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数字化转型,银联业务逐渐从支付机构向科技公司和数据公司转型。”
在12月9日举行的银联商务2022年平衡论坛上,银联商务党委副书记、总裁王燕芳描述了银联商务的公司发展路径。作为中国支付行业的龙头企业,银联商务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今年也是银联商务成立20周年,其发展路径也值得支付行业借鉴,银联商务的发展也是中国支付发展历史的重要缩影。
支付是国家的基础
很多新进入支付行业的人经常会问,什么是支付?
这也是大约30年前中国金融电子化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当时,国家领导人指出,金融电子化是我国金融管理的革命性变革,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也有利于法制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1993年,“金卡项目”启动,中国通过一系列方式推动中国金融电子升级。然而,在金卡项目的前一年,在引入世界银行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后,央行正式启动了CNAPS(中国现代支付系统)项目。
一开始,金卡项目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促进数控APS项目和其他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实施。数控APS太重要了,这是支付的底层金融基础设施,就像一栋100米高的建筑的前提一样。只有打好基础,未来建成的建筑才能稳定。
从1992年项目启动,到1996年开工建设,再到2002年试运行,CNAPS花了十年时间阐述,支付是国家重工,是关键前提。它关系到国家的方方面面,不能容忍一点粗心。
但2002年,金卡项目进入第二阶段,即银联的成立。如果第一阶段是政策的实施,那么通过银联,金卡项目将实现支付的市场化转变。许多支付老年人回忆说,银联成立时,许多金卡项目相关办公室当地更换招牌,成为银联分公司,人员不变,但特点发生了变化。
银联的成立才刚刚开始。当时,积累了十多年的支付问题正在等待银联和即将成立的银联业务来解决。
支付是网络通用的
1985年,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了第一张银行卡。中国进入了储蓄卡时代,但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空白市场下的“鸡蛋”问题。
也就是说,储蓄卡数量与商家支持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如果没有足够的商家支持收单业务,银行发行动力不足,发行成本高;另一方面,如果市场上储蓄卡数量不足,这种新的支付方式普及程度不高,商家就不愿意支持收单业务。
实力雄厚的银行看到了储蓄卡的发展趋势,投入人力物力开发发卡和收据市场,因此在发卡数量和业务数量方面具有充分的优势。然而,不同的银行卡和企业之间也存在着无法沟通的问题。一个大型企业收银台,有几个甚至十几个POS的“一柜多机”已经成为常态。
1993年6月,国务院正式启动“金卡项目”,在上海、北京、天津等18个城市建立了地方银行卡账户交换中心,以促进银行卡合资和发展,为持卡人刷卡提供更便捷的支付受理环境。
2002年,为进一步推进互联网通用性,中国银联成立,合并了全国银行卡信息交换中心和18个城市(区域)储蓄卡网络服务分中心,为支付系统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标志着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新体系的正式出现。同年,中国人民银行启动了大型实时支付系统。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同时启动了小批量支付系统,国内支付系统不断完善。这无疑对国内电子支付验收环境的建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然而,在实现统一的结算和标准后,在处理了“一柜多机”之后,它仍然面临着市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对于银行来说,统一的市场意味着打破原来封闭的生态堡垒。出于自身利益,银行更致力于发卡业务,扩大其他金融增值业务,投入产出率更高。鉴于网络建设初期机器、人力等昂贵成本投资的验收,银行在早期阶段对收据业务并不感兴趣。
用更直白的话说,收单业务这种“脏活累活”银行不愿意做,但当时第三方支付市场还没有足够的规模来支撑收单行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出现了银联收单位的银联业务。
一些老“银商”曾经与移动支付网络进行过沟通。在整个银联系统中,早期的银联业务是一个痛苦、疲惫、“不受欢迎”的部门,但他们非常热情。每个人似乎都有一种“先锋”的探索精神。银联业务也像支付领域的“黄埔军校”,不断向市场出口人才。过去,许多“银商”已经成为支付行业、金融业甚至互联网行业的支柱。
到2016年底,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和积累,银联商务服务体系不仅从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三沙永兴岛到新疆边防哨所,从西藏吉隆港到山东临沂革命老区,遍布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甚至渗透到更广阔的农村田野、山区和渔港码头,通过支付为农村经济振兴创造金融服务“高速公路”,让现代电子支付在广阔的中国土地上扎根。
