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俄罗斯的钻石资源丰富吗?
2.世界四大名钻是什么?「四大钻石」有什么特别之处?
3.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叫什么名字?有最好!!
4.俄罗斯金刚石/钻石产地概况
5.请问钻石的历史是怎样的?
俄罗斯的钻石资源丰富吗?
75万亿美元!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一牛财经讯:众所周知,俄罗斯是世界上矿产储量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稀土出口国,据俄罗斯媒体《今日俄罗斯》报道称,俄罗斯自然资源估计达数十亿美元。
此外,俄罗斯的矿业是该国仅次于石油和天然气的第二大行业,在其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出口中占有很大的份额。
俄罗斯还是铂金、黄金和铁矿石等矿产商品的前三大生产国之一,更是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和钯生产国。
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的乌拉尔山脉拥有大量的矿物,而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木材的大部分矿藏则主要位于西伯利亚地区。
实际上,俄罗斯是世界第五大煤炭生产国,煤炭储量约为1,750亿吨。当然,这些资源大多集中在西伯利亚和乌拉尔地区。
而俄罗斯的木材工业每年价值约200亿美元,也是俄罗斯经济的重要经济贡献者。此外,这个国家的渔业是世界上第四大渔业。
总之,俄罗斯的资源价值巨大,据统计,这一资源的估计为75万亿美元。相比之下,美国的自然资源价值约为45万亿美(1.6倍),而中国则为23万亿美元(3.2倍)。
俄罗斯的贵金属在全球也具有重要影响力!
如上,俄罗斯不仅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木材等,此外,还有高价值的矿物,如:铜、钻石、铅、锌、铝土矿、镍、锡、汞、金和银,当然,这些资源大多位于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
具体到公司层面来看,俄罗斯诺里尔斯克镍公司(Norilsk Nickel)是世界领先的镍和铂金属生产商之一,拥有全球约一半的钯供应和几乎相同份额的铂。
如一牛财经此前多篇文章提及到,世界上的钯金的生产非常集中,就像它的姐妹金属铂,而俄罗斯和南非共同供应着几乎世界上四分之三的钯金供应。当然,俄罗斯是最大的生产国,2017年的产量为81公吨。
此外,俄罗斯的诺里尔斯克镍公司还在俄罗斯、博茨瓦纳、澳大利亚、南非和芬兰经营矿山,该公司2017年的收入接近100亿美元。
全球三分之一!俄罗斯钻石资源也非常丰富!
除了自然资源和贵金属,俄罗斯的钻石资源也异常丰富。
全球领先的钻石开采企业——俄罗斯阿尔罗萨(Alrosa)公司占全球毛坯钻石产量的近三分之一,当然,该公司主要生产设施目前主要集中在雅库提亚西部和阿肯赫茨克地区。
目前,Alrosa正在开发大约30个区块。
而早在11月,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就授权在雅库提亚(Yakutia)开设了一座巨大的新钻石矿床。
在开发这个新领域时,“俄罗斯是一个拥有巨大自然财富的国家,雅库提亚的钻石是我们为之自豪的另一个国宝,”普京补充说,“此外,这一新领域的推出将加强俄罗斯在全球钻石市场上的领导地位。”
世界四大名钻是什么?「四大钻石」有什么特别之处?
钻石的矿物学名为金刚石。它是世界公认的七大宝石之一,并有“宝石之王”的美称。本文根据目前不完全统计,按原石重量大小,依次介绍当今世界十大天然钻石。
一、库利南钻石
世界第一大钻石是库利南钻石(即卡利南钻石)。其重量为3106克拉(1克拉=0.2克)。它于1905年1月25日,发现于南非德兰士瓦省比勒陀利亚的一个金刚石矿,被誉为“非洲之星”。当时的南非政府将它送给了英王爱德华七世。后来,它被切割成九块大钻石。其中,“库利南Ⅰ号——非洲之星第Ⅰ”和“库利南Ⅱ号——非洲之星第Ⅱ”,是世界上最大的两块切割钻石,其重量分别为530.2和317.4克拉。它们于1908年被精工琢磨成饰钻,镶嵌在英国君王的权杖和皇冠上面。权杖上的那颗饰钻有74个刻面。其余的细碎钻石共96块,也制成了饰物,现收藏于英国皇家。
