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互联网的“近代史”中,有两场与餐饮相关的著名战争。从2010年开始,围绕社区团购开始的“千团大战”,三年后紧贴配送的“外卖大战”,造就了同一个巨头。美团不仅在中国互联网武林站稳了脚跟,还在外卖市场狠狠甩了对手。
然而,新的竞争对手很快又来了,来者不好。Tiktok在外卖市场投了一块石头。虽然在试点城市“还抱着琵琶”,但大家都相信揭开面纱的时间不会太远。与此同时,微信内测小程序“店铺快递”服务的消息传出,久违的外卖市场杀气又回来了。
“对于我们的企业来说,Tiktok外卖是未来的趋势。”鹤所在线营销和选址开发负责人汪城滨在谈到Tiktok外卖这个新平台时表示。
2022年1月28日,“鹤所·少糖零蔗糖烘焙”品牌成立,主要推广零蔗糖概念。同年3月,鹤所与Tiktok携手。当Tiktok测试外卖服务时,鹤所自然成为北京第一家与Tiktok、客如云联合测试的商家。
据报道,“抖音将于3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推出外卖服务”。对于这一点,抖音内部人士否认了北京商报记者的计划。
与此同时,Tiktok生活服务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团购配送”项目仍在北京、上海和成都试点项目中,三个城市的商家最近已经自行开放。后续将考虑试点情况,逐步扩大试点城市,目前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据知情人士透露,团购配送与严格外卖的区别在于,用户不能自由点餐,只能将团购套餐送到家中。
以北京地区的鹤店为例。目前TiktokApp上可以搜索到三家鹤店,都可以提供两种服务:进店团购和外卖回家。前者包括蛋糕、代金券等12-69元左右的商品,后者只有一份精致的下午茶,价格99元,标有“十公里回家”,显示已售出180份。
假设我们简单地把回家服务称为“外卖”,不难看出,目前抖音外卖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客单量较高的套餐。
目前抖音的外卖服务一方面可以通过搜索“外卖”关键词进入,另一方面可以在“本地”栏目附近的美食场所进行。比如以劲松为定位,周边1公里内有19家店铺可以外卖,提供的外卖服务大部分都是100元以上的套餐,很少有店铺提供几十元的外卖服务。
也就是说,目前Tiktok的外卖服务更像是将之前的团购套餐从店内核销转变为送货上门,可以满足三五个人聚会的需求。无论从数量还是价格上,都不适合大多数人满足日常早餐、午餐和晚餐的需求。
2月15日下午6点17分,北京商报记者在Tiktok上订购了一家3.7公里外的外卖服务,最终交付时间为晚上7点30分左右,原交付时间为7点03分至7点23分。订单页面显示商家交付,但最终交付给顺丰同城的骑手。
骑手提到,他每天下午5点下班后开始在同一个城市跑顺丰快递。通常,接单的主要对象是个人10公里以上的订单。只有当他没有收到“大订单”时,他才会收到这个外卖订单。因为距离太近,他的佣金只有6元。每天只有一两个订单在抖音上收到。
这几乎是TikTok外卖第一次体验最直观的感受。疫情过后,高客户单价外卖能否快速打开市场,运力问题是短期案例还是长期约束,都摆在TikTok面前。
Tiktok一直“心多”。Tiktok的外卖业务可以追溯到2020年3月。当时Tiktok推出了团购功能,为商家和店铺探索者提供媒体和流量支持,由美团和饿了么配送。同年12月,Tiktok成立了“本地直营业务中心”,专门拓展本地生活。
2021年7月,Tiktok做了一个“大动作”,开始测试“心脏外卖”,但不幸的是,它失败了。一年后,Tiktok开始与饿了么合作。2022年12月,Tiktok继续加大配送问题,与顺丰、达达、闪送合作,在试点城市处理团购配送问题。今年1月,Tiktok的“团购配送”服务升级,餐饮企业自助入驻。
外卖行业的起伏影响着无数的商家和客户。随着短视频和直播卖货的普及,我们来看看那些依靠短视频直播卖货的小众商家,以及如何通过Tiktok平台带货,传出自己的光芒,仿佛可以看到Tiktok做外卖的“底层逻辑”。
对于颤音来说,短视频不能成为业务的天花板,流量需要更多的实现方式。流量链接只是当地生活的需要,恰逢其时。
拥有6亿日活的巨大流量,似乎没有什么是抖音做不到的,而且切入外卖市场的第一步,抖音也同样选择了佣金。
闫寒是“大蒜外卖运营班”和“闫寒餐饮智库”的创始人,也是美团、饿了么的特邀讲师,也是抖音本地生活的官方服务提供商。闫寒还提到,目前抖音外卖的方式是从之前的团购界面增加配送业务。
客户通过Tiktok下单的外卖,平台统一抽取2.5%的提取方式,配送费用直接交给顺丰同城等服务商,加起来还是比较划算的。
相比之下,美团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直接按照20%左右的比例提取每个订单的部分外卖佣金,包括配送服务包,美团自己的配送团队完成配送业务。另一种是商家自己联系或者商家自己送货,美团只提取5%-8%的服务费。
