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航列表:
和余额宝类似的理财有哪些?
余额宝是支付宝推出的一项余额理财服务,把钱转入余额宝,其实是买入了货币基金,资金可以自由支取,存在里面可获取收益。目前,和余额宝类似的理财主要有:
1、微信零钱通:同样是余额理财服务,把钱存进零钱通,就是购买了里面的货币基金,用户可以灵活支取;
2、银行类理财产品:招行朝朝盈、民生如意宝、中行活期宝、工行薪金宝等。
除了余额宝,有哪些靠谱的理财?
除了余额宝,还有许多其他靠谱的理财产品可供选择。
其中,银行理财和货币基金是相对较为低风险的产品。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丰富多样,包括可以天天进出、实时到账的产品,也有每周、每月或者每季度开放的产品,以及不固定期限、随用随取的产品。它们的收益率通常与流动性成反比,流动性越好的产品收益率会越低,而期限越长、越固定的产品收益率会越高。投资起点通常至少需要5万元。
货币基金是高流动性的代名词,通常收益也比银行高流动性的理财产品要高,而且投资起点很低,大多为1000元起投。
另外,还有两个与余额宝类似的理财产品:零钱通和京东小金库。
零钱通是微信平台提供的零钱理财服务,对接的也是货币基金。存入零钱通的资金和余额宝一样可以用于支付,而且取用灵活,赎回最快可以实时到账,非常方便。零钱通的7日年化预期收益率要比余额宝的预期收益率高一些。
京东小金库是京东金融的活期理财产品,包括理财金和零用钱两个账户。理财金账户可以购买京东金融的理财产品,零用钱账户可以用于京东支付或者京东金融的各项缴费服务。整体用途与余额宝类似,而且流动性也很好,取钱很方便。零用钱账户和理财金账户的七日年化预期收益率都比余额宝要高。
总的来说,虽然余额宝是较为方便的理财工具,但其他理财产品的靠谱程度也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需要考虑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资金规模、投资期限等因素。在选择理财产品时,建议咨询专业的理财顾问或者金融机构,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余额宝类似的理财产品?
首先需要明白的是,余额宝是一个理财平台。和余额宝类似的理财平台腾讯理财通、京东小金库和各大银行的理财产品等。其中包括兴业银行兴业宝、工行的薪金宝、中行的活期宝等。余额宝本质是货币基金,如国债、央行票据、银行定期存单、政府短期债券、企业债券等都是货币基金。
有哪些比余额宝好的理财方式?
用户放入余额宝中的资金,会被投资一些货币型基金,其风险性较低,收益也较低,其中存在以下比余额宝好的理财方式:
1、定期存款
定期存款保本,它是银行与存款人双方在存款时事先约定期限、利率,到期后支取本息的存款,其利率一般会高于银行的同期活期,持有到期,返本付息,一般来说,期限越久的定期存款,其利率越高。
2、大额存单
大额存单是指由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面向个人、非金融业、机关团体等发行的一种大额存款凭证,具有一定的期限,一般分为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18个月、2年、3年和5年这几种品种,期限越久,其预期收益率越高。
3、国债
国债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国债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国债到期时返本付息,基本上零风险,其中,购买的国债金额越大,期限越长,其利率越高。
4、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
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它的预期收益在一定幅度内被锁定了,其风险性也较小,投资者可以通过银行、保险公司,或者证券公司购买此类产品。
5、可转债
可转债是上市公司为了融资向社会公众所发行的一种债券,在发行时,投资者可以进行申购操作,中签之后,大部分可转债的收益率在10%以上。
6、国债逆回购
国债逆回购的本质就是一种短期贷款,个人通过国债回购市场把自己的资金借出去,获得固定的利息收益,到期返本付息,其品种可以分为1天期、2天期、3天期、4天期、7天期、14天期、28天期、91天期、182天期这几种。
银行有类似余额宝的理财产品吗?
