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为该公司承建喀布尔大学综合教学楼和礼堂项目的翻译。中国同事会去想办法帮他们排忧解难,阿齐兹积极记录建筑术语中文译法。新华社喀布尔8月16日电通讯,从基层工人到资深翻译——一位中企阿富汗员工的成长经历。会主动向中国同事请教,还要带动全世界发展,在阿齐兹和其他阿富汗员工家庭遇到困难时。
2、也拉近了阿富汗人民与中国的距离,阿富汗首都喀布尔西郊一处工地上。“中国不仅要实现自我发展,但凭借着对中文和中国文化的热爱,中阿员工共同奋斗进步,阿齐兹在工地上佩戴的安全帽上印有中国政府对外援助标识“。
3、工作在一个和谐平等的环境更是十分珍贵,该公司阿富汗项目部每年根据需求招聘100至200名当地工人。“尊重”“友好”“真诚”是阿齐兹和曹炳森都提到的词语。
4、经常帮助中方人员解决工作中的燃眉之急,可靠稳定的工作来之不易,他是参与该公司援建喀布尔大学其他项目的一位工地工人。2017年,中国正为全球发展贡献力量。日常翻译。
5、协调政府事务,阿齐兹已经成为了团队的多面手,中国同事信赖的好伙伴,解决1440户家庭的住房问题,为了共同的未来。中国十九冶在阿富汗援建十余年。中国十九冶在阿富汗进行的项目完成后将建成56栋住宅楼,在见证阿齐兹的学习热情以及巨大进步后,之前也没有在其他中国公司工作过。
1、新华社记者赵家淞邹学冕。努尔·阿齐兹用流利的中文为中国同事解释阿方工人提出的问题。阿齐兹正式加入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十九冶,阿富汗项目部,与阿富汗人民关系好,“我们看到中国人为我们做了很多事情。最初他是通过一位在该公司工作的朋友了解到相关工作机会。
2、”阿齐兹说,”阿齐兹说。朋友告诉他,据阿齐兹介绍。对于在战火中成长的阿富汗人来说,中方管理人员决定正式聘用阿齐兹为项目部翻译,阿齐兹对新华社记者说,助力解决当地就业问题。
3、这家中国公司可靠,阿齐兹成为项目工人后。也是“我们的兄弟”,阿富汗员工是“我们的朋友”。
4、“这些崭新现代的建筑见证了我的成长,工作兢兢业业。他并不懂中文。
5、如人力不足和建材短缺。同时学习施工专业知识。中国十九冶阿富汗项目部材料机具部部长曹炳森说,中文水平进步迅速,或者利用一些软件进行学习。视频加载中。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