到目前为止,网络上仍有“为什么最初的POS机都来自银联业务?”这样的问题,这是一种肯定,但也是一种质疑。
长期以来,银联不仅做结算,还让银联做收据,这受到了“裁判”和“玩家”的质疑。然而,当我们回顾中国收据市场“鸡蛋”的早期问题时,我们发现,正是因为最初的“裁判”改变了体育服装,振兴了市场,才有了今天繁荣的支付市场。在此背后,是中国银联敢于承担责任、敢于领先的风格和勇气,是银联多年来面对困难、坚定工作的坚韧和宽容,促进了中国银行卡市场各角色的形成,形成了互利共赢的“四种方式”。
就在银联业务成立十年后,支付市场的活跃水平达到了新的节点,银联业务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支付是不断创新的
2011年,中国首批支付许可证发放,包括银联业务、支付宝、金融支付,支付市场化进入新阶段。许可证发布后,监管态度和市场反应需要时间。到2012年,即银联业务成立十周年,支付市场的活动开始激起。
当时,银联商务高管表示,2012年是支付行业市场完全开放的一年,也是新的监管政策、定价机制和行业模式逐步形成的一年。
对此,有人认为,支付市场的开放终于打破了银联业务在收单市场的“垄断”;更有远见的人认为,银联业务不再“孤军奋战”,真正活跃的支付市场开始了。
支付许可证最多有271家机构,支付市场前所未有的活跃。从2010年到2020年,中国的网络机器数量增加了11倍以上,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经济运行效率。
面对竞争,银联业务在内外多个地方都强调,“如果你不敢创新,你就会被淘汰。公司始终强调创新是生命。”
2015年,银联商务前瞻性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提前布局其受理终端,让这些数百万终端全面拥抱互联网,建立“开放移动泛非接受网络”,完成储蓄卡、银联手机闪存支付、银联云闪存支付和各种二维码支付综合支付验收。
不仅如此,银联商务还利用人工智能、计算机深度学习等新技术,探索和实现人脸支付、声纹支付、静脉支付等新兴支付方式的全面验收。如今,基于其多媒体自助终端、智能终端和移动应用程序、电脑等终端形式,通过线上线下多元化的支付方式,银联商务构建了覆盖海陆空的金融服务生态系统,赋予客户以完整的支付全场景服务能力的高效运营。
近年来,随着新冠疫情加速全球数字化升级,支付不仅仅是支付,银联业务也再次走到了时代的十字路口。
支付是数字化的起点
是什么导致了支付市场的激烈变化?这是在过去的两年里,支付从业者一直在思考,并希望找到打开下一个黄金十年的关键。
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来看,二维码支付的普及促进了离线和在线边界的逐渐消化。同时,随着互联网对接收场景的不断渗透,支付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在支付更重要的同时,它也走向了后端。在SaaS的包裹下,它已经成为一种基本能力。
从控制的角度来看,96费改革、备用金集中存款、直接连接、反洗钱、反电信欺诈等一系列监管措施正在促进行业合规,切断过去十年支付社会化带来的“荆棘”,也不可避免地减少支付创新空间、合规为前提,商品同质化程度高。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经过多年的教育,商家从最初对支付便利性的需求转变为希望通过支付背后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在客户获取、客户获取、营销等方面带来商业升值。
银联业务也在寻找,并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2021年,王艳芳提出了“支付银商”、“升值银商”、“科技银商”的“三银商”战略定位。
“支付银商”是渗透到银联商业骨髓和血液中的支付DNA,也是其安身立命的基础;
“升值银行业务”是指在支付的基础上,通过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促进客户业务升值和管理升值,实现客户的高质量发展;
“科技银行业务”体现在银联业务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分布式架构、微服务等技术,协助自身和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
王艳芳介绍,目前银联业务每年至少要拿出10%的营业收入,投入新技术应用、科研合作和技术转化。
在支付薄利化的背景下,这说明了银联业务在支付数字化升级中的决心。
经过20年的支付,“支付银行业务”不再需要解释,让支付不仅仅是支付,将是银联业务新时代的问题。
在“升值银行业务”方面,银联业务从最初为商家提供相对简单的财务对账、积分验证、会员管理等基本增值服务开始,不断探索增值服务的新领域。如今,银联业务在传统智能支付终端的基础上,推出了各种物联网和智能产品设备,为商业区建设和数字场景升级提供支持。为了促进市场复苏,促进经济稳定,银联业务通过“全员利益”营销平台加强与各种品牌股权资源的营销合作,帮助地方政府发放消费券。根据近两年灵活就业产业发展的趋势和需求,银联业务“日常企业人才”产品通过共享经济企业服务平台为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搭建桥梁。
在“科技银行业务”方面,截至目前,银联业务拥有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17项,授权专利30余项,软件作权600余项;银联业务应用核心技术的产品和服务收入可占总收入的80%以上,为“科技银行业务”的明确定位增添了成果。
基于“科技银商”的“科技银商”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