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功胜,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局长:
预计外汇市场将保持相对稳定的运行状态
◎记者 范子萌
“中国的货币政策不遵循美联储的‘放大收入’、竞争性零利率或量化宽松政策”、“人民币债券投资组合的分散价值突出”、“中国的外汇市场预计将保持相对稳定的运行状态”。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潘功胜于6月8日在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上发表演讲,发布了中国金融市场的重要信号。
潘功胜认为,近年来,中国的金融周期相对稳定。自2020年以来,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在2.4%至3.4%之间窄幅波动,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极差不到100个,明显低于美国同期近400个基点。中国的社会融资规模保持了约10%的增长率。
“中国金融周期相对稳定的背后是长期稳定的货币政策。”潘功胜表示,中国的货币政策主要是我,坚持跨周期和内外平衡的方向,不遵循美联储的“放大收入”,不遵循竞争性的零利率或定量宽松政策。中国稳定的金融周期也为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运作提供了合适的环境。
就人民币资产而言,潘功胜认为,人民币资产具有竞争力的真实利率为中国贸易投资伙伴持有的人民币提供了良好的保值能力。“核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减去两年期国债收益率(CPI)中国的实际利率约为1.7%,与美国大幅加息后的实际利率相当,明显高于德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
在全球高通胀的背景下,人民币债券投资组合的分散价值突出。潘功胜表示,自2022年以来,发达国家的政府债券和股票大幅下跌,股票收益的相关性由负向正,债券对冲股票的分散价值显著降低;新兴市场债券作为风险资产,与全球股票收益的相关性始终较高;中国债券与全球股票收益的相关系数保持在负值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投资组合分散价值。
潘功胜认为,自2023年以来,中国外汇市场整体运行稳定,跨境资本流动从年初的高顺差趋于基本平衡,外汇储备稳步上升,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平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自4月中旬以来,受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美元指数在美国债务上限、中小型银行风险问题、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叠加国内经济复苏基础不稳定,人民币汇率波动,但中国外汇市场整体稳定,汇率预期和跨境资本流动保持相对稳定。
“总的来说,中国的外汇市场预计将保持相对稳定的运行状态。”潘功胜表示,向前看,中国经济运行总体保持稳步上升,一些市场机构预测,美国经济可能面临温和的衰退。与此同时,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的结束,美元很难继续走强,溢出的影响预计将减弱。
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近年来,中国外汇市场的运行逐渐呈现出新的特点。据潘功胜介绍,中国外汇市场运行韧性强,市场实体更加成熟,交易行为更加理性,汇率风险规避工具的应用越来越多,人民币跨境使用水平的显著提高,也大大降低了汇率风险敞口。面对市场变化,外汇市场监管机构也更加冷静、冷静和成熟。
潘功胜说:“多年来,我们在应对外部影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丰富了外汇市场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我们有信心、条件和能力保持外汇市场的稳定运行。”。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