二、科尔德罗·德迪奥斯钻石
世界第二大钻石是科尔德罗·德迪奥斯钻石。其重量为922.5克拉。1991年,发现于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北部地区,为巴西最大钻石。
三、第三大钻石
世界第三大钻石的重量为703克拉。它是在1987年3月下半月,在距扎伊尔东开赛省省会母布吉马伊35公里处的一个矿区被发现的。它已被出售给黎巴嫩的世界钻石商行。
四、百年纪念钻石
世界第四大钻石是百年纪念饰钻的原石。其重量为599克拉。1986年,发现于南非比勒陀利亚附近。雕琢后的重量为300克拉。该饰钻取名为“百年纪念”,以纪念1988年德比尔斯公司成立100周年。所以,它又叫德比尔斯钻石
五、第五大钻石
世界第五大钻石的重量为407.8克拉。它是像鸡蛋那么大的一颗**天然钻石。1988年10月19日,这颗钻石由纽约珠宝商在纽约拍卖。当时,开价为2000万美元,但出价只达到1320万美元,没有卖成。
六、第六大钻石
世界第六大钻石的重量为255.61克拉。它被发现于几内亚阿雷多金刚石矿。该矿由澳大利亚的布里奇石油公司开采。这颗钻石是该公司找到的第四颗、也是最大的一颗钻石。前三颗钻石的重量分别为181.77克拉、142.96克拉、100.2克拉。1990年1月,这颗钻石在比利时安特鲁普被拍卖。一位香港钻石商用1003.6万美元购得这颗钻石。
七、葡萄牙钻石
世界第七大钻石是葡萄牙钻石。其重量为215克拉。它被发现于巴西。后经加工切磨成八角形,长32075毫米,宽29.65毫米,高16.01毫米,重156克拉。
八、第八大钻石
世界第八大钻石的重量为181.77克拉。它是澳大利亚布里奇石油公司在几内亚阿雷多金刚石矿发现的、四颗大钻石中的第二大钻石。
九、中国常林钻石
世界第九大钻石是中国常林钻石。其重量为158.786克拉。最长36.3毫米,最宽29.6毫米,最高17.3毫米。1977年12月22日,发现于中国山东省临沭县(原)岌山公社常林大队,为目前中国最大钻石。现存放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
十、第十大钻石
世界第十大钻石的重量为142.96克拉。它是澳大利亚布里奇石油公司在几内亚阿雷多金刚石矿发现的、四颗大钻石中的第三大钻石。
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叫什么名字?有最好!!
世界四大著名印度媒体是哪几家?《四个印度》有什么特别之处?感兴趣的伙伴,请过来看看。
说到世界闻名的DIA,确实太多了,但要说最强的才是最好的,肯定是有争议的。其实迪亚最喜欢了。但是,总有一个公认的。据说世界上有四种著名的公认的钻石。它们不仅珍贵,而且非常巨大,意义重大。那是什么?让我们继续分析,揭开秘密,看看发生了什么。感兴趣的用户不要错过!
世界上最大的四个直径是摄政,南非之星,蓝色希望和光之山。
全球四大媒体披露细节。
1.“摄政”
“摄政王”的英文名是Regent,重140.5克拉,无色,有古老的靠垫形雕刻造型。Regent起源于印度,在世界著名的印度艺术博物馆中排名第15位,现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的阿波罗艺术博物馆。
2、《南非之星》
“南非之星”的英文名是“SouthernAllStars”Africa。重47.55克拉,无色,截面呈梨形。是一种非常优质的净水钻,原钻重83.5克拉。印度艺术学院历史悠久,凝聚了太多的梦想和抱负。迪亚也是早期殖民者探索的一个重要目标。
3、《蓝色希望》
“蓝色希望”的英文名是“Hope”。蓝色,重44.53克拉,深蓝色,椭圆形切割。这是一件极其罕见的珍宝,它存在于美国华盛顿的史密森尼博物馆。有时候,为了得到一个有名的DIA,甚至引发国家之间的冲突。最引人入胜的传说恐怕就是四迪亚斯摄政王,南非之星,蓝色希望,光之山。
4、《光之山》
“光之山”的英文名是Kon-I-Noor,重108.97克拉,无色,椭圆形切割和雕刻。它起源于印度戈尔康达,在世界著名的钻石协会中排名第33位。提到国防情报局,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财富、地位和荣耀。事实上,抛光钻石首饰光彩夺目,被誉为“宝石之王”,而大粒钻石首饰则是稀世珍宝。
简介:DIA是世界上硬度最高的矿石。更难得的是,它是一种高折射率的宝石,晶莹剔透,光彩夺目。虽然上面介绍的是世界四大名dia,但是如果这样的dia在你面前,你还能管住你的手吗?
