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高志刚 郭成林
在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下,一些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打算通过操纵收入确认法来美化财务报表的“后门”。
5月30日,湖北能源收到的监管函显示,公司将2022年间接控股子公司陕煤华中煤炭销售公司水运煤相关收入确认方法从总额法调整为净额法,纠正早期会计错误,违反相关规定。因此,该公司被深圳证券交易所采取了监管措施。
湖北能源不是个案。今年以来,交易所频繁询问上市公司年报、业绩预测等涉及收入确认合理性的情况,并对多家收入确认法错报的公司和审计机构进行了警示和处罚。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近80家上市公司收到了交易所的各种监管询价函。核心问题之一是相关公司收入确认法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公司年度报告、业绩预测、并购、IPO审计等事项。
河北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副教授迪丛枝告诉记者,一方面,通过严格审查,防止上市公司避免退市风险警告或退市;另一方面,同类公司的收入确认方法保持一致。如果类似的公司采用不同的确认方法,它们之间的收入差距可能相对较大,这是无与伦比的。
多家公司受到监管部门的询问
统计数据显示,自今年年初以来,44家公司收到了交易所关于2022年年度报告和业绩预测的相关询价函,其中大部分涉及收入确认。甚至有许多ST公司在询问收入确认法的合理性后,大幅修改了营业收入,触发了财务退市指标。
例如,*ST于4月13日成功收到关注函,深圳证券交易所要求公司按照“总额法”解释两项营业收入的合理性。例如,鉴于公司预计2022年互联网营销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800万元至6200万元,深圳证券交易所要求公司结合互联网营销业务和同一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包括但不限于产业链位置、客户资源和广告代理、毛利率,以“总法”确认收入的合理性。
4月29日,*ST成功发布2022年业绩预测修正公告,公司将原预期营业收入1.3万至1.6万元降至6万至6500万元。同日,根据公司2022年年报,营业收入值为6245.65万元。为此,公司因触及“收入+净利润”的财务退市指标而收到终止上市的《事先通知书》。
*在交易所对其收入确认法等问题的高度关注下,ST金洲、*ST新文、*ST运盛等公司终于出现了“原形”,纷纷退市。
与湖北能源类似,*ST科林(现已退市)等5家公司因收入确认方法错误而受到相关处罚。
此外,记者梳理了上市公司IPO和并购重组的相关审计询价函,发现确认总收入法或净收入法的依据和合理性也是交易所要求公司解释的焦点问题之一。
例如,4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向中基健康披露的《发行股票购买资产、募集配套资金及相关交易报告(草案)》发出并购查询函。深圳证券交易所对上述文件进行事后审查,发现目标公司新粮阳光明媚的主营业务是番茄制品的生产和销售,同时从事番茄制品的贸易业务和代理服务。2022年,其贸易业务收入占总额法确认收入的93.32%,净额法确认收入占6.68%。为此,深圳证券交易所要求公司解释,报告期内,新粮阳天采用总额法和净额法确认收入的贸易业务内容和金额,以及采用不同收入确认方法的依据和合理性。
许多会计师事务所被罚款
为上市公司提供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能否因频繁询问或处罚而置身事外?
今年2月7日,深圳证券交易所会计监督部门发布了监督动态,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充分关注相关会计处理的合规性,特别是是是否存在总净会计法,金融负债作为股权工具,认真出具适当的审计意见,认真履行“看门人”的职责。
今年以来,6家会计师事务所收到了证监局的警告信,因为未能确认采用总额法确认收入存在错报。
5月24日,吉林省证券监督管理局披露的信息显示,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徐满库、刘宝舟、李留庆在2019年至2021年新三板公司差旅技术财务报表审计中存在以下问题:公司差旅平台运营业务,即为客户购买代销机票、酒店等平台服务并收取服务费,公司无权控制平台代理的各项服务。公司对业务采用总额法确认收入,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
同时,在上述旅游技术审计项目中,相关人员没有适当评价公司旅游平台收入确认会计政策的合理性,也没有识别公司旅游平台收入采用总额法确认收入的错误报告。因此,吉林省证券监督管理局决定对会计师事务所及相关人员采取监督管理措施,出具警告信。
通过进一步梳理相关案例,可以发现江苏证监局、上海证监局、福建证监局也对相关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了处罚。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