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说过,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是开发内心。置于当下,教育似乎还能“觉醒”,“教育改变命运”这句话深根于无数学子和家长心中,高考是学子们通向命运之门的关卡,也被大众誉为社会公平的一杆秤,让一代代大山深处的孩子能够走出深山,让心怀鸿志的少年能够放飞梦想。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千万高考学子闭门在家,网课成了大多数考生备考学习的首选,老师们纷纷化身为“主播”,站在了屏幕的另一端,为即将出征高考的学生们保驾护航。众多的教育机构仿佛看见了商机,一场主题为数字化教育的市场竞赛进入白热化阶段。
我国的在线教育在20世纪末缓慢起步,自其诞生初就一直伴随着互联网的进步而发展,但始终是传统线下教育的陪跑者。而随着5G的普及,在线教育经历了从远程教育平台、培训机构线上课程至互联网公司涉足在线教育的三个阶段。疫情将“在线教育”的热潮再次推波助澜,让人们不禁思考,在互联网技术加持下的在线教育究竟会拥有怎样的创造力。
2014年刘媛媛在《超级演说家》的舞台上讲出了一句“寒门再难出贵子”,许多人恍然发觉,教育公平的杆秤早已倾斜。一些难以改变的因素摆在眼前:有人生来就走在宽敞的柏油马路上,有人面对着的却是狭窄的独木桥;有些人走得快,有些人步子慢。在差距面前,公平是一件无法衡量的事。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一直是国家政府致力解决的问题,其直接表现为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师资力量差距。
而农村中小学的教育信息化服务水平更无法与城市相比,一份2022年的数据显示,县级学校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比例为86.5%、村级学校为63.7%、乡级学校则仅为37.2%。如若不能除城乡的教育差距,公平的杠杆始终将会倾斜,而在线教育以其时间灵活、空间自由和资源共享的优势,降低了优秀教学资源“入乡”成本,这种借助数字平台促进资源共享的方式,是实现乡村教育现代化,推动城乡教育平衡的有效措施。
2018年,中国青年报的一则深度报道《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在网上刷屏,200多所贫困地区的高中全天候跟着成都七中平行班直播,同步上课、作业、考试,这是缩小城乡教学差距的一次尝试。这次尝试是颇有成效的,许多来自乡村的孩子在三年的勤奋努力下,考出了斐然的成绩,有的学校出了省状元,有的本科升学率涨了几倍,甚至十几倍,网络纽带的连接本是悬殊且遥远的两端,却改变了一众人的命运。在这则文章发出之后,有不少当年受益于成都七中网课的学生纷纷发表感慨,“高中是平行班的,现在已经大学毕业半年。当时看到屏幕里温柔坚定自信的同龄人,下决心要考出去”“三年的直播课堂,虽然很累,但因为这一块小小的屏幕,让我接触到了外面的世界,从大山走进大学,感谢!”短短的一两句话,却包含着无比澎湃的生力,而这块屏幕也让人们看到了无限的可能。
在线教育可以打破空间的限制,实现一对N的辅导,虽然缺乏直接面对面的沟通场景,但仍然能构建起优质的教育资源—老师—辅导老师—学生的教育连接。相对不发达的地区教育资源是极其稀缺的,尤其是优质师资。将在线教育方式应用在乡镇地区,用城市的优质资源给乡村孩子进行定制化辅导,同时可让拥有丰厚教学经验的老师进行网络授课培训,当地教师就可以汲取到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进而从根本上弥补中国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充分发挥出在线教育一对N对无限多的特点。
2016年国家提出了“精准扶贫”战略,一张张课桌、一本本新书随着扶贫专项资金一起流入了乡村学校,在强大的国家力量的帮助下,乡村教育的硬件环境得到了质的提升。截至目前,我国大部分贫困地区都有了现代化的学校及现代化设施,这为通过乡村数字化教育建设弥补城乡教育鸿沟提供了硬件条件。
对于偏远地区的那些孩子来说,在线教育或许像是往井里打下了光,丢下绳子,井下的人看见了天空,也看到了离开洞井的路,才会拼命往上爬。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说,做教育不是捞一票就走人,而是真真实实地想改变中国教育的面貌。新东方的确在这些年也是这么做的,通过“烛光行动”“百县百校计划”“情系远山”“我的大朋友—新东方乡村儿童一对一助学计划”等一系列教育公益活动践行着志愿初心和愿景,让更多偏远地区的孩子看到了希望。还有像学而思这类的网络教育机构通过公益活动也为乡村教育做了不少贡献。
当然,在线教育只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一种方式。近些年,国家陆续出台“教师轮岗”“取消学区房”“双减”等政策,力图使教育回归到“以灵魂唤醒灵魂”的本真状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在更偏远的角落还有很多渴望教育的孩子们,除了网络课程,还需更多地增加教育资源薄弱地区的优质资源供给。最新的《数字乡村发展计划(2022-2025)》政策说明,要深化“互联网+教育”,做好网络帮扶与数字乡村建设的有效衔接。
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要始终追求让每个人都拥有公平教育的机会,让迷茫者有路,让无力者前行。
【作者田子琦、罗俊祺系湖南师范大学学生,指导老师龚曦系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师,文章系2022 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优秀青年)项目《人机协同视阈下大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框架与培育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2B0067)】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