俄罗斯金刚石/钻石产地概况
世界上最早发现金刚石的国家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世界上最大的钻石是1905年1月21日在南非比勒陀利亚城发现的库里南钻石,呈淡天蓝色,重量3106克拉,Morgan的名字。
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千年星”(图)
这张18日得到的照片显示的是德比尔斯公司的“千年星”钻石。这颗钻石重203克拉,是世界上最大的钻石之一。“千年星”钻石将和其他一些名贵的钻石一起于6月底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向世人展示。
碧玺,宝石级电气石的俗称,英文名称为Tourmaline,是从古僧伽罗语“Turmali”一词衍生而来的,意为“混合宝石”。在我国的一些历史文献中称为“砒硒”、“碧玺”、“碧霞希”、“碎邪金”等。
碧玺的来历,有一段有趣故事:传说1703年,一个温暖的夏天,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有几个小孩在玩荷兰航海者带回的石头。突然,一个小孩发现这些石头将近处的灰尘和草屑纷纷吸了过去。小孩十分惊奇,便叫他们的父母来看,果然发现这种石头能吸引或排斥轻物体,如灰尘和草屑等。因此,荷兰人把它叫做“吸灰石”。直到1768年,瑞典著名科学家林内斯发现了电气石后,人们才逐渐接受并采纳了现在的名称-碧玺。
碧玺是我国珠宝行业惯用的名称,在矿物学中属于电气石族。化学分子式为XR3Al6B3Si6O27(OH)4,其中X为Na、K、Ca,R为各种金属离子,R的种类和含量直接影响碧玺的颜色。属三方晶系。晶体呈复三方柱状。颜色多种多样,有无色、玫瑰红色、粉红色、红色、蓝色、绿色、**、褐色和黑色等,其中以蔚蓝色和鲜玫瑰红色为上品。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折光率一般为1.624-1.644,双折射率0.018-0.040,色散0.017。具极强的多色性。硬度7-7.5,密度3.06-3.26克/立方厘米。无解理,贝壳状断口。碧玺还具有压电性和热电性,这也是电气石名称的由来。
碧玺与相似宝石的区别。与红色碧玺相似的宝石有红宝石、红色尖晶石、锂辉石、淡红色黄玉、红色绿柱石、淡紫色水晶等。与绿色碧玺相似的宝石有透辉石、祖母绿、绿色绿柱石。与蓝色电气石相似的宝石有蓝色尖晶石。碧玺与其区别是:碧玺的棱角处有明显双影,气液包裹体和裂隙较多,二色性强,透明度好,其密度和折光率均有较大差异,双折射率大。
碧玺的评价与选购。碧玺以颜色、透明度、内部缺陷多少和重量作为评价与选购的依据。选购时注意:碧玺的透明度要好,表面具有玻璃光泽,同一晶体颜色不均匀,内部缺陷(包裹体和裂隙)要少。碧玺具有脆性,佩带时应注意避免撞击。
碧玺颜色鲜艳、美丽、多变,透明度高,自古以来深受人们喜爱。目前它是仅次于祖母绿、变石的中档宝石之一。据记载,清朝慈禧太后的殉葬品中,有一朵用碧玺雕琢而成的莲花,重量为36.8钱,当时的价值为75万两白银。人们把碧玺定为“十月诞生石”,象征安乐与和平。
具有宝石级价值的碧玺多产在强烈钠长石化和锂云母化的微斜长石钠长石伟晶岩的核部。世界上50-70%的彩色碧玺,来自巴西米那斯吉拉斯州的伟晶岩中。还有美国、俄罗斯、斯里兰卡、缅甸等国也有产出。我国新疆的阿勒泰所产的碧玺,晶莹剔透,颜色多样,并有内红外绿的“西瓜皮”珍品。
钻石,又称金刚钻,矿物名称为金刚石。英文为Diamond,源于古希腊语Adamant,意思是坚硬不可侵犯的物质。
钻石的化学成分是碳,这在宝石中是唯一由单一元素组成的。属等轴晶系。晶体形态多呈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四面体及它们的聚形。纯净的钻石无色透明,由于微量元素的混入而呈现不同颜色。强金刚光泽。折光率2.417,色散中等,为0.044。均质体。热导率为0.35卡/厘米·秒·度。用热导仪测试,反应最为灵敏。硬度为10,是目前已知最硬的矿物,绝对硬度是石英的1000倍,刚玉的150倍,怕重击,重击后会顺其解理破碎。一组解理完全。密度3.52克/立方厘米。钻石具有发光性,日光照射后 ,夜晚能发出淡青色磷光。X射线照射,发出天蓝色荧光。钻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在常温下不容易溶于酸和碱,酸碱不会对其产生作用。
