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航”(航空、航天、航海)及“国防军工”集各种先进技术于一身,彰显了一个国家的综合科技实力,是大国地位的显著标志。当前,中国航空航天事业蓬勃发展,探索蔚蓝天海和浩瀚宇宙的伟大事业更加行稳致远,梦想实现的脚步越来越近。
广州六中,拥有黄埔军校和西南联大双重血统,六中校训“亲爱精诚”与校歌均沿袭黄埔军校,六中具备国防军校的先天基因。暑假期间,在年级家委会的组织下,“国防军工”高校鼎力配合,广州六中学生深入哈尔滨、西安、南京三大历史文化名城,探寻“国防军工”发展历程,开展了集爱国主义教育、科学家精神教育、国防教育于一身的“三航”主题研学活动。
研学期间,六中学生深入高校实验室,聆听了“国防军工”专业教授的前沿讲座,接触了大学生社团的活动。学校希望借此探索“高校与高中协同育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新模式,培养六中学生往“国防军工及三航”领域特色发展。
广州六中三航科技馆
为国铸剑英雄志,沧海不灭赤子心
——哈尔滨研学回顾
哈尔滨,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以其战火洗礼下的坚韧与不屈,铸就了英雄的辉煌篇章;它又是新时代的开放门户,以包容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勇立时代潮头。在这片热土上,一群国防军工人承载着总书记的深切期望,他们深深扎根,传承着优良的传统,紧贴着强国强军的战略需求,默默耕耘于教育、科技与人才培养的广阔天地,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2024年7月23-27日,广州六中23位同学,开展了为期5天的哈尔滨研学之旅。
1. 历史铭记,责任担当
在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陈列馆及其遗址前,同学们驻足凝视,历史的沉重与责任的使命感油然而生,他们重温那段不堪回首的过往,誓言不忘历史,牢记使命。
2. 哈工程探索,科技筑梦
广州六中的同学们深入探索了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多个核心领域。在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交流会上,学生们对“三海一核”特色专业有了深入了解,特别是通过高副院长的互动,增强了专业认知。此外,同学们还参观了校史馆、哈军工纪念馆、船舶博物馆及科技成果展厅,深刻体会到哈工程在国防建设中的卓越贡献和辉煌成就,特别是“共和国第一”的诸多创新成果,以及杨士莪院士等前辈的科研精神,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在“安全壳PCS系统”和水声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参观中,同学们对核能安全技术和水声探测技术的前沿研究有了直观认识,领略了科技创新的力量。
而在工程训练中心,通过亲身体验工程仿真装备和格斗机器人,同学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激发了探索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3. 哈工大之旅,创新引领
同学们深入到哈工大的各个角落,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蓬勃的科研活力。
踏入校史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哈工大百年华诞的深情寄语,这不仅是对学校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期许。在这里,广州六中的同学们见证了哈工大从中俄工业学院起步,历经战火洗礼,最终成长为如今“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知名学府。一幅幅照片、一座座奖杯、一位位院士的丰功伟绩,共同绘就了哈工大辉煌的历史画卷。
在与招生专家的面对面交流中,六中的同学们深入了解了哈工大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瞄准学术大师、工程巨匠、业界领袖和治国栋梁四类杰出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推出了多个由院士亲自挂帅的特色班级和未来技术学院。这种高起点、高标准的教育模式,让同学们对哈工大的教育品质充满了敬意和向往。
走进航天馆,同学们仿佛置身于浩瀚的宇宙之中。从“卧震苍穹”的巨石到东风-2弹道导弹、长征1号运载火箭的实物展示,再到四大主题展厅和专题展厅的丰富内容,亲眼目睹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和发展历程。
在创新创业学院,同学们被各种充满创意的机器人深深吸引。从足球机器人到潜水机器人,从物流机器人到人形仿真机器人,每一个作品都凝聚着哈工大学子的智慧和汗水。在工程创新实践中心,同学们亲手操作数控车床加工出一枚枚子弹模型,充分体验了工程创新的乐趣和魅力。
在王若维老师的精彩讲座中,同学们全面了解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王老师的讲述让同学们感受到了航天人的责任与担当以及他们为实现航天梦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4. 文化浸润,精神传承
哈尔滨独特的文化符号也深深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从中央大街的欧式风情到中东铁路桥的历史印记,从防洪纪念塔的庄严耸立到中华巴洛克街区的复古韵味,每一处都散发着这座城市独有的魅力与红色基因。同学们在领略冰城美景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哈尔滨这座城市精神内核的丰富与深邃。
五天的研学时光转瞬即逝,但留给同学们的却是宝贵的记忆与深刻的思考。他们纷纷表示,此次研学之旅不仅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激发了他们投身国家建设、实现个人价值的热情与决心。
回望这段旅程,有同学感慨万千:“经过这次活动,让我对原本感觉离我很遥远、很抽象的知识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通过现场参观、听取授课、与教授专家面对面交流、亲身参与各种实验与操作,我全面了解和学习了国家国防军工领域的前沿技术及最新成就,拓展了我的视野,激发了我的兴趣爱好与爱国热情。同时,哈尔滨这座城市充满了历史的韵味和独特的风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
展望未来,也有同学的目光中闪烁着坚定与希望:“站在祖国的北疆,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科技与学术的蓬勃发展如何深刻地改变着这片土地。前辈们的辛勤耕耘与无私奉献,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时代的使命与责任,应当心怀理想,勇于担当,以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相信,每一份付出都将化作未来璀璨的星光,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愿我们都能以赤子之心,报效华夏,将青春与热血献给这片养育我们的山河大地!”
