关介绍,结果发现本产品近一年的回报率仅是2.57%,近1个月收益率也是低到-17.2%。
这种情况不稀奇。投资人吕泽(笔名)告诉记者,他选购的一款投资理财产品详情页表明自成立以来年化收益为3.62%(已成立3年),他由此付款后,实际收益率仅1.8%。
在北京西三环一家股份合作制银行的理财主管告知《证券日报》新闻记者,展现某一区间销售业绩,例如自成立以来、近一年、近几个月、近1月等并不太好的期望收益率参照指标值,且很容易引起误会。
以上银行理财经理进一步表示,在理财新规实施后,银行理财刚兑且回报率可预估,净值增长曲线图呈光滑行情,某一区间年化收益就可意味着过去与未来收益率。但理财新规后,区段回报率的实用价值大幅度变弱,股民应更加谨慎地购买理财。比如,当近1月或近几个月的理财产品净值暴涨时,很可能是投资理财产品配备的债卷或个股正处在增涨安全通道,投资人若由此“股票追涨”可能亏本。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本来还对《证券日报》记者说,理财公司或分销方式选用“自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等数据,本质上只要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就可以,但理应防止商品借此机会“避重就轻”,进而为投资者产生不正确的期望,将来严格规范这一行为防止欺诈投资人。
业绩基准有相对性实用价值
假如区段绩效指标的参考意义并不大,因此投资人该关心哪一个指标值?
多名银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用户在交易时想寻找一个客观指标值做为期望收益率总体目标,这也是项目投资惯性使然。但是,记者观察,现阶段期望收益率参照指标值,除了上述银行理财产品公司展示的区段销售业绩以外,还有一些投资理财产品立即展现业绩基准这一指标值。
北京南三环另一家股份合作制银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虽然业绩基准并不等于将来的实际收益率,但各种各样指标值中,该指标相对性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业绩基准,即金融机构根据实际以往财务表现或同类产品商品历史时间销售业绩,计算出来投资人很有可能所获得的预计盈利。一方面,该指标危害管理员超量业绩报酬或波动管理费用的扣除门坎,关系着超额收益在管理员和投资者之间分派。另一方面,因为习惯发展历程,不少投资者有意无意的将业绩基准与未来盈利相关联,从而对理财产品销售经营规模造成重要影响。
从数据层面看,大部分银行理财的实际收益率达到或超过了业绩基准。据广发银行固定收益刘郁精英团队计算,截止到3月10日所有理财子商品销售业绩合格(当期收益率达到或超过业绩基准)比例为23.6%。
风险测试有“提升空间”
除了上述状况以外,新闻记者专业测评大部分银行App发觉,一部分高危投资理财产品能通过“改动”风险测试来投资。也是有投资人告诉记者,其功选购一款货币基金时,发觉风险评级不符合,无法购买,因此自身再做一次了风险测试,随后便能成功选购。虽然这是属于行为,却也侧边表明风险测试有“提升空间”。
“这样的事情不益于清晰地鉴别投资人的股票投资风险及其风险承受度,将来对于投资人进行大数据营销时,会出现鉴别不清楚的营销推广窘境。”本来表明,一部分理财机构风险测试评定过于简单,合理性、整体性有待加强。从持续发展考虑到,应当建立健全全方位的风险分析步骤,包含投资人的财务状况、理财经验、投资目的、股票投资风险等,而且按时追踪、不断更新,逐步完善客户画像,给予比较适合的金融信息服务。
除了上述难题外,我们最近走访调查好几家营业网点发觉,不一样银行的理财主管对理财收益率、最底层投资资产等数据的认知差异很大。这显现出线下理财主管的专业能力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银行投资理财备案托管所公布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22年底,银行理财产品销售市场存续期经营规模27.65万亿。总体结构上仍然以投资者为主导,个人理财投资者数量为9575.32数万人,占有率99.01%。在业内人士看来,银行理财还需在信披等维度持续推进,服务周到广大投资者。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