钻石与相似宝石、合成钻石的区别。宝石市场上常见的代用品或赝品有无色宝石、无色尖晶石、立方氧化锆、钛酸锶、钇铝榴石、钇镓榴石、人造金红石。合成钻石于1955年首先由日本研制成功,但未批量生产。因为合成钻石要比天然钻石费用高,所以市场上合成钻石很少见。钻石以其特有的硬度、密度、色散、折光率可以与其相似的宝石区别。如:仿钻立方氧化锆多无色,色散强(0.060)、光泽强、密度大,为5.8克/立方厘米,手掂重感明显。钇铝榴石色散柔和,肉眼很难将它与钻石区别开。所以,选购时要牢记钻石的鉴定特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莫桑钻:和钻石极为相似,是最新的钻石模仿品--合成碳化硅。是美国C3公司投资4500万美元开发、研究,1998年6月推出的世界专利产品。其化学成分为SiC,近于无色,折光率2.56-2.69,色散0.104,双折射率0.043,硬度9.25,密度3.22克/立方厘米。检测方法:热导仪区分不开钻石和莫桑钻,必须用美国C3公司590型无色碳化硅/钻石检测仪鉴别。用二碘甲烷(密度3.32克/立方厘米)液测,莫桑石上浮,钻石下沉。还可以用放大镜观察包裹体和火烧法进行辅助鉴定。
克拉与钻石大小之相约对照
钻石的评价与选购,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1)颜色:以无色为最好,色调越深,质量越差。具有彩色的钻石,如:红、粉红、绿、蓝色等,又属于钻石中的珍品,价格昂贵。
(2)瑕疵:应在十倍显微镜下仔细观察钻石洁净程度,瑕疵越多,所在位置越明显,则质量越差,价格也相应地要降低。
(3)重量:钻石的价格与重量的平方成正比,重量越大,价值越高。
(4)切工:应按标准比例切磨而成标准圆钻型。比例不合适,钻石会不出“火“,则价格下降。如果表面有琢磨的细纹和人工损伤,其价格也会下降。
钻石居世界五大珍贵高档宝石之首,素有“宝石之王”、“无价之宝”的美誉。国际宝石界定钻石为“四月诞生石”。世界上最早发现金刚石的国家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世界上最大的钻石是1905年1月21日在南非比勒陀利亚城发现的库里南钻石,呈淡天蓝色,重量3106克拉,近似一个男人的拳头。被琢磨成大小不等的105粒钻石,其中最大的一粒“非洲之星”重530.2克拉,镶在英王爱德华七世的权杖上。我国最著名的一颗大钻石叫“常林钻石”,重量158.78克拉,1977年12月21日,山东省临沭县岌山镇常林村的一位女社员魏振芳,在耕地时发现的。
宝石级金刚石多富集于砂矿或金伯利岩和钾镁煌斑岩岩筒中。世界上最著名的钻石产地有澳大利亚、南非、扎伊尔、博茨瓦纳、俄罗斯等国。中国的辽宁、山东、湖南等省均有产出。
红宝石的英文名称为Ruby,源于拉丁文 Ruber,意思是红色。红宝石的矿物名称为刚玉。
红宝石的化学成分为三氧化二铝(Al2O3),因含微量元素铬(Cr3+ )而成红至粉红色。属三方晶系。晶体形态常呈桶状、短柱状、板状等。集合体多为粒状或致密块状。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泽。折光率1.76-1.77,双折射率0.008-0.010。二色性明显,非均质体。有时具有特殊的光学效应-星光效应,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反射出迷人的六射星光,俗称“六道线”。硬度为9,密度3.95-4.10克/立方厘米 。无解理,裂理发育。红宝石在长、短波紫外线照射下发红色及暗红色荧光。
红宝石与相应红色宝石的区别。与红宝石相似的天然红色宝石有红色尖晶石、红色碧玺、红色绿柱石、镁铝榴石、浅红色黄玉。相似的人造宝石有合成红宝石和红色玻璃。其特点如下:红色尖晶石颜色均匀,呈大红、正红色,晶形为八面形,均质体,偏光器下黑暗。红色碧玺呈粉红色,长柱状晶形,硬度、密度、折光率均低于红宝石。红色绿柱石呈红色,六方柱状晶形,非均质体,硬度、密度均低于红宝石。合成红宝石红色均匀,内部缺陷少,无暇,包体少,紫外线下荧光较天然红宝石强。
红宝石的评价与选购。红宝石的首要评价与选购因素是颜色,其次是重量、透明度和净度。一般来说,颜色纯正,颗粒大,透明,无或极少包裹体与瑕疵,加工精细,各部分比例匀称的刻面红宝石为上等品。缅甸红宝石,多呈鸽血红,色匀,透明度大,粒大,极少瑕疵与裂纹。斯里兰卡红宝石,色浅,主要品种是星光红宝石。泰国尖竹纹红宝石,深红色,颜色不太鲜艳,比较洁净。红宝石具有脆性,怕敲击、摔打,佩带时应该注意。
蓝宝石的英文名称为Sapphire,源于拉丁文Spphins,意思是蓝色。蓝宝石的矿物名称为刚玉,属刚玉族矿物。目前宝石界将红宝石之外,其余各色宝石级刚玉统称为蓝宝石。
