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安赵彬彬
2月15日,国家医保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确立各个医保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激励对符合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自行申请办理开启门诊统筹服务项目。
中国某知名医药业上市企业相关人员对《证券日报》记者说,这次现行政策确立药房作为我国基层医疗服务的主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各地实际实施细则仍待确立。下一步,企业将高度关注各地区的政策执行落地式状况,争取、申请。
公司、顾客等多重获利
《通知》确立,在提升药方运转管理工作,要借助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服务平台,加速医疗保险电子处方核心落地应用,完成医保定点医院电子处方流畅运转到定点零售药店。
定点零售药店门诊统筹的起付线、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等,可操作和本城镇职工指定基层医疗卫生同样的社保待遇现行政策。此外,指定医药机构可以为对符合条件的病人出具长期性药方,最多可办理12周。
以上著名医药业上市企业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实际上《通知》相关知识系个人医保账户改革创新的延续。
中信证券券商报告也提出,此次通告应该是2020年8月26日国家医保局颁布的《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进一步填补,且推动速率超过预期。
该券商报告表明,以后零售药店领域头部企业还将继续享有政策利好,在个人医保账户改进的过程中更多的承揽医院门诊慢、特病药品零售业务流程。长远来看,门诊统筹资质证书与个人帐户有希望进行稳定工作交接衔接,门诊统筹资质证书也为药品零售行业带来增加量客流量及增量市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巨丰投顾高端投资咨询森林明向《证券日报》记者说,此次《通知》直接将零售药店和医院药房中间连通。将来,消费者可以手里拿着医院门诊药方,到院内外探寻销售市场最低价位购药。对消费者来说,将来的就诊成本费有希望大幅度降低。
某医药连锁相关人员对《证券日报》新闻记者称,用户在未列入门诊统筹药房选购已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药物,会比在定点医疗机构选购更贵一些。伴随着该政策的落地,不仅方便普通百姓低价购药,同时也将大大提高定点零售药店的竞争能力,也为定点零售药店产生增加量收益。
“可是,药方流失对用户私人信息监管方面也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议顾客选择正规的销售渠道选购。”森林明表示,此次《通知》执行也雪藏了市场中伪劣药、过期药及其无良商家的生存环境。
徐州经开区招商局局长史周华向《证券日报》记者说,在政策落实环节中,还存在着各个方面难题必须多方面关心,主要包括零售药店门诊服务的质量控制难题、药品招标的公平公正问题以及医保支付标准的统一性难题。
行业集中度即将提高
《通知》明确提出,城镇职工医保部门要提升申请资格、健全服务规范,立即为对符合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开启门诊统筹服务项目。与此同时,申请办理开启门诊统筹提供服务的定点零售药店应当符合有关要求,可以进行门诊统筹连接网络实时结算。
国金证券研报觉得,《通知》激励主动提出指定零售药房开启门诊统筹服务项目,并且对申请资格作出确立限定,利好消息头顶部药店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健全定点零售药店门诊统筹付款及配套措施,药房在终端医药销售的必要性及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并加快推进药品运转。
森林明表示,《通知》确立拟参加的定点零售药店不仅要有资金扶持,还需要在人员、会计、体系等硬件配置层面,及其信息化管理、医保费用清算等软件层面都需要达到一定规范,才有可能享有本次政策利好。“多方面利好消息下,我们判断,只需做到《通知》规定的卖家都是会踊跃参与。”森林明觉得。
以上医药连锁相关人员觉得,本次现行政策落地执行后,有关上市公司有希望凭借管理方法、知名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完成首先获益。
东新科技高端投资咨询秦亮向《证券日报》记者说,《通知》中要求医保结算周期时间有益于药房资金周转。对于本次《通知》更加实际产生的影响,则主要看全国各地实施细则落地式状况。“在标准化与严格要求下,高品质运营药房将拥有更多竞争优势。未来不清除业内龙头企业打开并购整合的概率”。
海南博鳌诊疗经理邓之东也对《证券日报》记者说,将来,业界中小型、点射药房和不合规药房将逐渐丧失竞争能力,市场整合企业并购加快,行业集中度将逐步提高。
森林明表示,从《通知》内容来看,本次政策要求了定点零售药店可以根据参保人需要提供物流配送服务,运送费用不进医保付款范畴,这一政策也许会给药业流通业提供新的核心竞争力。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