起初,当美团与饿了么竞争市场时,服务也曾完全免费。
在成本方面,汪城滨也知道未来价格肯定会上涨,但至少目前Tiktok的成本折扣是真实的。他整理了《北京商报》记者,说每个行业的收费和标准都不一样,也不统一。Tiktok现在的收费和外卖平台不一样,只适合客户订单高的商品,对鹤所这样的糕点商家有优势,客户订单低的快餐优势不大。
据悉,目前抖音要向糕点商家收取2.5%的服务费,在配送方面要收取0.6%的软件费,“10公里23元,商家可以与消费者各承担一半,或者由商家全部承担”。汪城滨说。
Tiktok是三味真火烤串杀猪菜外卖的唯一出口。据店主金永胜介绍,美团和饿了么收费21%。相对来说,客户订单量相对较低,配送范围小,扣分高。但餐饮业利润率高,净利润低,租金劳动力高,平台扣分高,让他放弃了在美团和饿了么的生意。
毕竟低价不是长久之计。从长远来看,动态内容可能是制胜抖音的法宝。金永胜也直言不讳地说,抖音的外卖服务不同于美团和饿了么。抖音选择直播的方式对客户来说更直观。
淘气电商创始人冯华魁认为,抖音做外卖的门槛和很多年前平台做外卖的门槛大不相同。曾经美团做外卖相当于拓荒,培养大家的外卖习惯需要大量的补贴和投入。现在客户已经养成了从哪个平台购买的习惯。
他总结说,美团相当于刚需,抖音更像是种草,可以找出用户的需求,让客户在声音和画面的刺激下顺利完成订单。
“在用户打开美团之前,Tiktok可能会触及客户的餐饮和外卖内容。换句话说,Tiktok可以提前切断美团和饿了么的流量。”闫寒说。
有一段时间,外卖又真香了。在ChatGPT爆红之下,唯一能阻挡其流量的,就是外卖市场的硝烟再次上升。
抖音先声夺人,迅速惊动同行。2月8日上午,美团股价低开后下跌,跌幅超过6。%,股价再次跌破160港元。
美团股价波动的背景是当天港股科技股普遍回调,但在更多投资者眼中,Tiktok外卖做出了巨大贡献。Tiktok和饿了么去年8月正式宣布的合作不是纸上谈兵。共同的敌人促使Tiktok饿了么成为盟友。
在当地生活市场,Tiktok并不是天生的优势。Tiktok对团购套餐的同城配送服务给美团进店业务带来了新的压力。一旦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被Tiktok改变,对美团的影响就很难计算。
如果说“骑手被困在系统中”,那么美团也被困在强大的外卖优势中,长期保持不变。在强有力的执行、强有力的推动和庞大的配送团队的支持下,很多行业的数据显示,美团目前在很多城市的外卖市场份额接近70%。
闫寒说,有骑手分享了一个案例。在网点配送到某个社区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条短路。如果按照官方规划的路径,需要10分钟才能完成整个过程,但是如果你抄袭这条短路,2分钟就能到达。
所以每次收到这个小区的名单,骑手都会选择走近路,休息十分钟再送给客户。但是同样的路线只走了三天,第四天,官方的规划路径就变成了这条近路。相应地,发货时间的需求也缩短了7、8分钟。
更重要的是,美团的骑手团队已经能够充分发挥规模效益。比如10个骑手每天可以发200个订单,但是如果这个区域的商家和骑手增加5倍,他们一天能发的订单肯定不仅会增加5倍,还会增加15倍20倍,这就是“网络效应”。
而且如果有自建的骑手队伍,也可以在区域运力不足时有效配制,平均配送成本也会相应降低。
据了解,美团的配送团队成立于2016年。当初美团内部员工曾向闫寒透露,一个订单的配送成本大概在15元左右,配送团队只能通过大量的补贴来支持,因为没有商家能承受这样的配送成本。但是现在,增加后的配送成本已经降到了8元左右。
对于Tiktok来说,建立自己的配送团队不仅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还要投入时间和成本。这样高效的配送团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磨合,市场上不可能有相关规模的企业供Tiktok收购。
Tiktok的另一个缺点是商家。闫寒说,Tiktok没有“路”基因。美团团购时,各大城市都有大量的商业BD奔波,这些地面部队就是美团的基因。
冯华魁还提到,美团多年积累的推送团队也让美团与商家,尤其是大企业保持了更稳定的关系。美团在不同城市的运营经理也会根据当地化的特点推荐商品,更有目的性。
“自建配送团队对于目前的Tiktok来说可能不太现实。目前,Tiktok最重要的是先联系商家。换句话说,商家是核心资源。”冯华魁说,如果第三方机构没有问题,其他服务可以由他们提供,基本可以满足Tiktok的需求。
这一点与闫寒的观点基本一致。闫寒还认为,第三方配送团队在滴答声大量流量进来后,也会获得相应的流量,从而增加自身的业务密度,降低成本,提高服务,优化人员结构,与滴答声产生共生关系。
在流量池中,大咖啡已经成为连接内容和外卖的关键角色。2月16日,Tiktok生活服务发布行业首个“店铺探索标准”,打击虚假宣传行为,明确商家和网络专家在店铺探索合作过程中应遵守的行为标准和权利责任。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