蓝宝石的化学成分为三氧化二铝(Al2O3),因含微量元素钛(Ti4+)或铁(Fe2+)而呈蓝色。属三方晶系。晶体形态常呈筒状、短柱状、板状等,几何体多为粒状或致密块状。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泽。折光率1.76-1.77,双折射率0.008,二色性强。非均质体。有时具有特殊的光学效应-星光效应。硬度为9,密度3.95-4.1克/立方厘米。无解理,裂理发育。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产生美丽的六射星光,被称为“星光蓝宝石”。
蓝宝石可以分为蓝色蓝宝石和艳色(非蓝色)蓝宝石。颜色以印度产“矢车菊蓝”为最佳。据说蓝宝石能保护国王和君主免受伤害,有“帝王石”之称。国际宝石界把蓝宝石定为“九月诞生石”,象征慈爱、忠诚和坚贞。蓝宝石是世界五大珍贵高档宝石之一。
蓝宝石与相似蓝色宝石、合成蓝色宝石的区别。与其相似的蓝色宝石有蓝色尖晶石、蓝色碧玺、蓝锆石、蓝锥矿、蓝晶石、堇青石等。与其相似的合成宝石有合成蓝宝石、合成尖晶石、含钴蓝玻璃。蓝色尖晶石:颜色均一,微带灰色,晶体呈八面体,均质体,无二色性。蓝色碧玺:颜色为带绿蓝色,晶体为复三方柱状,硬度、密度、折光率都较蓝宝石低,二色性极明显,双折射率大。蓝锆石:经加热处理的锆石,颜色鲜艳,色散强,双折射率高。合成蓝宝石:颜色均一,洁净,包裹体稀少,有圆气泡,均质体。
蓝宝石的评价与选购。蓝宝石的评价与选购因素是颜色、重量、透明度和净度。蓝宝石的最大特点是颜色不均匀,聚片双晶不发育,二色性强。缅甸地区产的蓝宝石,呈鲜艳的蓝色(含钛致色),因含包裹体,可产生六射或十二射星光。印度克什米尔蓝宝石,呈矢车菊蓝色,是微带紫的靛蓝色,颜色鲜艳,属优质蓝宝石。斯里兰卡、泰国、中国、澳大利亚产的蓝宝石也各具特色。蓝宝石具有脆性,佩带时应避免摔打、磕碰。
锆石,亦称“锆英石”,日本称之为“风信子石”,英文名称为Zircon。其来源一说可能是在阿拉伯文“Zarkun“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原意是“辰砂及银朱”;另一说认为是来源于古波斯语“Zargun”,意即“金**”。第一次正式使用“Zircon”是在1783年,用来形容来自斯里兰卡的绿色锆石晶体。
锆石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锆,化学分子式为Zr[SiO4],除主要含锆外,还常含铪、稀土元素、铌、钽、钍等。锆石按成因分为高型锆石和低型锆石。宝石学中依据锆石中放射性元素影响折光率、硬度、密度的程度将它分为“高型”、“中间型”、“低型”三种。锆石属四方晶系。晶体形态呈四方柱和四方双锥组成的短柱状晶形,集合体呈粒状。质纯者无色,含杂质者颜色为红、黄、蓝、紫、褐色等,最佳的颜色是无色透明的红色和蓝色。具金刚光泽,透明至半透明,条痕白色。折光率“高型”1.925-1.984,“低型”1.780-1.815。双折射率“高型”0.059,“低型”0.005。“高型”色散较强,为0.04。硬度“高型”7-7.5,“低型”6。密度“高型”4.6-4.8克/立方厘米,“低型“3.9-4.1克/立方厘米。具较强的脆性。紫外线照射下,“高型”锆石呈红色荧光。
按颜色可将高型锆石进一步划分为:无色、蓝色、红色、棕色、**、绿色锆石等。由于锆石的光泽强,色散度高,硬度较大,常用于制作钻石的代用品。已成为中低档宝石的佼佼者。
锆石与相似宝石的区别。锆石易与钻石、榍石、人造金红石相混。它们的区别是:钻石是均质体,在偏光镜中黑暗,硬度大;榍石、人造金红石的双折射率、色散度均比锆石高,往往出现“火彩”。
锆石的评价与选购。主要依据因素是颜色、净度、切磨的款式和重量。锆石的最为流行的颜色为无色和蓝色,以蓝色者价值较高。无色锆石:是宝石级锆石的最优质品种,因其色散度高,透明无色,常用做钻石的代用品。蓝色锆石:是锆石的优质品种,价值最高,以鲜艳的蓝色,透明无暇和高的色散倍受人喜爱。锆石性脆,硬度比钻石低的多,当做饰品佩带时必须小心。
在西方人看来,佩带红锆石可以起到催眠作用,可以驱走瘟疫,战胜邪恶。现今有些国家把锆石和绿松石一起作为“十二月诞生石”,象征成功和必胜。高型锆石是岩浆早期结晶的矿物,不含或少含放射性元素,对人体无害。世界上最著名的蓝色锆石,重208克拉,现珍藏于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
宝石级锆石多产于变质岩、玄武岩中。世界上宝石级锆石主要产于斯里兰卡、缅甸、柬埔寨、澳大利亚等国。我国的华南、华北、华东也有产出。
祖母绿的英文名称为Emerald,起源于古波斯语,后演化成拉丁语Smaragdus,大约在公元16世纪左右,成为今天英文名称。祖母绿又叫“吕宋绿”、“绿宝石”。古希腊人称祖母绿是“发光”的“宝石”。