愿以寸心寄华夏,且将岁月赠山河
——哈尔滨研学之有感
(一)
放眼看神州,一路研学行至祖国的最北,五天四夜的时光我们感受了高校的浓厚学术氛围。当前的科技和学术发展已融入我们的生活,更使华夏大地在生产、军事、国防等诸多方面,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跟随研学团一路探访,仿佛打开了我从未曾见过的世界,斗转星移,岁月流金,几十年孜孜不倦的科研一线先辈们用热血和汗水铸就的辉煌,已誉满华夏。
在新时代国防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新时代少年是何其有幸,生于华夏,生于盛世,见证百年,不经战乱。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心如花火,向阳而生,以理想为帆,不惧远航,以奋斗为桨,不惧风浪。我泱泱大国,神州大地,浩浩九州,一撇一捺都是脊梁,哈工大和哈工程用治学的严谨和成绩实现了千秋作卷,山河为答。作为新一代中国少年,我们必将向奉献在祖国科研一线的先辈们学习,我们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今天洒下的汗水,明天定会发出耀眼的光芒!愿以寸心寄华夏,且将岁月赠山河!
(二)
经过这次活动,让我对原本感觉离我很遥远、很抽象的知识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通过现场参观、听取授课、与教授专家面对面交流、亲身参与各种实验与操作,我全面了解和学习了国家国防军工领域的前沿科技及最新成就,拓展我的视野,激发了我的兴趣爱好与爱国热情。其中我感受最深的是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在科研项目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力,这让我深受启发,也为我未来的学习与职业规划带来了更多的启发与思考。
同时,哈尔滨这座城市充满了历史的韵味和独特的风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仿佛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让我流连忘返!
非常感谢老师们的悉心安排,真诚陪伴及辛苦付出!
(三)
是冰雪的世界,是新中国重工业的摇篮,是跨越3300公里的相见。
哈尔滨,这是冰雪之城。同时,这里也是工业之城,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东北重工业基地,改变了中国重工业落后的面貌。如今中国日益强大,但我们仍需要大力发展科技,才能更好地屹立于民族之林。作为新时代接班人,我们有幸于这个暑假踏进哈工大和哈工程的校园。
“大工至善,大学至真”,这是哈工程的校训。踏入工程创新中心,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师所说的,“在这里,学习不拘泥于课堂里,不被课桌椅约束,而应该踏进实验室,真真正正去接触,去实践,去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博物馆,校史馆,文化馆,一切皆可成为教室,怀揣一颗好学的心,去实践中探索,才能更好地科研。
这里拥有水声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秉持“做人做事做学问,为船为海为国防”的理念,坚持创新,攻坚克难,突破一个个技术难关,用热血和汗水铸就了辉煌。纵观古今,海是波澜壮阔的,对人类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我们从未停止过对海洋的研究。正是这样一个实验室,全国许许多多如它一般的实验室,为海洋保护和海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亮眼的不仅是航海领域,更有航天的佳绩。哈尔滨工业大学,一个历史悠久的校园。从一开始多为俄罗斯的学生和教授,到后来逐渐有更多的中国人进入校园,为新中国培养属于自己的人才,这不仅仅是教书育人,更是一所高校对于国家和民族所展现出来的责任,是一种担当。习主席说,“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中国科研人挑起大梁,为中华民族百年的飞天梦而奋斗。
如今的中国,山河无恙,繁荣昌盛,但我们也必须记得曾经那段百年屈辱的历史。
1931年9月18日,日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日军侵华犯下了滔天罪行,其中,最为残忍的便是731部队的行径。走进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遗址,映入眼帘的是几个醒目的大字:反人类暴行。细菌战,人体实验,他们在我们的土地上肆意妄为,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无数的痛苦。要永远铭记这段历史,吾辈自强。
这里与俄罗斯接壤,自然也少不了文化的交流。哈尔滨独特的欧式建筑风格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展现了这座城市的中西文化交融特色。丁香撬动铁轨,索菲亚教堂上的白鸽悠闲踱步,中东铁路桥连接起了古今交融的梦,巴洛克的辉煌从过去到永恒。在充满异域风情的建筑里,我看到的是一座包容的城市,是曾经辉煌的文化,兼容并包,源远流长。
在研学中,我了解到了国家科技的繁荣发达,也看到了历史的长河留下的遗迹。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作为新一代中国少年,我们要向这些为祖国的发展做贡献的先辈们学习,不断努力,不断创新,让祖国的未来光芒万丈!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