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被誉为工业体系中最复杂的制造工程,是衡量国家制造实力的重要标尺。
在这一领域,南方某大型造修企业承担着中国高端船舶的设计与建造任务。为掌握数据主权、推进信创落地,该企业启动了从软件到硬件的全面国产化替代计划,并携手联想开天工作站,共同验证国产算力在船舶设计这一最复杂工业场景中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然而,船舶设计流程复杂、系统庞杂,每一环节都高度依赖专业软件与高性能计算,对图形渲染、系统兼容性与数据安全提出了严苛要求。长期以来,这些关键系统运行在进口芯片架构之上。要实现信创平台的完整替代,不仅需保障性能,更要打通软硬件适配与业务系统的协同稳定。
因此,该企业需要的不仅是国产算力设备,而是一位能够从算力架构搭建,到系统适配调优,再到数据安全保障,提供全程陪伴的一体化合作伙伴。凭借在信创迁移与行业适配方面的深厚积累,以及多年来的合作基础,联想开天成为其信创转型的首选方案提供者。

船舶造修信创转型的现实挑战:从性能到安全,环环相扣
对该企业而言,信创转型不是简单的设备更新,而是以工作站为核心的算力体系重塑,关乎设计连续性与生产稳定性。
首先,是软件生态与算力性能之间的匹配难题。船舶设计涉及GB级的三维模型与复杂矢量图,对GPU的图形渲染、内存带宽与稳定性提出极高要求。而当前国产CPU与GPU生态仍处在快速演进中,驱动支持、系统兼容性、运行稳定性都需重新验证。哪怕轻微的性能波动,都可能打乱设计节奏,进而影响整个造修进度。
其次是系统适配的复杂性。该企业拥有 17 套业务系统,覆盖从设计、审批到生产等关键环节,时间跨度长、技术栈多样,既包括结构化数据库,也包含与三维模型关联的图形数据与专有格式。要实现全面迁移,必须在数据协议统一、迁移流程规范、内核与驱动适配三方面协同推进,只有这样,这 17 套系统才能在不中断业务的前提下,平稳切换至国产平台。
更为关键的,是数据安全与远程协同的双重压力。作为承担多项军工与海工任务的企业,其设计数据保密等级极高;而在集团化、跨区域协作日益常态化的背景下,工程师常需在异地完成建模、图纸审核与仿真工作。如何在确保信息安全合规的前提下,实现高效远程协同,成为信创转型过程中必须攻克的核心难题。
端到端覆盖,联想开天工作站赋能船舶设计全链路转型
在该企业的信创转型中,联想开天提供了一套系统级、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覆盖咨询规划、硬件部署、软件适配、安全架构与后期支持,实现了船舶设计全链路的国产化平稳迁移。
项目启动阶段,联想开天团队深入企业设计与信息部门,围绕设计、仿真、生产管理等关键系统,梳理算力需求与业务逻辑,制定了分阶段的信创替代路线图。该方案明确迁移优先级与并行测试路径,为整个实施过程提供了可执行的技术框架与风险控制机制。
在算力底座方面,联想开天为该企业的千人团队构建了以联想开天P3h G1t与P5h G1t为核心的信创工作站矩阵:
• 联想开天P5h G1t定位单路旗舰,搭载海光3490处理器(16核32线程),面向船体总装、舱段布置、CFD仿真及本地AI推理等高负载场景,最高可配16核32线程海光高性能处理器,支持丰富专业GPU与大容量显存,为大型三维装配、复杂曲面建模及高并发渲染提供稳定的算力支持。
• 联想开天P3h G1t则负责零部件建模、二维出图与中型BIM/装配任务,在支持专业图形驱动的同时具备灵活的内存与存储扩展空间,为中负载CAD/BIM场景提供坚实的算力保障。
得益于这一算力矩阵的协同优势,联想开天工作站在国产平台中展现出卓越的性能上限。其旗舰型号可流畅处理GB级三维模型与多层装配文件,轻松覆盖造船设计的全负载场景;配合新一代专业显卡,渲染与载入效率显著提升,大型模型加载延迟小于10秒,系统响应快速而稳定。与此同时,工作站全面采用M.2 NVMe SSD存储架构,显著提升数据读写速率,在图纸调用、模型加载与仿真计算等环节实现高吞吐、低延迟的体验,为造船设计提供强大而稳定的算力底座。

卓越的性能与领先的兼容性,共同构成了联想开天工作站的核心竞争力,而后者得益于联想开天与主流国产ISV的深度协同。
依托与国产主流ISV的深度合作,联想开天构建了联合认证与驱动调优机制。项目实施中,联想开天工程团队与中望CAD联合开展驱动联调与图形算法优化,通过升级BIOS与筛选特定内存颗粒等软硬结合的深度调试手段,解决复杂矢量渲染的失真与卡顿问题。
同时,与软件伙伴的深度合作模式被进一步应用于更广泛的生态中,从国产软件扩展至CATIA等国际专业软件,及该企业17套业务系统的兼容性验证,逐步贯通了工艺、物料、排产等数据链路。
业务迁移“零中断”,国产算力撑起大国重器
然而,仅依靠工作站本身的兼容性,仍无法覆盖所有业务流程的迁移需求。为此,联想开天为船厂搭建了基于自研超融合架构的 GPU 虚拟化平台,将当前阶段尚无法在本地工作站完全兼容的业务模块,通过虚拟化的驱动兼容层实现平滑运行。这一方案不仅补齐了国产化系统的兼容短板,也进一步强化了数据安全与远程协作能力。工程师可在厂区、分部或出差途中,通过轻终端安全访问设计环境与算力资源,实现“数据不出域、算力随时用”。
该方案不仅满足兼容性、安全性与灵活性的需求,也显著降低了GPU运维成本。终端预装所需应用与配置,实现“开箱即用”,确保业务系统、专业软件与历史数据的无缝迁移和“零中断”运行,完美契合船舶造修行业对系统连续性与稳定性的极高要求。
目前,联想开天工作站已在企业设计一线稳定运行三个月。设计师在中望CAD等软件中完成船体线型设计、舱段布置与复杂部件建模,操作流畅、系统响应迅捷,性能表现接近传统架构。正如企业IT负责人所评价的:“我们在设计一线使用联想开天P5h已有数月,三维建模与渲染都非常顺畅。通过GPU虚拟化平台,即使出差在外也能安全访问设计环境,数据始终留在厂区内网,实现了高标准的数据安全。”
信创时代的造船引擎,工业中国的新底座
从“被动替代”到“主动掌控”,国产算力的意义已超越一台设备的性能,而成为产业自主与国家安全的基石。该企业的信创转型实践,正是这一时代变革的缩影——随着数十年来造船技术的自主创新,国产算力平台也真正支撑起船舶这一大国重器的研发与制造重任。
在这一过程中,联想开天不只是交付硬件,更趟出来一条国产化路径——让信创成为生产力,让数据主权成为竞争力。从集团层面看,该项目已成为内部信创转型样板,正被兄弟单位借鉴复制。它以系统级咨询、工程级适配与算力层的创新,打通重工业领域中的设计、仿真、工艺、管理全链路,使信创设备在真实工业现场落地生根。
今天,联想开天正在成为中国各行业信创转型的坚实底座,也正让“中国制造”的数字龙骨更加稳固。从图纸到龙骨,从算力到运力,国产算力平台正在以新的方式,推动大国工业驶向更深更远的海域。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