祖母绿是一种含铍铝的硅酸盐,其分子式为Be3Al2[Si6O18],属于绿柱石家族中最“高贵”的一员。属六方晶系。晶体单形为六方柱、六方双锥,多呈长方柱状。集合体呈粒状、块状等。翠绿色,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折光率1.564-1.602,双折射率0.005-0.009,多色性不明显。非均质体。硬度7.5,密度2.63-2.90 克/立方厘米。解理不完全,贝壳状断口。具脆性。X射线照射下,祖母绿发很弱的纯红色荧光。
祖母绿与相似的天然绿色宝石、合成祖母绿、赝品的区别。与其相似的天然绿色宝石有萤石、绿碧玺、磷灰石、翡翠、绿色蓝宝石、含铬钒钙铝榴石;人造祖母绿及仿制品有合成祖母绿、绿柱石三层石、箔衬祖母绿、注油祖母绿等。其区别如下:萤石,微带蓝的绿色,均质体,硬度小,为4,密度3.18 克/立方厘米,大于祖母绿,荧光浅蓝色。绿碧玺,深蓝色绿碧玺处理后改为纯正的绿色,二色性明显,双折射率高,为0.18,密度大。磷灰石,微带蓝的浅绿磷灰石,有蓝的色调,硬度较小,为5,折光率较大,为1.632-1.667,紫外线下发磷光。翡翠,优质半透明翠绿色翡翠较似祖母绿,但翡翠具有纤维交织结构,有较细的纤维,祖母绿无此结构。含铬钒钙铝榴石,翠绿色,均质体,强的亚金刚光泽。合成祖母绿,助熔剂生长法和水热法合成,颜色浓艳,紫外线下有较强的红色荧光,滤色镜下呈鲜明的红色。还有绿柱石三层石、箔衬祖母绿、注油祖母绿等经仔细观察和鉴定均可与祖母绿相区别。
祖母绿的评价与选购。祖母绿的评价与选购的依据是颜色、透明度、净度和重量。天然祖母绿主要有哥伦比亚祖母绿、乌拉尔祖母绿、巴西祖母绿和津巴布韦祖母绿等。颜色多呈透明、鲜艳的翠绿色、淡黄绿色等。外貌柔绒状,包裹体常见。在偏光器中明亮,转动360度时有四次明暗变化,为非均质体。二色镜下多色性不明显。滤色镜下呈粉红色。祖母绿较脆,怕高温,遇火会褪色,在高温下容易炸裂,佩带和保存时要十分注意。
猫眼石(Cat’s eye),即“猫儿眼”、“猫睛”、“猫精”。猫眼石又称东方猫眼,是珠宝中稀有而名贵的品种。由于猫眼石表现出的光现象与猫的眼睛一样,灵活明亮,能够随着光线的强弱而变化,因此而得名。这种光学效应,称为“猫眼效应”。
具有猫眼效应的宝石很多。宝石学界把具有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称之为猫眼石,一般所说的猫眼石指的是金绿猫眼宝石,而其它具有猫眼效应的宝石,必须在“猫眼”二字之前加上宝石的名称,如海蓝宝石猫眼、电气石猫眼等。
猫眼石在矿物学中是金绿宝石(Chrysoberyl)中的一种,属尖晶石族矿物。金绿宝石是含铍铝氧化物,化学分子式为 BeAl2O4。属斜方晶系。晶体形态常呈短柱状或板状。猫眼石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如蜜黄、褐黄、酒黄、棕黄、黄绿、黄褐、灰绿色等,其中以蜜**最为名贵。透明至半透明。玻璃至油脂光泽。折光率1.746-1.755,双折射率0.008-0.010 。二色性明显,色散0.015,非均质体。硬度8.5,密度3.71-3.75 克/立方厘米。贝壳状断口。
猫眼石与其它相似宝石猫眼、人造猫眼的区别。自然界能产生猫眼效应的宝石还有碧玺、绿柱石、磷灰石、石英蓝晶石等,但是都不如金绿猫眼珍贵。碧玺猫眼:硬度较小,为7-7.5,密度3.06克/立方厘米, 折光率1.624-1.644。石英猫眼:硬度低,6.5左右,密度小,为2.78克/立方厘米,折光率小,为1.44。人造猫眼:由人工玻璃纤维造成的猫眼石,有褐**、蓝色和红色。但是人造猫眼石在弧形顶端同时出现2-3条亮带,天然猫眼石仅出现一条亮带。用放大镜观察可看见人造猫眼石有六边形蜂窝状结构,硬度低,为5左右,密度小,为2.46克/立方厘米,折光率1.44。
猫眼石的评价与选购。猫眼石的评价是从颜色、眼线的位置、宝石的形状、重量等因素考虑。优质的猫眼宝石,猫眼线要细而窄,界限清晰;眼要张闭灵活,显活光;猫眼颜色要与背景形成鲜明对比;并且猫眼线要位于弧面中央。选购时要根据鉴定特征把猫眼石与其它宝石猫眼、人造猫眼区别开,买到货真价实的猫眼石。
在东南亚一带,猫眼石常被认为是好运气的象征,人们相信它会保护主人健康长寿,免于贫困。猫眼石常被人们称为“高贵的宝石”。它和变石一起属于世界五大珍贵高档宝石之一。英国的宝石收藏家霍普珍藏着一块著名的猫眼石,这块宝石被雕成象征祭坛的形状,顶上有一火把,整个宝石呈球形,直径约为1-1.5英寸。猫眼石主要产于气成热液型矿床和伟晶岩岩脉中。世界上最著名的猫眼石产地为斯里兰卡西南部的特拉纳布拉和高尔等地,巴西和俄罗斯等国也发现有猫眼石,但是非常稀少。
请问钻石的历史是怎样的?
