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韩昱
据新华财经3月7日信息,此前,美国波士顿商业服务交易中心(CME)表明,将在4月3日发布根据美金/在岸人民币期货股指期货。
“这也是欧债危机迈开的重要一步。”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科学研究院梁海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说,在岸人民币期权的发布将达到国际性投资人对rmb不断丰富商业服务要求。国外市场在商品、原材料和商贸等行业大量应用rmb时,其可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一个更强大的一种手段,使国际性投资者可以在金融体系应用更复杂的套利和量化交易策略,更加高效地解决汇率变动风险性。
CME表明,4月份推出了的美元/在岸人民币股指期货预计在提升成交量的前提下,投资者们接触到了更大范围金融理财产品。
仲量联行大中华地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负责人庞溟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伴随rmb汇率市场化生成机制完善和欧债危机的稳步推进,人民币的汇率整体呈双重起伏趋势、弹力进一步增强。人民币离岸成交额高速发展、市场深度持续扩大。可以这么说,有关衍生品交易所需要的流通性、波动性、标价基本等条件及因素已完全具有。
针对芝商所拟发布美金/在岸人民币股指期权将造成的影响,庞溟进一步表示,这将为有需求的企业及金融企业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费率紧急避险升值专用工具,也有助于通过提升买卖便捷度,吸引更多长期投资者和专业投资机构参加,进而丰富多彩在岸人民币市场期货品种,使在岸人民币市场里掉期、长期、交换、股指期货与其它买卖占有率更加平衡,并通过组成投资的方式来提高价格发现功能、优化配置。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陈雳告诉记者,以上股指期权的推出有助于促进欧债危机的稳步推进。
“现阶段欧债危机遭遇一些比较舒适的环境和机会。”中央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局厅长潘功胜3月3日在国信办举办的“权威机构话开场”系列主题发布会上提及,通过十余年的发展趋势,伴随着人民币清算行和货币交换互联网的创建,在岸人民币行业的发展,国内金融市场开放,和中资企业金融企业国外合理布局逐步完善,rmb已经初步具有了全球化所使用的网络效应。
据新华财经引用国际清算银行数据信息,2022年,rmb占全球全部外汇投资量7%,超过澳币、澳元和瑞士法郎变成了全球第五大交易货币。上年rmb期权的成交量比三年前基本上翻了两番。
陈雳表明,rmb股指期权量提高也说明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国资产国际诱惑力在逐渐增加,国际性投资人对人民币投资需求显著增强。
“rmb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的关注与高度重视,而欧债危机的一系列成效,既有赖于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一带一路’提倡基本建设不断进步,充分体现了各国人民对中国经济发展抛向信赖一票。”梁海说破。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