银行拥有类似余额宝的金融产品,包括银行代销或金融子公司发行的货币基金产品、银行发行的智能存款和活期t 0金融产品。余额宝最大的优势是相当于活期存款,但可以带来高于活期存款的收入。银行也有一些安全、灵活、高收入的金融产品,但余额宝可以直接消费,类似金融产品的钱不能直接用于支付。
银行活期t 0金融产品,如招商银行的日日盈,最大的特点是工作日买入,利息会立即开始计算产生收入。也就是说今天买,明天就可以取出,也有利息。赎回也很方便。网银可在工作日实时赎回,秒到账,无限额。在安全方面,它不是资本保护,但风险很低,基本上可以实现预期的收入范围,一般高于大多数货币基金。但是门槛比较高,起步至少5万。
银行智能存款曾经是银行网络名人活期产品之王。这类产品的底层是三年期定期存款,但提前收回银行定期存款只能有很低的活期利息。提前提取智能存款活期产品,也可享受定期利息。支付宝上的网商银行、京东金融、百度、小米等互联网公司都推出了京东富民宝等类似的理财产品。除网商银行外t 其他的不仅仅是t 0.周末有利息,几乎和余额宝一样,甚至有余额宝没有的优势。
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也有许多货币基金,如中国建设银行建设信贷现金增加利润(快速利润)。投资者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上搜索现金或货币类型的财务管理,系统将显示所有可购买的货币基金,投资者可以直接选择。毕竟余额宝的本质是货币基金,余额宝作为货币基金在整个同类基金市场的表现不是很好,所以投资者还有很大的空间选择类似余额宝的理财。
类似余额宝的理财产品哪个好
类似余额宝的理财产品,推荐选择腾讯的理财通。
理财通和余额宝在性质上非常相似,都是基于互联网的货币基金理财产品。它们的收益率相对稳定,风险较低,适合大部分投资者。然而,理财通相比余额宝,有一些独特的优势。
首先,理财通的产品选择更为丰富。它不仅提供了货币基金,还有定期理财、保险理财等多种产品供投资者选择,满足了投资者不同的需求。而余额宝主要集中在货币基金,选择范围相对较窄。
其次,理财通的用户体验更好。它的操作界面简洁明了,购买和赎回流程也非常便捷。同时,理财通也提供了更多的个性化服务,比如定制化的投资计划,以及专业的投资顾问服务。
当然,投资者在选择理财产品时,还需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来决定。无论是余额宝还是理财通,都需要投资者理性对待,把投资作为财富增值的一种方式,而不是赌博。总的来说,腾讯的理财通是一个值得考虑的类似余额宝的理财产品。
类似余额宝的理财产品有哪些_和余额宝类似产品大全
余额宝,只是个外衣而已,一个名字而已,实质上余额宝就是货币基金的一种,由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进行打理。
所以,类似余额宝的理财产品,那就是货币基金一类了。大家只要在理财app中直接搜索货币基金等字眼即可。
其他诸如:
民生直销银行,如意宝,对接汇添富现金宝和民生加银现金宝。
兴业银行钱大掌柜,掌柜钱包,对接兴全添利宝。
兴业直销银行,兴业宝,对接大成现金增利。
华润直销银行,对接招商现金A。
中信银行,薪金煲,信诚薪金宝,这个最好,首创自助理财,申赎自动按照协议进行,不用手动,比余额宝还方便。
以上的都是网络平台销售,购买方式和余额宝真得很像的,而且都是银行销售。
工商银行,薪金宝,T+1到账,伪余额宝。
中国银行,活期宝,不在中国银行卖,在中银基金卖。
交通银行,有T+0货币基金快速赎回业务,但是低调,只为留存客户。
银行有类似余额宝的理财产品吗具体情况如下
很多人平时很喜欢使用支付宝,有不少钱都是存在支付宝的余额宝中的,不过现在余额宝的收益低了,而且不能把钱都存在同一个地方,所以很多用户想再投资一些其他的理财产品,那银行有类似余额宝的理财产品吗?
银行有类似余额宝的理财产品吗?
很多银行都和银行系统的基金公司合作,推出了“宝宝类”理财产品,比如工行的现金宝,农行的快溢宝,中国银行的活期宝,建行的速盈,交行的快溢通等等。
一、银行结余
其实自从余额宝在2013年火起来之后,工农中建中交五大行和其他几家股份制银行,就已经在尝试推出类似的金融产品了。
二、银行为什么不做“宝宝类”金融产品的推广
而这种存款型的理财产品,至今已有四年之久,为何大部分人都没听过?深挖其中的缘由,希财编辑觉得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银行没有积极地去做广告;二是“余额宝”效应太强。
有些人认为,这是因为“宝宝类”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高于银行存款的利率,这对储蓄的影响很大,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像余额宝这样的银行存款类理财产品,必须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也就是可以在任何时候购买,也可以在任何时候取出。余额宝不仅具有较高的收益率,同时也具有较高的灵活性,这也是很多人所看重的。
“宝宝类”金融产品具有较高的流动性,这会给银行的定期存款带来一定的风险,对银行自身的健康发展不利;另外,如果将太多的资金存在银行“宝宝类”产品中,一旦出现大量的客户取款,对银行的稳定也是一种威胁。
因为有了余额宝,所以这些年来,银行的存款一直都在减少,如果有了“余额宝”,银行的存款市场将会更加的混乱,而且,随着各大银行都在大力发展“宝宝类”金融产品,很有可能会演变成一场利率之战,到时候,这将会对基金和股票等高收益的金融产品造成严重的影响。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还可以了解到,银行对定期存款人的利息高于活期存款人,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补偿其现金流的损失。
三、银行结余型理财产品的发展状况
截至目前,在资产规模前50位的银行中,有46家发行了余额理财产品,但是与余额宝相比,这些银行的余额理财产品仍然显得有些寒酸。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