俄罗斯地区金刚石/钻石主要分布在3个区域:萨哈(Sakha)共和国雅库特(Yakutia)地区、阿尔汉格尔斯科(Arkhangelsk)州和彼尔姆(Perm)州。最早的金刚石/钻石是1829年7月在乌拉尔山脉的金铂矿中(砂矿)发现的,1954年发现了第一个含金刚石/钻石的金伯利岩筒。随后5年,在Yakutia地区相继发现了120个金伯利岩筒,其中提及最多的是Mir和Udachnaya岩筒。目前,雅库特地区约有500个金伯利岩筒,其中的10%含有金刚石(徐立等,2011)。1979年俄罗斯地质学家在Arkhangelsk东北部的Winter coast地区发现了一系列含金刚石/钻石的金伯利岩,从此陆续在Zimnii Bereg(Winter coast)地区(Arkhangelsk Diamondiferous Province,ADP)发现了100多个碱性金伯利岩体,其中M.V.Lomonosov矿和V.Grib矿是最重要的两个金刚石/钻石矿。雅库特金刚石/钻石成矿省(Yakut Diamondiferous Province,简称YDP)主要以原生金伯利岩为主,是俄罗斯金刚石/钻石最主要的来源,其中,Malo-Botuobia 和Daldyn-Alakit地区的金伯利岩筒是雅库特地区2个主要含金刚石/钻石的区域(Spetsius,1995)。Malo-Botuobia地区代表性岩筒是Mir,Internatsionalnaya等(图8.2)。Mir是俄罗斯发现的最大最古老的金伯利岩筒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深的露天开采金刚石矿坑。Mir岩筒于1957年开始开采,年平均产量为2Mct,由于资源枯竭,2001年该矿停止了露天开采。Daldyn-Alakit地区岩筒包括Udachnaya、Yubileynaya和Zarnitsa等。Udachnaya是俄罗斯最大的金刚石矿,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刚石矿之一,目前已接近开采寿命,其露天矿坑正为转成地下开采做准备。
阿尔汉格尔斯科金刚石/钻石成矿省(Arkhangelsk Diamondiferous Province,简称ADP)以金伯利岩为主,M.V.Lomonosov矿位于西部Zolotitsa地区,从北到南9.5km内有6个独立的岩筒,即Karpinsky-1,Karpinsky-2,Pionerskii,Lomonosov,Pomorskii和Arkhangelskii,是全欧洲最大的金刚石产地(图8.3),品位约为0.5Cpht,有效开采期限约为50年,拥有该矿开采权的Severalmaz公司预测金刚石/钻石产量可达200Mct,但由于土壤中饱含水,开采排污等存在技术上的问题,该矿并没有大规模开采(Levine &Wallace,2005);V.Grib矿位于东部Verkhotina-Soyana地区,即Grib岩筒,已探明金刚石/钻石储量达50亿美元,产量是M.V.Lomonosov矿任一岩筒的2倍以上且金刚石/钻石质量上乘(Rubanova et al.,2009)。两个矿床的金刚石/钻石品位平均约为0.7ct/t(70~80US$/ct)(Rubanova et al.,2009),其中V.Grib矿金刚石/钻石品位较高1~1.5ct/t,M.V.Lomonosov矿 0.5~1.0ct/t(Garanin & Garanin,2008)。
图8.2 西伯利亚克拉通基底示意图(Spetsius,2004)代表雅库特地区重要的金伯利岩筒
Figure 8.2 Sketch map of Siberian craton (Spetsius,2004) stands for important kimberlite pipes in Yakutia area
图8.3 Arkhangelsk碱性火成岩省地理简图(据Lehtonen等,2009)
Figure 8.3 Geographical sketch of alkaline igneous province in Arkhangelsk (Lehtonen et al.,2009)
彼尔姆州主要是金刚石砂矿,该矿位于俄罗斯境内最早发现金刚石/钻石的乌拉尔山地区,产量很低,只占俄罗斯总产量的2%(黄凤鸣和陈钟惠,2000)。沿乌拉尔西坡,最大的金刚石/钻石砂矿在Vishera(北部乌拉尔)和Koivo–Vizhai地区(中部乌拉尔),后者资源已经枯竭(Khachatryan & Kaminsky,2003)。
钻石的准确由来至今仍是个谜。数亿年前钻石成形于地球深处的高温高压中,比天上的星星更为古老。Diamond这个字是从希腊文Adamas来的,意思是坚不可摧,不可战胜。钻石征服了世界,被世人顶礼膜拜,是铸造爱情的魔法。
钻石自发现以来,就关乎浪漫和传奇。希腊人认为钻石中的火彩是生生不息的爱情火焰。
在3000至4000年,钻石的魔力征服了国王,女王和大臣。自诞生以来,钻石就象征着财富、权力、爱情、精神和神奇的权力。古时候国王穿着胸前镶满钻石和珍宝的盔甲穿作。有人认为钻石是星星坠落时的留下来的碎片;也有人认为是天神的眼泪在地上的结晶物。钻石中蕴含众神神奇的力量,佩戴它能威力倍增,超出常人。由于这些信念,士兵们作战时会躲开国王和那些买得起钻石镶在胸前的人。
15世纪前,只有国王才能佩戴象征力量、勇气、不可战胜的钻石。数百年后,钻石拥有了独特的含义,那就是挚爱的礼物。有人说,爱神丘比特的爱情之箭的箭尖是钻石做成的,因此无坚不摧,具有了征服爱情的力量。
世界各地千百万人都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钻石,它的神奇魅力和美丽浪漫,无法用言语表达,只能用心去感受。钻石戒指作为订情信物,可以追溯到1477年,奥地利的马克西米送给法国勃艮第的玛利公主一枚钻戒,从此开启了赠送钻石订婚戒的传统。古埃及人发现左手中指直接通往心脏,所以将戒指套在中指上,代表相爱一生。
公元前800年在印度的冲积河床中发现了第一颗钻石,它源于哪座火山无从知晓。印度的冲积河床里蕴藏着大量的钻石,18世纪后供应量锐减,或许导致了巴西的勘钻热潮。巴西成为继印度之后又一个重要的钻石产地。l866南非发现大量的钻石矿藏,引发全球的淘钻热。l954西伯利亚的永久冻土中又发现了大量钻石。目前加拿大西部成为最新的淘钻热。
历史上,人们通常在河流周围的砂石中开采钻石。1870年南非人在远离河流的地方发现钻石,从此开始了向地底挖掘钻石的先河,促使当代先进的开采技术诞生,人们可在地表深处,甚至河流、海洋中开采钻石。
切割:
把钻石切成复杂的面,实际上是近代宝石工艺的一种做法。数百年来,未经切割的钻坯通常不用于佩戴,而是当作护身符的,也有将天然的八角钻石镶嵌在戒指上。约在l074,匈牙利女王的王冠上镶嵌的未经切割的原石,也许这是史上最早的珠宝首饰。13世纪法国和英国的皇室开始佩戴钻石饰品。十六世纪的英格兰的时尚潮人用钻戒在玻璃窗上刻画浪漫的誓言,他们称钻戒为“涂鸦环”。
史料记载,钻石抛光(用钻石粉)最早始于14世纪印度,当代也有资料表明始于威尼斯。最早钻石切割始于l550年安特卫普。当地技师很快成立钻石协会,安特卫普成为当时最重要的钻石中心。
钻石路线和钻石中心:
印度钻石通过两条地中海路线达到威尼斯:南线途径亚丁,埃塞俄比亚和埃及,北线通过阿拉伯,波斯,亚美尼亚和土耳其。由于葡萄牙人发现直通印度的海路,促使安特卫普蓬勃发展成为钻石中心。安特卫普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它便于从里斯本和威尼斯进口大量钻坯。
1585西班牙攻打安特卫普,众多钻石切割师迁移到阿姆斯特丹。荷兰公民自由的政策吸引了许多来自西班牙,葡萄牙,德国和波兰,逃避宗教迫害的钻石工匠(包括许多犹太人)。
16世纪后期,随着英国对当时世界产钻中心——印度兴趣日益浓厚,伦敦也继而成为重要的切割中心和世界主要毛坯钻石市场。
如今比利时、印度、以色列、中国、南非和美国成为世界著名的钻石切割中心。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